第六届诗词与诗礼文化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诗礼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七月初八日丁未
耶稣2024年8月11日
2024年8月3日,第六届诗词与诗礼文化研究论坛在贵州省都匀市隆重召开。本论坛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60余所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110余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会议。
不负时光
论坛开幕式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吴进友教授主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黄胜教授,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邵炳军教授,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副院长林良娥教授,悉尼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史双元教授,耶鲁大学苏炜教授,日本学者、中国矿业大学栗山雅央副教授分别致辞。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黄胜教授代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向与会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介绍了学院近年的发展情况,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对本校尤其是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学院培植后发优势,实现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邵炳军教授主要表达了对黔南民族师范的祝贺与祝愿。祝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近期在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表现名列前茅,实现了由本科层次跃升为研究生层次的历史性发展。祝愿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之间,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度交流与融合。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副院长林良娥教授介绍了诗礼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历程,追溯了与上海大学的合作历史,并期待通过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和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的合作,进一步促进诗礼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承与传播。
悉尼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史双元教授指出,礼乐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体现了高度的文明素养。科技与诗礼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双翼,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诗礼文化的指导。
耶鲁大学苏炜教授感谢了本届论坛的邀请,从“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角度揭示了诗礼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价值,强调诗礼文化的传承和复兴对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日本学者、中国矿业大学栗山雅央副教授从青年学人角度阐发了对诗礼文化的理解,介绍了诗礼文化在日本的发展情况,并以自身的治学经验分享了域外汉学的研究方法。
本届论坛主要围绕诗礼文献整理研究,诗礼文化变迁研究,诗礼文化的当代传承研究,诗词作家、作品与理论研究,贵州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等多个议题展开。在主旨发言中,南京大学巩本栋教授《中国诗学研究回眸(2023)》、重庆师范大学张中宇教授《汉语诗平仄律设计原理及其影响》、耶鲁大学苏炜教授《诗礼之兴在海外》从宏观视角讨论诗词与诗礼文化中的重要问题,上海大学邵炳军教授《春秋时期山岳崇拜信仰变迁与“南山”意象群的创新性发展》、安徽大学吴从祥教授《从<武>到<大武>的演变》立足先秦文献,分享研究心得。复旦大学黄仁生教授、武汉大学余来明教授则聚焦唱和这一文学中的重要现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梁丽芳教授《中加之间:叶嘉莹教授的坚守与贡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李朝阳教授《莫友芝、李文耕刊刻<张杨园先生全集>述略》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黄文青教授《陶渊明诗文中儒佛道的身体实践》则从个案出发,对重要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各具胜义。
分组讨论环节,专家们或对稀见文献进行整理发掘,或以文本细读对经典作品阐发新意,或从文化史角度考察文学与礼仪的互动共生,立论扎实,新见迭出。论坛特别开设了“诗礼文化研究”“诗词与传播研究”“贵州与地域文化研究”三个研究生专场,并邀请专家为研究生论坛进行评奖。与会代表就诗词和诗礼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体现了该领域最新学术动态,呈现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诗礼文化研究成果,颇具前瞻性和启发性。评议人则从文章立意、结构调整、写作方法等角度与作者进行讨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论坛闭幕式由上海大学特聘教授王卓华先生主持。复旦大学李易特博士、山东大学吴栩薇硕士、华南师范大学陈美辛硕士、贵州民族大学马玉兰硕士分别作小组总结。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编辑室副主任程鲁洁女士发表评委评述,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尹楚兵教授宣读了获奖名单,现场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最后,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主任、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姚蓉教授致闭幕辞。姚蓉教授对本届会议辛勤付出的组织者、远道而来的参会者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对研究生在专场中表现出不俗的学术功底和发展潜力表示欣赏,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