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解释”讲习班学术讲座:王博老师讲中国哲学中的“秩序”问题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8-17 17:53:07
标签:

“经典与解释”讲习班学术讲座:王博老师讲中国哲学中的“秩序”问题

来源:“解释”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七月十二日辛亥

          耶稣2024年8月15日

 

中国哲学中的“秩序”问题

 

主讲:王博老师

2024年7月26日

 

2024年7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的王博老师在孔学堂为“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的学员们带来关于中国哲学中的“秩序”问题的讲座,讲座由中山大学的许家瑜老师主持。

 

 

 

王博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秩序”问题对中国哲学的特质展开讨论。他认为,“存在”的问题在西方古典哲学中非常突出,相比之下,“秩序”则可视为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一个核心问题。这首先体现在前哲学时代的经典之中。比如,《诗》《书》中的根本问题就是秩序问题。《诗经》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情感的秩序化,这在儒家关于《关雎》的解释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尚书》则重在讨论政治和宇宙的秩序化问题,特别是政治的秩序化,宇宙的秩序化是政治问题的衍生物。这一主题最终浓缩为礼乐秩序的问题。诸子时代,儒家接着礼乐秩序讲,道家、墨家、法家反对礼乐秩序,并提出新的秩序精神和主张。

 

在中国哲学开启的阶段,各家思考的核心问题都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秩序?以及,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秩序?如此,不仅差异的秩序形态被描绘出来,其背后各自的道理、所以然也必须被讲出来。后面一个问题,即价值的问题对于哲学家而言更加重要。从法家来看,他们最关注的是国家的构建,但也为此牺牲了很多东西。比如家庭,为了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法家刻画了君、父之间的势不两立;同时,对父子、夫妇、兄弟的关系作了很多幽暗的理解。这在根本上说,是把人牺牲了。法家对人的理解面临很大的问题,它会在任何的时代出现,即国家的建立仅仅是为了强大的国家吗?我们如何安顿其中的家庭与个人?比较起来,儒家更多地强调家国之间的平衡。道家的贡献则是意识到了个人的问题,尽管并没有现实地予以解决。他们很少把人放在家、国之中讨论,而是把人作为一个人来讨论,这非常重要。    

 

汉代之后,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大一统秩序的构建。从陆贾、贾谊到董仲舒,以至于经学都是如此。到了宋明,特别是宋代,成熟的大一统秩序被构建起来:以理气、心性为中心,建立起从宇宙到政治、个人的根本秩序。

 

因此,“秩序”而不是“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内部更为核心的问题。沃格林关于秩序的讨论最近备受关注,但他对秩序问题的处理与存在密切相关:存在会导向秩序问题,对秩序的追问会指向存在问题。中国哲学并不相同,我们会看到中国哲学中有类似形上学、本体论的内容,但这些东西实际上是装扮成存在的秩序,或者是作为秩序的存在。

 

 

 

进一步,王老师基于中国哲学史上的论述,对“秩序”予以了简要的哲学分析。他认为秩序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位置”、“关系”、“命名”和“价值”。在哲学上,关于“位置”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事物是不是可以被定位?易学中有一对观念是“定位”和“流行”。有的学派重视流行,比如庄子就特别强调“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捉摸不定的。儒家更多讲定位,君臣、父子、夫妇就是关系中定位。法家的尊君卑臣更是绝对的定位。有定位和基于位置的相互关系,名、名分的问题就出现了。名的问题虽然以知识为基础,但在认知之后,要把它纳入到秩序中间。在荀子、黄老和法家的讨论中,名的问题都归于秩序问题。惠施、公孙龙代表的名家也不例外。    

 

相信名的哲学家会把“有”确立为世界的原则,“有”首先是万有,但万有有其根,即最终的“有”。但是主张流行的人,最后则导向“无”,从老子、庄子到王弼都是如此。他们并不是说事物不能暂时安放在一个位置,但不会把这个位置神圣化、固定化、绝对化。因此,有无问题不是纯粹的宇宙论问题,而是与政治秩序、对人的理解密切相关。“有”的原则是塑造,“无”的原则是因循。

 

最后,王老师更加具体地论述了中国哲学与政治之间密切的关系。他认为,政治哲学的历史与哲学几乎一样长。同时,政治哲学对中国哲学品格的塑造,远远超过欧洲哲学。中国哲学里最重要的部分不是metaphysics,而可以说是meta-politics或meta-ethics。欧洲的政治哲学关注的是国家的本质。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在考察现实城邦的基础上思考理想城邦。到了近代,其主题则主要转变为国家和公民的关系。相比之下,中国政治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有两个。第一,如果用“天下”对应欧洲的“国家”,天下的本质就集中体现为“天下是谁的?”这个根本问题,也就是牟宗三所言“政道”的问题。第二,如何统治天下?也就是“治道”的问题。

 

以“天下是谁的”问题为例,从理想、现实、历史与哲学的不同方面可以概括出四种讲法。第一种是公天下,所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贵公》。相应的观念从孟子到此后的汉代、宋代、明代一直都有。第二种认为“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这是汉代鲍宣的说法,指出天子是代天理物,因此应当像皇天一样,无私覆。第三种认为“天下者,高祖之天下”,是说天下是高祖打下来的,不可私相授受。第四种则是“天下者,陛下之天下也”。这一说法既是在激励人君勉励为治,也认为君主有主宰的权力。天下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在政治哲学中的理想性讨论都推动它朝向公天下的方向,而政治哲学的复杂性在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公天下的理想如何落实在私天下的现实中?这是中国政治哲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儒家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如对理想圣王的阐述,对禅让和世袭关系的处理等等。    

 

总而言之,秩序问题是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一个核心问题,由此出发可以为我们把握中国哲学的特质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    

 

供稿、图片:郝董凡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