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僖公八年
作者:三纯斋主人
来源:“三纯斋”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七月廿三日壬戌
耶稣2024年8月26日
[春秋]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洮。郑伯乞盟。
夏,狄伐晋。
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
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鲁僖公八年,公元前652年。
刚开年便是一场诸侯会盟,《春秋》记录说“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洮。郑伯乞盟。”对于郑国的世子华是否参与了这次会盟,三传出现了不同说法。《左传》和《榖梁传》引述的《春秋》记录中没有他,但《公羊传》引述的《春秋》则有此人。洮,杨伯峻先生注释说在今天的山东鄄城。
《公羊传》先解释了一下与会的“王人”有什么微妙之意:
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
《春秋》这里提到的“王人”,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但为何排序在诸侯之上呢?因为他是奉王命而来,(作为王室代表所以)排序优先——这点在一开始的番外篇里我已经专门论述过了,有王室代表的时候,王室代表顺位第一。
然后解释了一下“乞盟”的含义:
乞盟者何?处其所而请与也。其处其所而请与奈何?盖酌之也。
“乞盟”是什么意思呢?是(郑文公)在国内,派出了(使者)来请求会盟。为何这样做呢?是想试探一下齐桓公的态度。
酌,是斟酌、试探、打探的意思。可见,郑文公自己也知道诸侯联盟对他意见很大,不敢贸然亲自出面,怕有危险或者直接被拒绝了打脸,派个使者去探探风头。
《榖梁传》也是先关注了一下“王人”:
王人之先诸侯何也?贵王命民。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兵车之会也,
为何王室代表排序在诸侯之先?是表示以王命为贵。朝服虽然破旧,也必定穿在最外面,弁冕虽然破旧,也必定会戴在头顶,周王室虽然衰微了,也必然排在诸侯之前。这次诸侯会盟,是带着军队与会。
“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还是强调礼仪,但感觉这里也多少有点无可奈何地承认王室已经衰微的事实;“兵车之会”则强调了这次会是有一定的危险性——说明齐桓公等诸侯,事先预备好了万一叔带作乱,就准备要出兵平乱的。
然后解读了一下“乞盟”:
以向之逃归乞之也。乞者,重辞也,重是盟也。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盖汋(zhuó)之也。
汋,通酌。因为之前郑文公首止之会逃盟,所以这次请求参加会盟。《春秋》这里用“乞”,是措辞严重,表示郑文公重视与诸侯的会盟。所谓的“乞”,是(郑文公)在国内,派出了(使者)来请求会盟。是试探齐桓公是否同意。
“乞者,重辞也”,我们今天读,都能感觉到“乞”有点卑躬屈膝、乞求的意思。
之前周惠王给郑文公画了国大饼,郑文公信以为真,结果惹来一堆麻烦,此时周惠王已死,周襄王即位已成定局,郑文公这时候一定懊悔的要死,赶紧一百八十度转向——真是首鼠两端。但即使再重新回来,他在诸侯之间,哪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左传》春季的记录如下:
八年春,盟于洮,谋王室也。郑伯乞盟,请服也。襄王定位而后发丧。
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梁由靡曰:“狄无耻,从之必大克。”里克曰:“拒之而已,无速众狄。”虢射曰:“期年,狄必至,示之弱矣。”
第一段介绍洮之会盟的主要意图。联系去年末,《左传》记录的周惠王去世后周襄王担心叔带作乱以至于秘不发丧,所以这次会盟的主题就是如何确保王室政权顺利交接以安定王室。郑文公向齐桓公为首的诸侯联盟示好,希望能参加这次会盟。周襄王的王位确定下来后才给诸侯发布周惠王的丧讯。
周襄王的位子能安定下来,说明年初诸侯在洮举行的兵车之会,还是起到了应有的威慑作用,叔带并未敢作乱——至少在当时未敢兴风作浪。
第二段是晋国跟狄人之间爆发战争。原因也能猜到,重耳逃往出奔狄人,晋献公显然并不想放过这个儿子,所以有了这次战争。梁由靡和虢射,是随里克出征的搭档。采桑,杜预注释说“平原北屈县有采桑津。”大致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一带。
这段意思说,晋国派里克帅军队出征,梁由靡负责驾车,虢射为车右,在采桑打败了狄人。梁由靡说:“狄人无耻,我们乘胜追击,一定会大胜。”里克说:“打败了他们就行了,没必要再招惹更多的狄人。”虢射说:“要不了一年,狄人一定还会再来,因为我们这次向他们示弱了。”——毫无疑问,这预示着后面狄人肯定会主动挑衅晋国的。
果然,夏天,战争再次出现,《春秋》记录说“夏,狄伐晋。”这条记录《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未关注。《左传》交代了缘由:
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复期月。
这年夏天,狄人攻打晋国,就是报复之前的采桑战役失败。虢射说的一年之内狄人必然来犯的预言应验了。
到了秋天,《春秋》再次记录了一次鲁国的祭祀仪式,“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秋季七月,在太庙里举行了禘祭之礼,“用致夫人”——之所以这里我直接引用了,是因为围绕这位“夫人”的身份,三传出现了不同说法。
《春秋》之前也出现过一次禘礼的记录,鲁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当时三传都认为不合礼仪,所以颇有微词。这次的记录,三传也都认为是不符合礼仪。《左传》说法如下:
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
可见《左传》认为这里的“夫人”即鲁庄公的夫人哀姜。那么《春秋》这里的“禘于大庙,用致夫人”就是“禘而致哀姜”,即禘礼是把哀姜的神位安放进太庙。《左传》在这里先下结论,说这件事“非礼也”,然后解释了一下原因:“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哀姜的葬礼是在鲁僖公二年五月举行的,《左传》此处能有这段议论,哀姜葬礼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这些情况,没看到确切的相关文字记录不好说,但哀姜是鲁僖公元年七月戊辰,被齐桓公派人杀死在与夷,属于非正常死亡,至少“不薨于寝”这条是躲不开的。
《公羊传》对这位夫人身份提出了不同说法:
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致者何?致者,不宜致也。禘用致夫人,非礼也。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讥以妾为妻也。其言以妾为妻奈何?盖胁于齐媵女之先至者也。
《春秋》这里特意写了“用致夫人”,是表示“不应用”和“不宜致”。用禘礼将夫人到达这件事告于太庙,是不符合礼仪的。夫人为何不称姜氏?是表示贬斥的意思,讥讽以让妾室享受正妻才可以享用的礼仪。为何说是以妾为妻?是因为齐国随嫁过来的媵妾先到,鲁国受到齐国的胁迫而将其立为了夫人。
按照此处的解释,这位“夫人”是齐国女子,本身只不过是个随嫁的媵妾——后世学者认为这位夫人就是声姜。鲁僖公本来聘了楚国女子为妻,按当时的礼仪齐国送声姜为媵妾,但齐国的媵妾声姜先到了鲁国,并胁迫鲁国以夫人之礼相待,所以《春秋》的“禘于大庙,用致夫人”就是在太庙里将此事告祭先祖。
如果是这样,则这是《春秋》关于鲁僖公婚礼的一条委婉记录。也就是说,鲁僖公正式迎娶法定夫人是在这一年——虽然法定夫人本来应该是楚国女子,可能鲁僖公又试图效仿父亲鲁庄公,改变鲁国国君娶齐国女子的传统,但很遗憾,未遂。
《榖梁传》的说法又有不同:
用者,不宜用者也。致者,不宜致者也。言夫人,必以其氏姓。言夫人而不以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辞也,非正也。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夫人卒葬之,我可以不卒葬之乎?一则以宗庙临之,而后贬焉;一则以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
前半段议论貌似与《公羊传》无区别。但综合前后文看,《榖梁传》认为这位夫人已经去世了,而且本身的身份不是夫人,而是妾室。那么《春秋》这里的“禘于大庙,用致夫人”就是把某位不是夫人的逝者的神位,以去世夫人之礼安放进太庙。“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夫人卒葬之,我可以不卒葬之乎?”意思说,国君把她当夫人对待,我们怎么能不当夫人对待呢?国君把她按照夫人的葬礼安葬了,我们也只能以夫人的葬礼记录。“一则以宗庙临之,而后贬焉;一则以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则是说史官只能一来在宗庙里安放她神位的时候,用曲笔表示贬斥(注:即称夫人但不称姓氏),二来通过记录其他国家不以“夫人”称呼她,以正视听。
但在对于《春秋》这条记录里的这位夫人具体是谁,依然没有明说,我们只能猜测也许是鲁庄公的某位庶夫人,譬如鲁闵公的母亲之类。为何说不是鲁僖公的母亲成风呢?因为成风此时并未去世。
冬季,《春秋》唯一记录是“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其实我们都知道,这里去世的就是周惠王,而且真正的去世时间是去年的闰十二月。王室足足晚了一年才给诸侯发丧,所以《春秋》也就按照王室公告的日子来记录。《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没有关注这条记录,《左传》冬季的记录如下:
冬,王人来告丧,难故也,是以缓。
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
第一段意思说,冬天,王室派使者来告丧,因为之前王室面临危难,所以报丧晚了。
第二段讲述宋国的事。目夷,就是后面提到的公子子鱼。按照太子兹父说的“目夷长”,说明他比太子年长。虽然年长但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且他自己也认为如果自己即位的话“不顺”,说明他应该是太子的庶兄。这个人后面还会多次出现,尤其是在宋襄公争霸过程中,多次劝谏,展现出卓越的智慧与远见,后面看到了再细说。这段意思说,宋桓公病重,太子兹父坚决请求说:“目夷年长,而且仁厚,国君您应该立他为继承人。”宋桓公于是命子鱼为继承人,子鱼推辞说:“太子兹父能以国家让给别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仁义?臣不及他,而且我如果为君的话也不符合礼仪。”于是快速退出。
这段记录里,兄弟两人都认为对方更“仁”,太子兹父后来即位成为宋襄公,最终史书留名也是因为“仁”——不过后人提及宋襄公的“仁”,更多是带着讥讽的态度,具体原因在后面鲁僖公二十二年讲述大名鼎鼎的泓水之战时,我们再细说。
这里能提前讲述宋桓公安排后事,意味着宋桓公将不久于人世啊。
责任编辑:近复
【下一篇】【郭沂】世界主义当代儒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