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书院发展“三思”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4-08-29 16:25:07
标签:
刘强

作者简介: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笔名留白,西历一九七〇年生,河南正阳人。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诗》主编。兼任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世说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台湾东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儒学与古典诗学、文言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及书评随笔200余篇,出版著作《世说新语会评》《有刺的书囊》《竹林七贤》《惊艳台湾》《世说学引论》《曾胡治兵语录导读》《古诗写意》《世说三昧》《魏晋风流》《穿越古典》《清世说新语校注》《论语新识》《世说新语研究史论》《世说新语资料汇编》《四书通讲》《世说新语新评》等二十余种。

书院发展“三思”

作者:刘强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原载“守中书院”微信公众号

 

各位书院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来参加粤港澳大湾区书院发展论坛。昨天我在贵阳孔学堂,今天又来到河源万绿湖畔的孔圣堂,这一孔二堂的空间转换,真可谓“无缝连接”,因缘殊胜。所以,我要先感谢主办方孔圣书院和曾子书院的邀请。

 

今天我带来一个很小的话题,叫做“书院发展三思”。

 

 

 

大家看到“三思”,一定会想到《论语》中的一段话:“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就是说再思就可以了,一旦三思的话,一个人的私心杂念就出来了,行动力反而受阻了。所以,一般情况想干事的人尽量不要“三思”。就像台湾慈善基金会的创始人证严法师,她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对的事,做就对了。”其实就是说,“思而后行”“知而能行”就可以了,旨在强调“行”和“做”的重要性。

 

 

 

证严法师

 

但是我今天为什么要讲“三思”呢?其实是想从三个方面、三个角度来看书院发展。我要说的这个“三思”,也是我长期以来的思考。2015年的时候,我跟上海的一些朋友发起了首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我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说到我有一个“书院梦”。什么书院梦呢?我说:“书院梦是学术梦,贯通文史哲;书院梦是文化梦,出入儒释道;书院梦是教育梦,关系你我他;书院梦还是民族梦,承载家国天下。”这是我对书院发展的一个粗浅理解,我相信这个理解放在今天也还是一个有效的表达。

 

我们今天的书院发展应该说是方兴未艾,全国各地都成立了很多书院,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书院的真实情况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很多的书院有名无实。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我对书院才有以下这三点反思:一思大与小,二思新与旧,三思进与退。

 

先说第一个“思”:大与小之思。

 

这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心,愿心宜大,野心宜小。我们都知道,要想求道要先有“发心”。昨天我们在车上,我突然灵机一动,感觉这广东到处都是大山,如果在古代的话,一个人想要从河源走到广州多么艰难,可是古代因为没有很多路,古人反倒有求道、问道之心;今天道路四通八达,方便快捷,导航一开,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反而不知“问津”“求道”了。这真是很耐人寻味的。我所说的“愿心宜大”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问路”与“求道”的差别。我觉得如果我们真要办书院,不妨把自己的心量扩大,以“人心”接通“道心”,以自己的“小宇宙”接通古今的“大宇宙”。古人所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坐井观天”,其实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就是要把我们的人心和道心、天心打通。但是这些话未免陈义过高,大而无当。一旦和私心杂念混杂在一起,往往就会形成某种“野心”。所以我说“野心宜小”。今天很多做书院的人似乎都抱着一种宏大的野心——我说野心是比较难听的,大家见谅——但不能不说,有的人的确是怀有一种世俗的野心的,那就是想干一番大事业。他把书院当做了一种事业——其实书院应该是一种志业,甚至是一种道业,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所以当你想“做大做强”的时候,你的心就容易跑偏,最后功败垂成,“一地鸡毛”。这方面,前车之鉴有很多,甚至殷鉴也不远,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

 

二是规划:目标宜大,步子宜小。我听说,孔圣书院的大门是昨天刚刚搭建完毕,那也是在张华董事长的紧锣密鼓地敦促之下,把这个工程完结的。所以当我们这些来宾来到这里的时候,那就是一个新的气象。因为张董的目标还是大的,他很想建立一个儒家的道场。而且我看这一两天他的表现,那是一个儒家信徒的表现,难怪他的牌匾上有“儒家信仰”四个字。很显然,他的目标是大的,步子应该说是一步一步来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觉得他符合我说的这个规划的原则。

 

 

 

三是实操:格局宜大,规模宜小。今天我看到了曾庆宁院长的具体操作,他的八年实践,我认为也完全符合“格局宜大,规模宜小”的这样一个分寸拿捏。我虽然没到过曾子书院,但是我听说一开始就是深圳梧桐山上一个很小的空间,现在扩大了,大概有一个院落,有四层楼。我觉得我们做书院,不要追求好大喜功,但是目标格局要大一些,格局大了,目标大了,是让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能够勇猛精进,不至于就掉链子,就躺平不干。但是书院的规模不宜太大,因为规模越大就容易带来后患,带来一种风险,最后收拾不住。我们知道,今天是一个经济下行的时间节点,我就经常奉劝那些企业家们现在不要盲目投资了,好好地管住你的钱袋,因为已经不是当年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今天又恰恰是书院发展最好的契机,因为当企业家不再拿钱出去,好大喜功的时候,恰恰是他们要收摄身心,好好修炼和读书的时候。这个时候书院要给企业家提供一个文化充电和精神抚慰的平台,他们已经受过伤了,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有的人甚至精神出了问题。这个时候我们的书院教育和传统文化经典也许能够起到疗愈的作用——当然话又说回来,也别指望能有多大的作用,我一向主张不要夸大传统文化的现实效用。简单说,就是办书院心量可以放大,但是心态要非常平和。

 

 

 

再看第二个“思”——新与旧之思。

 

还是有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新旧结合,融新纳旧。我看到今天很多书院读的都是古代的经典,甚至有的都不是经典,比如说有的就读《三字经》《弟子规》,这是蒙学读物,谈不上经典,但是今天很多人都把它奉若经典,这是很成问题的。我觉得要读还是要读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但是,仅仅读古代经典也不够,还要把现代文明纳入进来,要把科技文明纳入进来,要把西方的文史哲经典也纳入进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返本开新,中西融通,古今汇通。

 

第二,教学:教材宜旧,教法宜新。我觉得要涉及教材,那当然跟读书也有关系,其实前面的那个读书是我们作为老师自己应该有的学养,但是如果涉及给学员安排课程,那么我觉得教材宜旧,教法宜新。教材最好用一些经典文本,最好用一些权威出版社的,经得起考验的著名学者的,这样的文本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看有的地方用的这个文本比如说《论语》,竟然写着“孔丘著”,这样的文本就不能用。一是对孔子没有尊重,二是孔子到死都不知道有《论语》,你说是他著的,这显然是不合事实的。“教法要新”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今天是一个融媒体时代,人工智能已经向人类发起了挑战,人类的教育模式和传播形式都亟待更新和改进,不然很快就会被淘汰。就书院的讲学而言,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今天的线上线下的这种直播也受到大家的欢迎,小视频传播很快,我们的书院不妨开通线下线上,同步播出,这样受众面就由内而外扩展到更大的空间。

 

第三,学规:礼不守旧,俗不趋新。那就是我们书院的学规,肯定会涉及一个新旧的问题,我的主张是“礼不守旧,俗不趋新”。比如今天我们的拜孔礼,其实按理说应该是四拜,但是我们今天是三拜,根据孔子“礼,与其奢也,宁俭”的说法,这也无可厚非,只要我们心诚就行了。当然如果说要做得更专业,四拜是比较好的是吧?“俗不趋新”是啥意思呢?就是说我们还是要按照一定的传统礼节来待人接物。而不是说,完全是西化派的,人与人之间可能完全没有那种礼的那种约束以后,人就容易缺乏敬畏,缺乏敬意。这样也不利于一个孩子的身心成长。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新与旧的结合,一方面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一方面又要诚敬在心,彬彬有礼。

 

第三个“思”——进与退之思。

 

一是学问上要盈科后进,勇猛精进。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书院总是要传承学术的,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书院讲学总是建立在学术、学问和学养的基础上的。学是一辈子的事业,“学不可以已”,除非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才真正可以休息了。听说有的教授一退休就把书全卖了,而另一些学者则是退而不休,这后一种才是真学者。其实,古人是把学术当生命的,从孔子到朱子,一直到王阳明、曾国藩,近代如钱穆先生都是如此,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精进不止的——这才是书院的真精神!

 

 

 

二是思想上要与时俱进,不进则退。书院是不是要有思想?我觉得是需要的。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今天的很多的学者,是有学问,无思想,或者叫“学术出场,思想退场”。但是我觉得一个书院是要有思想的,古代的书院都是思想家的摇篮,宋明时期常常是理学家做书院的山长。但是话又说回来,思想也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而应该融通古今中西,与时俱进,因为不进则退,固守文化而不能对接文明,就没有真正的希望。我看到今天很多的学者,尤其是儒家学者,常常带有一种原教旨主义的心态,因为信奉自己的文明就排斥西方文明,这也带来很大的问题,而且尤其在当下愈演愈烈。当你不能够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的时候,你从中国看世界也会“失焦”。因为书院本来是个传统的道场,但固守传统就特别容易守旧,所以应该与时俱进。

 

 

 

第三,态度上要循序渐进,进退裕如。孔子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这是就一个人的学习态度而言。具体到书院的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我以为,孔子的另外一句话更有启发意义。他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里说的是一种权变的智慧。苏东坡说文章的写法,有“行于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说法,其实也是强调一种近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境界。作文是如此,做事也一样。大家知道,今天的书院发展,和民营企业和教培行业一样,受到现实政策的影响很大,所以只能量力而行,适可而止。遇到大的问题的时候,还是可以“断舍离”的,因为当断不断,必有后患;当退不退,必受其累。有时候“止足”之道,其实也是一种“止损”之道。我办的守中书院就不想“做大做强”,而且不寻求所谓“实体”和“道场”,可以说是一个流动的书院,我在哪里,书院就在哪里,有时在网上,有时在路上。所以,这个方面,我是不赞同“一意孤行”,“一条路走到黑”的,最好能够“用行舍藏”,“一条路走到亮”!

 

以上就是我的书院发展之“三思”。最后想说的是,书院是继往开来,守先待后的志业,尽管孔子说“再”(思)斯可矣,但对于具体的执行者来讲,三思而后行的审慎还是需要的,故“三思”而后是“五不”:第一不自大,第二不跟风,第三不势利,第四不懈怠,第五不执着(具体内容略)。

 

 

 

这就是我的分享,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教。谢谢!

 

 

 

(此文根据2024年8月3日在大湾区首届书院发展论坛的会讲录音整理,发布前又有补充修订)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