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僖公十二年

栏目:经学新览
发布时间:2024-09-05 22:10:41
标签:

《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僖公十二年

作者:三纯斋主人

来源:“三纯斋”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七月廿七日丙寅

          耶稣2024年8月30日

 

[春秋]十有二年春,王三(正)月,庚午,日有食之。

 

夏,楚人灭黄。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鲁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

 

春季,《春秋》唯一的记录是日食,但三传在引述《春秋》原经记录时,对这次日食的发生时间略有差异,《左传》和《公羊传》都是“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榖梁传》则是“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庚午,日有食之。”按照后人的研究,这次日食应该是在三月庚午,按照历书那天是晦日,但实际上当时历法不精确,如果历法很精确,那天是四月庚午初一朔。即严格精准的话,《春秋》这部分记录应该是这样的: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三传对这条日食的记录均未多做解读。不过《左传》春季记录了一件别的事:

 

十二年春,诸侯城卫楚丘之郛,惧狄难也。

 

鲁僖公十二年春天,诸侯联合起来给卫国修筑了楚丘的外城,是因为畏惧狄人可能会对卫国发难。

 

这座楚丘城,就是当年狄人事实上灭掉卫国后,在鲁僖公二年,齐桓公联合诸侯迁卫于此,为卫国修筑的。这条记录说明当时狄人对卫国——或者说中原诸侯国——的威胁再次凸显,所以诸侯们才未雨绸缪。

 

进入夏季,《春秋》的记录是“夏,楚人灭黄。”夏天,楚国灭掉了黄国——这是交代上一年“冬,楚人伐黄”的结果。《公羊传》对这条记录未解读,《榖梁传》注释说:

 

贯之盟,管仲曰:“江、黄远齐而近楚。楚,为利之国也。若伐而不能救,则无以宗诸侯矣。”桓公不听,遂与之盟。管仲死,楚伐江灭黄,桓公不能救,故君子闵之也。

 

当初诸侯在贯会盟的时候,管仲就跟齐桓公说:“江国和黄国距离我们齐国比较远而离楚国很近。楚国,是很重视利益的国家。若因为(江国和黄国与我们结盟导致楚国国家利益受损而)出兵攻打江国和黄国,我们又由于距离远无法援救,则就会动摇齐国作为诸侯联盟宗主的威信。”齐桓公不听,还是与江国和黄国结盟。管仲死后,楚国伐江灭黄,但齐桓公没有去救援,所以君子在这里怜悯江国和黄国。

 

前面说过,鲁僖公二年的贯之盟江国和黄国叛楚投齐。按照《左传》这里的说法,当初管仲考虑到地理差异,劝谏齐桓公慎重对待与江国和黄国结盟一事,但齐桓公未采纳管仲的意见——估计当时齐桓公只想着面子问题,却未曾料到给自己埋下了地雷。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管仲所料,齐桓公面对楚国伐江灭黄毫无作为,当叛逃楚国投奔齐国的小弟挨揍的时候,一点大哥的担当都没有,啪啪被打脸,想想其他小弟怎么看呢?不过估计这时候齐桓公已到暮年,开始昏聩,也确实心有余力不足了,只能装聋作哑了。

 

不过《榖梁传》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认为楚伐江灭黄是在管仲去世后的事。楚国灭掉江国确实是在管仲去世之后的鲁文公四年,但在本年楚国灭掉黄国的时候,管仲尚未去世。管仲一直到鲁僖公十五年才去世。而且不止《榖梁传》有这个错误,按《史记·秦本纪》的记载,也是“(秦穆公)十二年,齐管仲、隰朋死”——秦穆公与鲁僖公同一年即位,按《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管仲是本年死的。但是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则明确记载了“(齐桓公)四十一年,秦穆公虏晋惠公,复归之。是岁,齐管仲、隰朋皆卒。”齐桓公四十一年,对应的是鲁僖公十五年、秦穆公十五年,可见《史记》本身对管仲去世的年份也是矛盾的。

 

《左传》夏季的记录,就是交代了一下楚人灭黄的起因:

 

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

 

黄国自恃和齐桓公为首的中原诸侯联盟关系好,所以不给楚国进贡,说:“郢距离我们九百里,怎么可能侵害到我们?”夏季,楚国灭掉了黄国。

 

郢,是楚国的都城。黄国一方面觉得有齐桓公为首的中原诸侯做依靠,另一方面觉得楚国离黄国距离较远,楚国人不可能舟车劳顿远征黄国,所以做出了挑衅行为,停止了给楚国进贡财物——这也说明此前黄国是承认自己是楚国的附庸一直有向楚国进贡的义务的。但是楚国显然不是吃亏了就闷头认怂,原来的小弟敢叛变,那就往死里揍,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威信。

 

秋季,《春秋》没有记录什么特殊的事情,所以以“秋,七月”一笔带过。冬季,《春秋》记录是“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十二月丁丑日,陈宣公去世。陈宣公即位是在鲁庄公二年,在位四十五年,在位时间也算相当长了。陈宣公在位期间,影响最大的事件就是逼得敬仲完出奔齐国,为后来田氏代齐埋下伏笔。他去世后即位的是儿子款,后世称陈穆公。这两条记录三传也均未关注,《春秋》这一年的记录到此结束。

 

《左传》后半年的记录,是王室和齐国的事情:

 

王以戎难故,讨王子带。秋,王子带奔齐。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

 

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乃职,无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第一段承接去年王子带之乱。周襄王因为王子带纠结戎人作乱,所以开始反攻清算,讨伐王子带。秋天,王子带出奔齐国。冬天,齐桓公派管仲为使者,使戎人跟周襄王达成和解,派隰朋为使者,让戎人跟晋国达成和解。

 

齐桓公一直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按说王子带纠结戎人叛乱,“尊王攘夷”这两杆大旗王子带都违反了,作为叛乱的核心人物,他最不应该出奔的就是齐国,这简直就是羊入虎口肉包子打狗。但很奇怪,他出奔的目的却偏偏是齐国,似乎一点也不担心齐桓公会把他抓起来送交王室法办——更诡异的是,齐桓公果然也并未将王子带抓起来交给王室,这也为后来鲁僖公二十四年王子带再次作乱埋下了隐患。我很怀疑其实齐桓公内心是有着小九九的,很可能想拿王子带作为筹码,与王室讨价还价,甚至不排除他想着万一有一天周襄王去世了,他要拥立王子带即位。

 

第二段讲述了在作为使者成功解决了此次王室与戎人之间的矛盾后,王室对管仲的特殊礼遇。君子引用的“恺悌君子,神所劳矣”,出自《诗经·大雅·旱麓》,大致意思说,君子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所以神灵也会庇护他。

 

第二段意思说,周襄王为表示对齐国和管仲的感谢,用对待上卿的礼遇来宴请管仲。管仲推辞说:“臣,是身份低贱的官员,齐国还有天子派遣的国氏、高氏两位守臣上卿在。若他们承受天子的命令春秋两季来觐见,到时候又用什么礼节接待他们呢?陪臣斗胆恳请辞谢这样高的礼遇。”周襄王说:“你是我伯舅的使者,我嘉奖你的功劳,接受你的美德,这些都是确实不能让人忘掉的。去践行你的职责,不要忘记我的命令。”最终管仲还是以下卿的礼节接受王室的接待,而后回到齐国。君子评价说:“管仲世代享受祭祀确实是应该的!他谦让而不忘爵位比他高的。这就是《诗经》说的‘恺悌君子,神所劳矣平。’”

 

《左传》这段记录,说明管仲是非常懂进退知礼节的。虽然功劳大,但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他提到齐国“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此前说过,齐国的政治体系比较特殊,国氏、高氏是作为周天子的代表世代为齐国上卿,某种程度上有监督齐侯的责任,齐桓公之所以能上位,也离不开这两家的大力支持。所以管仲虽然功劳大,但名义上的爵位是不可能高过这两位的。管仲能说这两位“节春秋来承王命”,说明这两家是要定期来给王室汇报工作的。所以管仲预先意识到一旦自己越礼,到时候就会给王室留下一个难题,弄不好自己也因之会得罪国氏高氏——做人要低调,管仲做到了。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