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书院2024年第十五期读书简报
来源:“海南落笔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八月十八日丁亥
耶稣2024年9月20日
盛夏即过凉秋来,暑期不知不觉的结束了,落笔书院一如既往的召开了读书会。新学期新气象,来自于俄罗斯的李峰老师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喜爱加入其中。
老师同学们的暑期生活丰富非常,既有关于个人生活心理的成长发展也有面向于社会的生活实践。因此老师和同学在本次读书会分享自己暑期的种种,最后还适当的讨论了《史记.秦本纪》的相关内容。
世事变迁,万事无常,同学们在所谓“暑期”中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有的同学情中受挫,郁郁寡欢,值此迷惘境地,他不可避免的深陷悲观的囹圄。笔者以一句概括其事——人世无常事变逢,剃发正心明其志。之后他投入自身,进入神经病院实践学习,收获匪浅。明正因果序,凡事皆自度。
也有的同学暑假“践行”平凡即喜乐,但平淡却往往延伸出不朽,比如生活的些许哲理。他基于劳动瞥视到了世界中更盛大的一隅——工人们来来往往,添砖加瓦,砌实了文明的根基。
或是去到了其他基层场所,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盘起了认识的根,明确了实践的心。有超市里的售员,也有忙碌的农民。
教育是发展的根本。有的同学分享了来自于自己支教的见闻,风风雨雨,教育长久的参差形成了深不可及的沟壑,他可谓是在陡峭上架出一座桥的技工。
文化自有风华,烈士最是不朽。有的同学聆听来自于圣心大教堂的天主福音,他描述到彩色玻璃投下的光影和亘久的巨石这些源自于宗教的迷幻。并以此引申到了宗教并引起了大家积极讨论。
也有同学去到了李大钊纪念馆,揭开了历史的面纱,马克思主义在伟人模糊的背影下又一次明晰起来。
李峰老师是多个领域的学者,也正因为如此,他结合起哲学,社会学等来解释起自己眼中的中华文化。以笔者的角度来看,虽然中西方的文化有诸多不同,例如哲学中不同角度的看法与观点,但是正因这种碰撞,为许多事物提供了新的角度,彼此皆是,如下。
我们常常认为的中国文化的其中一部分便是源于中国的结构主义及其乡土文化,它们很大程度的构筑出中国的社会体制。而李峰老师对于中国文化理解的角度,则是“整体化”例如他对《道德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天人合一”便是对他所理解的中华文化的最佳阐述
接下来以此为基点,从文化殊同再到人间种种,最后到过往未来,讨论了数个相关话题,最后众人照例开始拜读起了《史记》。
家国同构和春秋笔法又一次被抬上了书桌,大家对于“君权神授”颇感兴趣,谈论到了不同君主在《史记》中所记载的“神迹”,所谓的“神迹”就是在其诞生时的天地异象。
大家探究起相关原因,并认为书中内容的出现并非毫无规律,它大概率起源于中华民族发展中过滤出的精华。
它的落脚点仍是归于文化,不论是讨论到的秦朝黑旗的相生相克之理或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亦或者和其他国家和而不同的文化。
最后,新学期之始,望大家皆能学有所成,不论是想是做,或走或停,都请铭记学习本身的意义,并在茫茫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