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2024)学术研讨会之“AI+中国伦理学”青年学者论坛举行
来源:“思想与文化”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十月二十日戊子
耶稣2024年11月20日
2024年11月10日下午,“AI+中国伦理学”青年学者论坛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道德与文明》杂志社、《思想与文化》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应用伦理研究院共同主办,由华东师范大学沧浪国学社协办。论坛分为三场,邀请到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10余位青年学者参会,共同探讨科技时代下的伦理问题。
青年学者论坛共分三场,第一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姜妮伶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范震博士生主持。武汉大学Gina Lebkuecher(卢吉娜)博士后以“AI:儒家的洞见”为题报告,指出在道德教育或决策方面,当前人工智能缺乏传统儒家所主张的诸如道德情感、实践礼仪或社群共同体,因而不应用于道德教育或决策。
华东师范大学高地勇博士生以“AI可能成为道德主体吗?——基于儒家伦理的视角”为题报告,主张目前AI只是通过模仿人的外在行为做道德实践,未能达到儒家伦理所要求的由内而外,由情感至行动的道德实践。应警惕AI隐含的威胁,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放任其发展将得不偿失。
山东师范大学吕阔硕士生以“儒家人禽之辨视角下的人类与AI的界限:ChatGPT的哲学反思”为题报告,通过梳理并借鉴儒家传统人禽之辨,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尚非真正的道德主体,但随着科技发展,若其能具备独立决策的自主性,则应赋予其道德主体资格。
上海财经大学唐苒芸博士生以“对儒家机器人伦理的考察和补充——从“亲亲”出发的设计和使用原则”为题报告,试图表明儒家“亲亲”原则的应用,能解决AI机器人在面临复杂人际关系时的优先问题,并主张在AI机器人的应用层面,应尊重人的存在。
浙江大学王兴硕士生以“非人智能体的道德何以可能?——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道德能动性研究”为题报告,建构道德实践功能主义理论框架,以“输入-处理-输出”描述道德能动性的实践过程,在减轻传统理论负荷的同时让不同道德主体间具备可比较性。
青年论坛第二场由《学术月刊》编辑部盛丹艳副编审、湘潭大学吴国梁老师主持。中共中央党校范震博士生以“智能时代的隐私边界:AI技术与中国传统伦理的融合与挑战”为题报告,回顾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对隐私问题的理解,分析AI技术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主张需结合中国传统伦理与现代AI技术,提出相关隐私保护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张舒涵博士生以“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其边界建构”为题报告,提出面对科技带来的伦理挑战,需从目标、内容、原则及动力四层面进行思政教育伦理边界构建,加速思政教育现代化转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郑诗仪硕士生以“智能向善、造福人类——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及其法治应对”为题报告,指出传统伦理道德失灵,需建构新的伦理规范,并通过立法以国家强制力保障人工智能伦理的贯彻落实,引导科技向善。
西南民族大学黄熳同学以“人工智能算法公平吗?——以罗尔斯正义理论为视角探析”为题报告,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出发考察算法领域如何定义“公平”,指出算法模型参照数据存在的偏见,不符合“原初状态”中的正义环境,因而不够公平。
青年论坛第三场由《社会科学》编辑部周小玲编审、华东师范大学高地勇博士生主持。湘潭大学吴国梁老师以“王船山‘公天下’理念中的道德原则与实践机制”为题报告,王船山提出“公天下”理念,令天下公共性围绕道德原则建构,既作为形式上的公共性图景,又积淀古往今来的天下设想。
清华大学陈建汉博士生以“‘类’:荀子人格论的中心”为题报告,指出荀子之“类”是事物背后的共理,也是荀子借以区分圣人、士君子、小人的根据。
复旦大学硕士生Nikolas P. F. Ikonomeas(易经纬)以“庄子遇见超人类主义———通过《庄子》重思超人类主义思想的伦理问题”为题报告,通过庄子与先秦道家的不同生死观建立一个从古至今的桥梁,帮助我们从一些新的视角思考超人类主义的思想前提和其相关的伦理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罗宇博士生以“荀子论人的行动生成逻辑研究”为题报告,通过剖析荀子行为生成结构的构成,分析“伪”作为实现善行之关键、“心”作为行为生成之导向和主体,“情”作为行为生成之动力的具体表现。
“AI+中国伦理学”青年学者论坛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2024)学术研讨会特设的面向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平台,由知名学术期刊的编辑和优秀博士生主持和评议,本次活动围绕以AI为关键词的伦理前沿话题进行了集中研讨,促进了青年学者的学术思考和相关话题的深入展开。
撰写人:蔡添阳、苟东锋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