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100岁去世,无论如何都是无疾而终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4-12-08 15:44:27
标签: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100岁去世,无论如何都是无疾而终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十月廿七日乙未

          耶稣2024年11月27日

 

【一】谁家子

 

见一段用4K技术修复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行进的短视频,一张张年轻的脸,单纯而朴素,洋溢着稚气。

 

看着这些面孔,很感动,不禁想起两句秦腔戏词:

 

“你本是谁家外甥谁家子?在谁家门里长成人?”

 

“两狼山战胡儿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

 

【二】苟且

 

网传陈寅恪先生名言:所谓风光,不过苟且有术;行路坎坷,不过苟且无门。

 

不过我总觉得这话不像是陈先生的辞气。

 

姑且言之。陈先生此话可谓沉痛至极!

 

以某十数年虔诚推广读书之事言之,大体上,国人是不爱读书的,之所以读书乃为求学业,不过无奈、不得已。因此,求考试成绩,不求通情达理,至于向义慕道,尤其罕矣!故庶众多意在苟且、满怀偷私,读书向学,多畏难就易,至于虚假伪饰,不关乎其所利,则轻贱士师、草芥书理、弁髦学问。日常所称力夸能者,不过慕虚荣,作伪功夫而已。买字画,不知字画品质优劣、意境高低、笔墨功夫,只求名头。听讲座,不知内容品质好坏高低,只求讲座人名气地位。依此类推,万事皆如此。此岂是正心诚意好学求进之人?

 

所谓学者专事言语文章学业,至辨析论学,多争风吃醋,显己之广深,矜人之不能,不以他人得道而同喜,反嫉恨其功不在己。至于剿诬前贤以饰己之高明,屡见不鲜。

 

今日读书之事,以及文学艺术之类,少数人之雅好,推广至众人,明月照沟渠,泥沼陷珠玉,使知德者受轻贱之辱,使无德者荷懵眩之累。

 

【三】讳疾

 

90、100岁的老人,犹如千年老树,生病犹如根朽枝枯,即便是生瘤也很正常,及其去世,不应该当成病,更不应该见诸讣告。90、100岁去世,无论如何都是无疾而终。

 

中国传统风礼习俗,讣闻讳言逝者痛病死因,就是给逝者遮饰尴尬,同时保留体面、增加尊严。

 

一般人年过七十去世,即不必言病,当为逝者讳。实在不得不言,一句因病即可。现在有的讣告把逝者的病因病情写得清清楚楚,真是啥都敢往外说,发个讣告,要不是嫌字多写起来劳累,会张贴法医鉴定报告你信不信?

 

此类讣告,无非证明逝者不是他们干掉的,是逝者自己的责任。

 

而众人见此讣,想像逝者最后时光,辗转病痛之惨状,顿生怜悯其至不敬之意。

 

所谓文化,正应于此事此时饰而文之。

 

有的老人病重,自知将不起,乃不愿人探病,不愿自己之病容为他人所见。这是老人给自己保留体面。而有的人,拍了老人的病容,偷偷示诸他人。见者不加阻止,反而传播,殊不知,“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这都是损福造孽。

 

有的人自恃学问深淳、读书多、著述精,说起弘扬文化,口若悬河,纵横莫挡。你让他办个丧祭之事,他一筹莫展,进退失据,仓皇计无所出。有人还讥讽儒家出身原来就是专为人办丧事的。是的,为人办丧祭之事,正是儒家分内之事。再凶愚顽恶之人,于丧亲之际,相比平时,其心态言语皆能较之呈现单纯、稍显卑弱,此所谓良心未尽泯也。单纯则近素,卑弱则类谦,素易染,谦受益,儒者于此际,教以礼义、导以仪节,饬其事而美之,启其智而发其善,使其感受亲友邻里共襄同助其一家之事,因而知义明理而向化。这正是儒家善施教化极高明之处,何以讥讽之?

 

2024年11月27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