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然作者简介:王顺然,男,西元一九八九年生,山东荣成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学、现代新儒学。著有《先秦乐教:从德性生命到理想社会》。 |
王顺然 著 《先秦乐教:从德性生命到理想社会》出版暨后记
内容简介
“乐教”是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支柱,却在春秋以降的礼乐崩坏中失传。近人不知“乐教”之义,首因其基本概念的模糊。“声”“音”“乐”三者,不能混为一谈。尤其是具备戏剧形式的“乐”,本身包含着诗辞、乐曲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讨论“乐教”,应该照顾到“乐”既有“声”“音”“乐”的差异,也有“诗”“乐”“舞”的区别。本书在明确“乐”之具体意义的基础上,全面展示“乐以成教”的内容,发掘先秦乐教思想传统和精神内核,以资儒学的当代阐释和教育的时代反思。
作者简介
王顺然,武汉大学哲学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传统乐教研究、中国哲学史及比较哲学研究,曾在《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等刊物发表中英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声”“音”与“乐”:先秦乐教的基本概念
一、从物之理看“声”“音”概念
二、从心性论看“声”“音”概念
三、作为基本概念的“乐”
第二章 “乐器”及“音律”:“声”与“音”的实现
一、“声”的实现:“乐器”及其特质
二、“音”的实现:“音律”及其特质
三、从“乐器”到“音律”:多种解释理论的内在一致性
第三章 “作乐”及“奏乐”:“乐”之时空形式的实现
一、“作乐”及主体意向的表达
二、“奏乐”及意向传递的可能
三、“乐”时空形式的完成
第四章 “赏乐”及“乐言”:“乐以成教”的证立与效力
一、“赏乐”:对受众身心的引动
二、“乐言”:“和”意义的呈现
三、“乐教”的实践与效力
第五章 “乐制”与“人心”:“乐以成教”之核心的抉择
一、“乐制”:“乐教”制度化的建立
二、“人心”:“乐制”的危机与孔子的重建
三、“乐教”核心之争:从老、庄、墨、荀四家看
附录一 部分文献综述
附录二 郑玄注《礼记正义·乐记》分篇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我想,遗憾与感恩大概是出版后记应有的主题,前者是对正文最后一个句号的意犹未尽,后者是对全书数千个段落的浮想联翩。我也想从遗憾与感恩两面,在后记里讲讲与本书相关的、文字外的故事。
2015年,南洋理工大学(NTU)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乐:早期中国之音乐与哲学”(Music and Philosophy in Early China)的研讨会,与会学者十数人,主要是英语世界研究中国传统乐论的学者,我讲的是《儒家如何赏乐:以〈乐记〉为中心》(On Confucian Appreciation of Musical-drama: Reading of Yue Ji)。与大多学者讲“music”、讲“音乐性”“旋律性”不同,我特别强调早期“乐”中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与其仪式表演近似戏剧的基本形态。
茶歇时,普鸣(Michael Puett)教授开玩笑说我好像走错了会场。我知道这玩笑里有对我意见的批评,但我说,我经常有走错会场的感觉,我参加的、听说的关于“礼乐文明”的会议多半在讨论“礼”,这次来参加专门讨论“乐”的会议,大家又都在讨论音乐(music)。此后我经常想,如果学界统计一个传统概念英译错位程度的榜单,那排名最高的一对应该不是“龙”和“dragon”,估计是“乐”和“music”。
这种对译所隐藏的理解惯性很难调整,尽管我在写作、校对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注意兼顾“乐”中多样的艺术形式、讲明仪式礼乐与戏剧的相似关系,但对类似舞蹈、诗颂等艺术形式的思考,很难像对音乐那样有着直接的意识。这样看,我论辩所关注的,与其说是“聊音乐问题”的专家意见,毋宁说是自身难以纠正的思维惯性。
2015.11,@NTU
追究这一思维惯性产生的根源,可能来自传统文献对“声、音、乐”概念的连用。像《乐记》这类乐论经典,多半是讲完“声”再讲“音”、讲“乐”,这就让我们习惯了在“声”“音”的概念脉络中去理解“乐”。比如,唐君毅先生在解释“礼乐关系”时说:
“礼之中固恒有乐,乐恒连于诗。……又乐恒连于身体之动作而成舞,而舞亦当合于礼。……乐以音声之表现为主,而连于言。……体气之转动,显为声之高下,有一定之比例,而成乐音。乐音之相继,有节奏而相和,即成乐。声可表情,则音乐亦可表情。”(见氏著:《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II)》)
唐先生对礼乐关系的解释很准确,也照顾到“乐”中不同艺术形式,并没有偏执于音乐(music)。但这段引文中不同关联词的选择,很能体现出我前面所说的思维惯性。其后半段言“成”,表现出“声、音、乐”概念之间紧密的承接脉络,而前半句用“恒连于”,让人有一种由“再反思”而得来“应然”的间隔感。这种间隔感也代表着思考中容易产生的顿挫。
在这不易被察觉的“前见”中,不仅诗辞、舞蹈等艺术形式成为音乐的附庸,乐传统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丰富性,也被潜藏在“乐”的理论体系之下,不易被察觉。今年八月份,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举办了一场关于《论语》的经典研读会,我以新近刊布的《乐风》《五音图》和《798号楚墓竹简》等出土乐书的释读问题及其涉及的先秦知识体系为切入点,再次解释了先秦乐教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邓小虎教授随后提问说,荀子对“乐”的基本判断是“礼别异、乐和同”与“乐(yue)者,乐(le)也”,这两句又如何在先秦乐教的整体性中进行理解?按我的回应,“礼别异、乐和同”是在周公“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礼记·明堂位》)所开启的周代政治文化情境中讲。周公以礼乐制度改革殷商传统,要凝聚各邦国的政治与文化。在朝见典礼上,既有台上、台下位次尊卑的区分,也有“纳夷蛮之乐于大庙”的融和汇通。前者“别异”而后者“和同”,都具有情境的真实性。与此不同,“乐者,乐也”是从“乐”的理论内部讲,点出“乐”内在的、能感通“美”“善”的内核。这样看,“礼别异、乐和同”偏重描述乐传统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乐者,乐也”则偏重说明“乐”理论中的重要问题。
但也不难感觉到,面对大多的乐论文本,我们还是更习惯在理论脉络中、而不是在历史文化情境中去解读。比照我们读《论语》《孟子》时,愿意去面对情境、把握情境。我们去讨论孔门的“在陈绝粮”、分析孟告的“仁义之辩”,都会把理论问题情境化、现实化。可一到乐论文本,我们便恨不得将每一句话都去抽象地理解、理论性地构造。类似“礼别异、乐和同”这样的话,我们之所以倾向去讲它体现着“礼”与“乐”的本质区别,也是受到了“前见”难以规避的影响。
2024.08,@CUHK
无论是思维的惯性,还是理论化的倾向,这些难以彻底清除的问题会在审读、修改书稿的过程中,时不时让我升起无能为力的遗憾。所幸这数年间,我尽力弥补思想、视域的局限,修正、精简文本的叙述,现在也基本表达了我能说的内容。何况,我所无力的遗憾,也是时候向诸位前贤、同仁请教,拙书的刊布势在必行。
拙书的出版,要感恩的太多,只讲封面就有很多故事。原本提交商务印书馆的书名是《先秦乐教研究》,成都分馆的刘玥妍总编辑说这个题目太普通,建议改作《先秦乐教:从德性生命到理想社会》,我觉得很好,从善如流。我请岳麓书院陈仁仁教授惠赐墨宝,他特意以简帛书体题写书名,这个字体尤其符合先秦乐教的“气质”。现在这个时代,阅读的渠道越来越多,买书有时候是一种审美的选择。什么样子最好,没有定论。但我觉得越简单的,越经得起潮流变换,于是就请责编魏雪平先生帮忙沟通。这里得说一句,要是有人觉得封面不好看,是我的责任。
讲到感恩,拙书的写作离不开郭齐勇、郑宗义和杨儒宾三位先生的指导。郭齐勇、郑宗义两位先生分别是我硕、博士的授业恩师,对我的指导远不止于本书的写作。杨儒宾先生是我博士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他早前就知道我的研究方向,在他几次访港的旅程中,专门找我谈论过先秦礼乐的问题,而我电邮呈寄给他的文章,他也会逐一给予指点。拙书请三位先生赐序,是给“小”书戴上“大”帽子。三位先生很照顾,都高兴地表示祝贺。
郭师最早给我,还几次来信过问细节。疫情后,郭师身体不如前,几番劳神修订让我诚惶诚恐。宗义师不久后也电邮寄来序文,有一次在港聚会,他和我说,序文虽只有千余字,他也用了一周时间完成。宗义师一直是个非常认真的人,答应的事情总是尽心力去完成,这也深刻地影响了我。杨先生寄来较晚,过原来约定的时间。后来得知他刚刚当选院士,拨冗赐序殊为不易,也是对我的殷殷期望。
从武汉大学、中文大学,再到深圳大学,求学、工作,这一路得到了很多师友真诚的、不同方式的指点与帮扶,他们或与本书的写作、出版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便在此罗列,但我内心一直深深感激。还有父母、妻女、家人,他们偶然表现出的、对我工作的好奇,已让我感到振奋、体会到“哲学”的用途。
王顺然
深圳大学六合苑
【上一篇】《世界书院研究》新书发布
【下一篇】“国际儒学论坛·2024”在京召开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