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心性哲学基本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12-16 18:11:45
标签:

第四届心性哲学基本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十月初三日辛未

          耶稣2024年11月3日

 

自古以来,心性是中西古代哲人开辟思维领域的主要场所,也是今日学者会通中西学脉的重要话题。不论是普遍怀疑后建立的理性“我思”主体,还是直面心体后的道德承当,无一不是哲人在天地万物间定位人自身的尝试,无一不是学者以血肉的有限性证成超越性本体的努力。2024年10月26日—27日在广东广州召开“第四届心性哲学基本问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协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开幕式于26日上午举行,由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畅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张永义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迎辉教授分别致辞。

 

 

 

张永义教授开幕致辞

 

张永义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表示,心性哲学是少有的,能让儒释、中西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的话题,希望在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马迎辉教授从学术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两方面,表达了对心性哲学基本问题研讨会的美好展望。

 

 

 

杨海文教授主持

 

第一场主题报告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杨海文教授主持,贵州大学哲学学院龚晓康教授评议。

 

 

 

盛珂教授发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盛珂教授报告题目为《试论阳明学的心性结构》。报告人认为,明代中晚期是一个以庶民为主体,以商业贸易为流通血脉的社会。在此背景下造就的、难以融入群体的孤绝个体是阳明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在日常亲切生活中、在人与亲人、与他人共在的生命场域中发动的良知,是对治个人孤悬的疾方。报告人通过梳理良知的来源和去处,指出只有经过推扩良知本体,才能真正实现自我,重建共同体。

 

 

 

陈畅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陈畅教授报告题目是《明经乃所以明心:高攀龙格物论中的经史义蕴》。如何在明清哲学转向中定位东林学派的学术思想?东林学者在何种程度上引导明清哲学转向?这是报告人关注的主要问题。报告人以高攀龙为东林学派代表人物,并指出,高攀龙的格物论借重气学,创造性运用寂感理论,进而重建心体的经史维度,实现心体与义理的融贯。

 

 

 

龚晓康教授评议

 

龚晓康教授对两篇报告作出评议。龚老师针对盛珂老师的文章标题提出修改意见,并从先天/后天的角度讨论了自良知而发的道德情感。龚老师与陈畅老师探讨了心体的客观化问题以及天理范畴在阳明和高攀龙哲学中的差异。

 

 

 

苏杭副教授主持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中山大学苏杭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朱刚教授评议。

 

 

 

马迎辉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马迎辉教授报告题目为《心体:现象学与心理分析的双向建构》,报告人经由精神分析和胡塞尔现象学两种进路,讨论了未发之前的心体本然状态,勾勒出融贯中西的宏大哲学图景。

 

 

 

陈群志副教授发言

 

江苏师范大学的陈群志副教授报告了文章《心性现象学时间观中“现在”概念的疑难问题——基于胡塞尔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的比较分析》,报告人通过胡塞尔现象学和佛教唯识学的比较分析,得出二者都是借助“现在”概念来进一步诠释各自的“实在性”和“相续性”。

 

 

 

朱刚教授评议

 

朱刚教授对两篇报告作出评议。朱老师高度评价了两篇跨文化研究文章的哲学创见和气魄,针对马老师的文章,朱老师提出,如何让中国哲学的“心体”概念在精神分析和现象学背景下找到对应,有待进一步落实。对于陈老师的文章,朱老师围绕个别翻译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探讨。

 

第三场主题报告由中山大学张永义教授主持,浙江大学马迎辉教授评议。

 

 

 

卢毅副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卢毅副教授报告题目为《精神分析与西方心性传统》,报告人指出,精神分析通过边缘现象切入,与西方心性传统展开对话;其自身不能被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化约,但部分地与二者重叠。精神分析学者回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犹太—基督教传统中汲取身心、意识思想精华,建构了新的认识框架。

 

 

 

李磊老师发言

 

西南民族大学李磊老师报告题目为《藏传唯识与胡塞尔现象学心体结构比较分析》,报告人指出,理解胡塞尔现象学二种自我问题时面临的困境,进而借助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唯识观,建构其更为深化而细密的心体结构,帮助我们理解二种自我问题。

 

马迎辉教授对两篇文章分别作出评议。马老师就卢老师的文章,讨论了现象学具体名称的翻译和解释问题。围绕李老师的报告,马老师针对阿赖耶识与第六识的关联、藏传与汉传佛教关于种子熏习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仝广秀老师主持

 

第四场报告由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仝广秀老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刘体胜副教授评议。

 

 

 

徐波副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徐波副教授报告题目为《心性与佛性:从熊十力到牟宗三》,报告人指出,应当肯定佛学对儒家哲学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儒学的“反求诸己”和佛学的“如来藏”思想天然存在共通性。熊十力和牟宗三以宋明理学为基底,更多的借重佛学思想而非西方哲学思想来建构自身的哲学体系。在二人的思考中,佛性与儒家心性间的亲缘性要比以往学者所认为的更加强烈。

 

 

 

刘体胜副教授评议

 

 

 

林月惠老师点评

 

评议人刘体胜副教授肯定了徐老师论文思路的创新性以及构建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自觉意识,并围绕佛性思想是否能够从存有论的角度进行阐释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商榷。在后续的讨论中,林月惠老师补充说明牟宗三先生对儒家立场的坚持,以及熊十力先生对“乾元性海”继承。

 

 

 

郑淑红副教授主持

 

第五场报告由中山大学的郑淑红副教授主持,广东省社科院的孙海燕副研究员评议。

 

 

 

傅锡洪副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傅锡洪副教授报告题目为《<太极图说>的性道微言》,报告人提出,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的“无极”是一种无秩序的秩序,一种柔性的秩序,是根本意义上的中庸之道,并由此否定了法家(强制性秩序)和佛家(空与无)的主张,形成了后世新儒学的基本主题。

 

 

 

田雨生博士发言

 

同济大学田雨生博士报告题目为《“妄”的“本体化”与“即妄求真”的理论意义》的文章,报告人认为,刘宗周独特的改过之学,向人们揭示出了人的“一切皆妄”的生存处境,学者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妄”与“过”的威胁,由此引出工夫修养的紧迫与必要。刘宗周试图以此克服阳明后学“取消工夫”所造成的流弊。

 

 

 

孙海燕副研究员评议

 

孙海燕副研究员对两篇文章分别作出评议。孙老师就傅老师的文章,围绕太极和无极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强调了道家思想对周敦颐的影响。针对田博士的文章,孙老师就文章标题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在后续讨论中,陈畅老师围绕《太极图说》中“诚”的意义与内涵与傅老师展开商榷;刘体胜老师对田博士文章中提出的具有本体意义的“妄”提出几点质疑,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第六场报告由华南师范大学的刘体胜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吴宁副教授评议。

 

 

 

陈伟老师报告

 

广州大学陈伟教授报告题目是《见性:现象学和禅宗的根本关怀》,报告人认为,在日常中发现“匿名的”而真正起作用的自我,是胡塞尔现象学和禅宗共同的根本关怀。禅宗基于日常语言又超越日常语言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对现象学处理语言问题提供有效的启发和帮助。

 

贵州大学龚晓康教授报告题目是《王阳明“本体”辨证——兼与亚里士多德“ousia”的比较研究》,报告人认为,阳明所论“本体”需要联系身-心-意-知-物所在场域来理解,“心”在此源初场域中居于主宰。此“本体”具有善恶无待、自然明觉、无分动静等特征,与亚里士多德的“ousia”所具有的无对反、智性直观、致动不被动等特点存在诸多契合之处,二者间存在双向诠释的巨大空间。

 

 

 

吴宁副教授评议

 

吴宁副教授对两篇文章作出评议。针对陈老师的文章,吴老师肯定了报告人在中西比较中提出的创见,针对文中建构的“超越论自我的匿名状态”提出了几点商榷看法。围绕龚老师的报告,吴老师从中西汇通的角度,指出了“本体”概念在互译互释过程中面对的困难,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本次会议闭幕式于26日下午举行,由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仝广秀老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杨海文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盛珂教授分别致辞。杨海文教授对提交给本次会议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和总结,并对心性哲学未来发展做出展望,鼓励学者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三界之间发现差异,会通交流,采拮精华。盛珂教授指出,心性哲学研讨会为不同背景和领域的学者提供了平台,使之能够在明确而关键的问题上展开讨论,切磋琢磨,归功于马迎辉教授的首倡以及陈畅教授的接续。在讨论中看到差异,实大有利于学界整体智识的进步。盛珂教授作为下一届心性哲学研讨会主办方代表,诚挚邀请各位学者参与。最后,林月惠老师建议,下一届大会可以邀请台湾学者参与,共赴学术盛宴。

 

 

 

与会学者及会务人员合影留念

 

至此,第四届心性哲学基本问题研讨会圆满结束。与会学者围绕心性哲学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而深入的讨论,范围中西,囊括儒释,在差异中激发思想活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自我”当中的思想探险,对人类知识边疆的开拓、理解与创造永不落幕。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