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晨】简牍文献印证中华民族交融史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12-16 19:07:04
标签:

简牍文献印证中华民族交融史

作者:罗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冬月十三日辛亥

          耶稣2024年12月13日

 

简牍是纸张普及之前古人常用的书写材料,所记内容包括典籍、公文、私信、数术等,为了解简牍记录时代基层社会的诸多面相提供了实例。近年来,随着国内大量简牍文献的发掘、整理与刊布,“简牍学”逐渐形成了包括文化学、文献学与文物学在内的学科分支。其中,文化学即为揭示简牍自身各种文化信息、意义及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学问。

 

依据记录内容的性质来区分,简牍文献可划分为简牍书籍与简牍文书两大类。简牍书籍多为包括经、史、子在内的古书,这些内容为了解先秦时期的“三交史”提供了重要材料。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简牍书籍在文化传播中印证了儒家文化与当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情况。其中,1993年发掘于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的郭店楚简中发现有《缁衣》《五行》《成之闻之》《性自命出》《鲁穆公问子思》等儒家作品,它们均与孔子后学中的子思学派相关,或为佚籍《子思子》的组成部分。上博简中还发现有《孔子诗论》,其中多记孔子对于《诗经》各篇的评论,应是传承孔子“诗”学的子夏学派的作品。郭店简、上博简均使用当时的楚文字书写,荆楚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通常被认为是蛮夷居所,而孔门儒学的渊薮则在鲁地,这足以印证战国之际儒家学说已传播至南方的楚国。此外,上博简中保存有两个版本的《武王践阼》,而出土于河北平山的中山王鼎铭文中有与《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相似的“盥盘之铭”,多版本《武王践阼》的出现说明此文献传播范围较广,同时也证明除南方荆楚地区的接纳之外,儒学也向北传入了中山国,为鲜虞白狄所接纳。至于其具体传播路径,应即《史记·儒林列传》所述:“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孔门后学的“散游”促进了儒家文化在当时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各地区、各民族对儒家文化的接纳,也显示出当时虽然诸侯国众多,但已经出现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早期文化共同体。

 

作为一种文字载体,简牍书籍的记录内容中也含有可与传世文献相印证的“三交史”信息。

 

除简牍书籍外,秦汉简牍文书多发现于古井窖、烽燧等遗址,其中记录的内容也展现出了较多秦汉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态。

 

里耶秦简出土于湖南龙山县,此地在秦时属洞庭郡,其中有反映统一王朝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录内容。里耶秦简中出现过“宕渠道”(8—657)、“僰道”(8—665)、“荆山道”(8—1516)等以“道”为名的行政区划,“道”即为秦时设立的少数族群聚居区。这表明秦在进行政治区划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不同族群的管理问题。另外,里耶秦简8—439记载徒隶缭可身着衣物中即有“络单胡衣”,此应为一种民族服饰;8—355中所记“槎田”亦是一种具有湘西地区民族特色的农耕方式;9—1145中记有“濮人”“臾人”,其中濮、臾均为部族名,表明当时的日常政务中已包括民族事务。这些内容为了解秦的西南边地治理情况提供了诸多细节,也印证了当时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情况。

 

汉代为经营河西地区,陆续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西北汉简多发现于上述地区,其中月氏、乌孙、羌、康居、大宛等少数民族政权之名频繁出现。这些少数民族有一部分归附汉王朝,形成了“归义”群体,如悬泉汉简中记有“归义大月氏贵人”(I91DXT0309③:98)、“归义壘渠蹏种羌男子奴葛”(Ⅱ90DXT0114②:180)、“归义聊木蓋良种羌男子芒东”(Ⅱ90DXT0114②:181)等皆属此类。汉初延续秦官制设典客“掌诸归义蛮夷”,汉景帝时改典客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又更名为大鸿胪,新莽时改大鸿胪为典乐,可见对归附民族管理的持续关注。此外,根据西北汉简中的戍卒名籍来看,当时边地的戍卒既有来自上党郡、魏郡、颍川郡、东郡、陈留郡等内郡地区之人,也有敦煌郡效谷县本地之人,由此可知当时汉王朝的边境是由归义少数民族之人、内郡之人、本地之人共同居住和开发的。

 

除遗址中发现的公文书外,墓葬中出土的律令也可印证汉代的“三交史”内容。荆州胡家草场汉简所见法律名称目录中可见《蛮夷复除律》《蛮夷士律》《蛮夷律》《蛮夷杂律》《上郡蛮夷间律》等名称,可知当时对民族事务的管理已经形成了细致的法律体系,从法律与基层治理的角度印证了当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

 

同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部分秦汉简牍本身即体现着文化的传播,足以印证当时民族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如新疆地区发现的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的佉卢文简牍。这些用民族文字记录的简牍多出于今新疆和田、楼兰等地,相当于汉晋时期精绝、于阗、楼兰、鄯善等地。从其形制来看,文书内容的权威性与简牍的尺寸、形制密切相关,这种简牍制度既受到中原汉文简牍制度的影响,其中的楔形双牍也体现出本地独创的特色。佉卢文简牍的发现足以印证当时简牍文化在中原文化与西北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之名虽出现较晚,但中华民族之实却早已存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经历了地区性的诸族融汇和大一统式的融汇两个阶段。如果说战国时期的简牍书籍展现的是文化方面儒学与诸族的地区性融合,那么秦汉简牍文书中展现的则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下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大一统式的融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韩日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分类整理与研究”(20&ZD217)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