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
作者:董婧宸(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冬月十三日辛亥
耶稣2024年12月13日
【千字说文 之】
编者按
说起传统蒙书,往往会提到“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比《三字经》和《百家姓》的明白晓畅,《千字文》则显得比较典雅而难解。相传南朝梁周兴嗣受梁武帝之命,在王羲之留下的千余不重复的字中择取千个,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他呕心沥血,一夜白头。因精思巧构,知识丰富,音韵谐美,《千字文》故成经典。本版开设“千字说文”栏目,每期择取《千字文》中文字若干,谈文论史,揭示其中涵盖的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诸方面知识。让我们从字入手,一起感受流传千年的《千字文》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吧。
南朝梁时,梁武帝命周兴嗣编写童蒙读物,遂成《千字文》。在《千字文》诞生以前,类似的童蒙读物,尚有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编写的《史籀篇》、秦朝李斯编写的《苍颉篇》、赵高编写的《爰吏篇》和胡毋敬编写的《博学篇》,以及西汉史游编写的《急就篇》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字一句的《史籀篇》和《苍颉篇》逐渐亡佚,三七杂言的《急就篇》则作为章草典范,历代传习。
近百年来,出土简牍大量涌现,使今人得以从零篇碎简中一窥《苍颉篇》的旧貌:《苍颉篇》多取《史籀篇》之古字古语,文词古奥,语汇堆叠,索解不易。这和隽永凝练、对仗工整的《千字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千字文》不仅作为童蒙课本,也作为编号使用,走进日常生活。此前童蒙读物取字多不避重复,《千字文》则没有重复之字,因此可用作编号。书画古籍的排架目录、书版版心的次序编号、释道二教的经藏帙号、科举考试的场屋号舍,都有采用千文编号的实例。
《千字文》以“天地”为始,许慎《说文解字叙》在记述造字之初取象之时,写道:“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汉字之中,“天”“地”是如何创制的呢?
甲骨文和金文的“天”,像正面站立的人形,用方块或者圆点突出人的头部。随着文字的发展,“天”字的头部逐渐从肥厚的圆点演变为平直的横画,战国文字更在“天”的头部上增加饰笔。王国维作《释天》一文讨论天字的形体演变和六书变化,指出甲骨文和金文的天字“本谓人颠顶,故象人形”,是象形字;战国文字的天字“别以一画记其所象之处”,是指事字;小篆的天字,《说文》训“天,颠也”,“从一、大”,是会意字。王氏总结,“文字因其作法之不同,而所属之六书亦异,知此可与言小学矣”,可谓精彩而又透辟。天字何以取象于人头?其实,天和颠、巅等字,虽造字方法不同,但音义来源相同,都具有事物顶端、高高在上的词义特点,是一组同源词。“颠”字以“页”为旁,表示人体的顶点;“巅”字以“山”为旁,表示山峰的顶点;至于“天”字,造字取象于人,本义是位于万物之上、高远渺茫的苍天。在“天”字的早期形体、语音和意义中,蕴含着古人对高高在上的“天”的观察和理解。
金文的“地”字作“墬”,与《说文》籀文一脉相承,下从土,左从阜,或释为豕声,或释为彖声,是形声字,本义是土地。“土”本像土块之形,作为义符,常常表示和大地土壤有关的意义,其例不胜枚举。“阜”本像山陵之形,作为义符,后来多演变作“阝”,即通常所说的左耳旁。从“阜”之字,陵、陆、阪、陂等字和山地有关,险、阻、隔、障等字和地势有关。战国时期,“地”字声符发生变化,产生了从土、从阜、也声的字形。小篆和隶书的“地”,省去阜旁,从土、也声,沿用至今。从早期“地”字从土从阜来看,古人认为大地与土壤、山陵有着紧密的关联。
“天地玄黄”,《千字文》的开篇,典出《周易·坤卦·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在黝黑与土黄交织的瑰丽画面中,拉开了《千字文》的徐徐长卷,也道出了天地在古人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地位。
《周易·系辞》言:“《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天、地、人被称为三才之道。天地,是君子取法的对象。《周易·象辞》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大,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在古人眼中,苍天覆盖万物而又运行不息,大地承载山川而又广大宽厚,君子更当与天地合德,刚健奋发,宽容沉稳。天地,也是诗意栖居的所在。杜甫有一首《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用“诗卷长留天地间”和友人共勉。在诗人心中,虽然人生短暂,但天地长存,真正打动人心的诗卷,其魅力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消减。天地,更是安身立命之居处。孟子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对每一个人而言,头顶的苍茫天空,脚下的辽阔大地,都是最切身也最真实的生活空间——《千字文》以“天地”开端,既关乎宏大的历史叙事,又关乎具体的生命体验。其中深意,或在于此。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