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教观念
作者:姜玉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家训融入新时代家风建设研究”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腊月初一日己巳
耶稣2024年12月31日
五千余年历史演进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家教智慧,其内蕴的修身成人之法、轨物范世之教、齐家治国之道,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大有裨益。应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家教智慧,既传承其中的“常道”,又“通古今之变”,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成为推进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丰厚滋养。
重视蒙以养正
“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传统家教的特点之一。《周易·蒙卦》中的“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为较早记载有关启蒙教育的内容。随着唐朝科举制度的兴盛,家学逐渐成为对子女开展启蒙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唐朝的启蒙教育中,着重教授孩童忠信、孝慈、友悌、笃行等家学教育。唐代名相牛僧孺曾盛赞柳仲郢有着良好的家教:“非积习名教,安能及此。”
明清时期,启蒙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启蒙教育著作相较于此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相对丰富。明代霍韬在《家训蒙规》中谈及“蒙养以正,岂曰保家,亦以作圣”,认为在孩童阶段形成的良好品格和修养,对其长大后有积极的作用,既可以治理好家庭,也可以治理好国家。同时期的何士晋还在《宗规·蒙养当豫》中提出了孩童教育必须循序渐进、把握好时机的观点,在教育的内容方法层面有了较大创新。
在注重启蒙教育的同时,中华传统家教还非常注重早教,正如颜之推强调“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易散;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在古人看来,幼年期的孩童思虑较单纯、精神易集中,是施教的黄金期,此时开展适宜的教育往往能事半功倍。在具体操作上,古人主张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进行有区别、有重点的早教。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主张,早教的顺序首先是教饮食,其次是语言,然后才是礼仪规范。朱熹云:“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清洁,次及读书写字及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强调对幼儿的教导当以生活教育和道德训练为先,待最基本的衣着、言语、行走、家务均习得后,再教识字读书。这些都是传统家教“养正于蒙”“教子婴孩”思想的集中体现。
生、养、教相结合的教子观
中华传统家教提倡“生而养、养而教、教而当”的教子观,主张为人父母不仅仅是给予孩子生命,将其抚养成人,更要努力成为孩子的导师,育品德、正言行,使孩子成为知忠孝、守仁义的正人君子。
传统家教普遍强调立德的重要性,教子以立德为基。在古人遵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体系中,修身是基础。而修身最为重要的就是修德,通过“明明德”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德不是抽象空洞的说教,而是可操作的行为规范。体现在做人正直正派上,如羊祜《诫子书》讲,“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体现在待人谦恭逊让上,如朱仁轨《诲子弟言》强调“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还体现在内在修为上,如诸葛亮《诫子书》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总而言之,重视对子孙后代的品德教育,把修身立德摆在个人成长的基础性、先导性位置,是中国古代家教思想的鲜明特征。
传统家教普遍重视行为规范教育,教子以立行为本。《礼记·内则》分年龄段制定行为养成目标,从“能事能言”开始便教之以正确的语言行为,“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一直到十岁“出外就傅”仍要“朝夕学幼仪”。《管子》一书专设“弟子职”一章,明确弟子受业、应客、侍坐、进退、洒扫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这之后,历代的童蒙类著作如宋代《童蒙训》《童蒙须知》、元代《左氏蒙求》《纯正蒙求》、清代《文字蒙求》《养正蒙求》等童蒙读物均本着“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的理念,全面规定子孙后辈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到洒扫涓洁、读书写字诸方面的行为规范。
教子以立学为要。崇文尚读是中华传统家教的一大特色。孔子谆谆教导其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开创了“诗礼传家”的家教传统。孟母为子三迁,平素克勤克俭、教子有方。正是得益于母亲的严格家教,孟子成为继孔子后儒家的一代大贤。在儒家文化影响下,规劝后辈勤奋读书、勤勉向学成为传统家教的核心主题。在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传统家教文化熏陶中,无数学子在书林中明志,在学海中致远,把读书作为报效家国的途径之一。
注重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是一个家庭为其自身的稳定和谐、存续兴旺,而对家庭成员思想行为的要求和规范,它影响着人在成长过程中塑造的性质和品格,亦是传统家教智慧的重要表现形式。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家规家训的训导教化是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中国古代上至大儒名士,下至平民百姓普遍重视以家规家训树立良好家庭氛围。先贤们将人生感悟、处世准则、品德修养等融入其中,对后人持家立业、修身处世进行规范,成为教导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传统家规家训的存续形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家族长辈撰写或制定的有较强教化意义和规范作用的家规家训文献;二是家长对家人子弟进行的赞扬鼓励、训诫活动、临终遗言等口承家训。当前学术界已知最早的家训文献可以追溯至三千余年前周文王临终前所写的《保训》,在这篇家训中,文王向武王传授了治理经验以及中和、德治之道等。在这之后,家训著作绵延不断,出现了以《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朱子治家格言》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这些家规家训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机统一,其实际教化功能包括端正言行举止、培养家国意识、塑造人格美德等方面,成为古往今来无数家族关注和效仿的范本。其功能从“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转变为“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融入日常生活
“教育即生活”,生活环境本就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场域。家庭教育影响儿童发展的机制从某种程度而言是生活性机制,它是情境的、整体的、浸润的。传统家教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重视在生活中的激励与唤醒。
衣食住行作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的精神品格。中华传统家教注重将养成教育融入“人伦日用”的生活中,通过衣食住行培养子孙后辈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人文气韵。以居住空间为例,中国传统建筑讲究空间环境和氛围的营造。祠堂、家庙、中堂是传统民居中的标志性建筑,古人往往使用“衍世”“师俭”“流芳”等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词汇为其命名,以表达对家族历史的溯源追思和对子孙后辈的美好希冀。祠堂、家庙、中堂多悬挂先辈画像,张贴家规家训等,整体布局简洁开阔,风格庄严肃穆,营设出慎终追远、继志述事、敬宗睦族的文化意蕴和环境氛围,使家族子弟沉浸其中、耳濡目染、习以成性。
在传统社会中,各种社会活动构成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中尤以节日庆典活动最具代表性。节日庆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家教的重要形式。古时候,出于自然物候变化、劳动生产、纪念特殊人物等需要,形成了农事类节日、季节性节日、信仰性节日、庆祝性节日等诸多节日类型。古人注重节日庆典的仪式感及其背后的价值内涵与行为导向,通过节日庆典培养塑造品德修养和良好家风。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这一天一家人围炉夜话、一起守岁。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家族成员都沉浸在节日气氛和浓浓亲情之中,对“尊老爱幼”“和睦乡邻”“家和万事兴”等价值理念有更直接、更深刻的体悟,良好的家教代代传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总之,中华传统家教彰显了向上向善的道德取向和相亲相爱的行为准则,铸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这些丰厚的历史遗产是古人教育智慧的结晶,亦是新时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宝贵资源,值得我们创造性地加以继承转化。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