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亲亲与世界”工作坊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5-01-04 19:35:01
标签:

原标题:“亲亲与世界”工作坊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冬月廿二日庚申

          耶稣2024年12月22日

 

 

 

2024年12月14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亲亲与世界”工作坊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顺利举行。来自复旦大学的孙向晨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的王珏教授、中山大学的方向红教授、陈畅教授、郑辟瑞教授、朱刚教授、周小龙副教授、卢俊豪副研究员、崔丽俐博士后等二十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分上下两场。上半场由孙向晨教授做“亲亲世界:先于本真与非本真之别”的报告,方向红教授主持,朱刚教授评论。孙老师以海德格尔为对话和批评的对象,认为海氏在阐释“家”的哲学意涵时事实上以“home”之意取代并遮蔽了“family”之意,并进一步导致“此在”(孙老师译为“此身”)结构的论述缺失了作为必要环节的“亲亲世界”。这种缺失导致的后果在于海氏所刻画的生存世界是斗争的、冰冷的世界,但问题在于“一个温暖的世界何以可能”?孙老师试图从传统文化亦即汉语内部寻找答案。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孙老师发现不同于海氏亦即整个西方社会从独立个体出发建构“世界”,中国哲学对世界的讨论从来都是从亲亲之间的联系性或关联性出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世代”关系,之后才是从“世代”中衍生出的兄弟同胞、夫妻等其他伦理关系。就此而言,孙老师的思路虽然深受列维纳斯启发,但已经与列维纳斯的道路相区别,即他发现夫妻不仅仅是古希腊“Eros”所描述的基于情欲的短暂性关系,在从男女向夫妻的转变中,二者的关系克服了男女关系的偶然性,发生了伦理性的质变。最后,孙老师认为亲亲世界的价值在于它构成了超越功利主义的最小单位,只有从以信任或“诚”为本的亲亲世界出发,“此身”才可能真正到达“良知”状态。

 

 

 

在评议与讨论环节,方向红老师指出将“此在译为此身”具有启发性,从此翻译出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又可以译为《身与时》,这提供了阐释海德格尔的新空间。朱刚老师接续方向红老师的评价,进一步指出仅仅将“Dasein”翻译为“此身”是不够的,因为孙老师事实上已经突破了海德格尔赋予“Dasein”的基本含义。紧接着朱老师提出问题,他认为虽然在自然生育状态中母子关系更具有优先性,但亲子关系能够包含母子关系。王珏老师提出个体是否是在亲亲中构建的,能否从亲亲中派生出个体。郑辟瑞老师提出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日常状态也是先于本真和非本真之别的,那么亲亲世界与日常世界是否能够呼应着谈论。周小龙老师提出虽然西方哲学中谈论“家”较少,但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并不鲜见。之后,孙老师就此前的问题予以回应:首先,他强调自己并不否认家在一切民族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但就哲学思想而言,不同民族侧重点不同,西方民族并未将“家”主题化地思考;其次,他坚持认为个体与亲亲之间具有不可还原性,他也将自己的思想模式戏称为“二本”论;最后,他认为母子关系仍然由特殊性,不应该还原为亲子关系。

 

 

 

简单休息之后,下半场王珏教授就“孝的身体性根基——中国伦理学的标识性概念探析”展开报告,报告由郑辟瑞教授主持,陈畅教授评论。王老师提出“孝”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标识性概念之一,但它的内涵与外延在现代语境下却显得模糊不清,于是如何阐发“孝”的普遍性意义成为了关键的问题。王老师从“孝”的身体性维度切入这一主题,基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的论述,王老师认为孝的根基性在于人身体的脆弱性和依赖性。不同于启蒙以来所宣称的自主的、原子式的主体,以脆弱性和依赖性为根基的主体是关系性的,而这种关系性首先体现于“亲子关系”。王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亲子关系在儒家伦理中的首要性:1.亲子构成了一个人最原初的、最必然的、无可外化的身份;2.亲子关系不仅仅是自然性的,而且是被礼所包裹着、所提升的人性空间;3.亲子关系承载着一种对我们这样的人而言不可或缺的善的生活方式。最后,王老师从纵向与横向双方面阐述“孝”的意义与价值:纵向上,“孝”支撑起不同世代之间的代际时间,为有限的个人提供了一条通向不朽的途径;横向上,“孝”构成社会团结的纽带,对“孝”之为自然亲情的推广使“情感共同体”成为可能。

 

 

 

 

 

在评议与讨论环节,陈畅老师指出王老师的工作具有与明儒学说相互阐发的空间,因为结合当代经验重新阐释传统典籍概念的工作自明代便已经开始。此外,陈老师还提出了个体与亲亲如何平衡的问题。他结合王阳明的思考指出个体与亲亲的关系可以被还原为一种兼顾个体良知与万物一体之仁的“思亲之念”。最后,他向两场报告提出了共同的问题,即对代际延续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导致相反的后果,例如当代年轻人拒绝生育。郑老师从亚里士多德的角度对“孝”之为自然与之为德性的关系提出疑问。孙老师对于陈老师有关世代延续的说法给出回应,他指出应该用客观的“世代性”代替包含主观意图的“世代延续”。王老师对此表示认同,她说明这一观点多借鉴自社会学家,而社会学家的确具有将人工具化的倾向。此后,王老师又分别回应了陈老师与郑老师的问题:对于前者,她认为在个体与社会之间很难有绝对的平衡,初步的工作是守护边界,对于后者,她认为作为德行的“孝”是自然之“孝”的延续。最后,在诸位老师热烈讨论与亲切交流的“亲亲”氛围中,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