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两岸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论坛在三明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腊月初八日丙子
耶稣2025年1月7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培君)2024年12月20—22日,第三届“两岸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论坛在福建三明举行。论坛由三明学院主办,三明学院闽台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中心、三明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和三明学院图书馆承办。来自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福建省教育厅、中国书院学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图书馆、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香港中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两岸三地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地方从事书院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70余人出席。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三明学院闽台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依托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三明学院发现的“致用书院”遗存藏书为基础,整合海峡两岸书院研究力量和资源而建成,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为一体。2020年获批福建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基地。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两岸书院与中国式现代化”。三明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君诚在致词中表示:“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交流场所,承载了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我们加强对两岸书院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室务会议召集人、主任刘大可介绍了他新出版的专著《认同与符号:闽台客家民众的精神世界》,表示通过对闽台客家民间信仰的形成、发展、传播及在不同的时空背景所呈现出来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的审察对比,可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客家民间信仰交流的现状、特点、作用,还可以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提供学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方宝川是闽台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他在主旨报告中表示,在晚清福建书院的改制过程中,千百年来的传统书院文化积淀及其主要的教育与学术功能,在新式学堂中得到了承传与发扬,实学教育则为新式学堂的最大变革。陈宝琛在福建20多年的新式学堂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独具慧眼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晚清福建教育变革的时代取向。
中华奉元学会(奉元书院)理事长潘朝阳阐述了德知双彰的书院教育传统与现代意义,他认为现代书院的规约比传统书院更具其突出性和独立性,现代书院更需立乎华夏道统之中,以开放态度来吸纳现代各领域的知识、科学。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谢重光在谈及两岸书院文化及其交流方面,在以往关注较多的八闽书院文化对于台湾书院文化的传帮带作用之外,特别举例阐述了客家人对于台湾书院文化的贡献,以及台籍人士对于大陆书院和文教的回馈。他说,海峡两岸的交流都是双向的,经济、文化莫不如此,书院文化的交流也不例外。
据了解,本届论坛共收录论文20余篇,邀请两岸三地5位专家作大会主旨发言,设立两岸书院历史考察与文献研究、两岸书院交融与创新研究两个分论坛,10余位青年学者发表论文交流。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两岸书院研究、两岸书院史与书院交流研究、书院文化当代价值与中国式现代化等相关议题展开学术研讨、对话和交流。
参会学者纷纷表示,两岸书院研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体现在多个层面,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在教育模式创新、文化认同和社会和谐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持。
书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儒家思想和道德教育内容。通过两岸书院研究交流,可以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动力。两岸学界携手推动书院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深处汲取时代智慧,以更开阔的视野迎接未来挑战,同时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