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佚诗智怼过云楼主人
作者:张之望 张嵋珥(苏州大学副研究员;张嵋珥,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来源:《文史天地》2025年第1期
在苏州古城区内,有一条因城市改造消失的古街巷叫铁瓶巷,清代这巷里产生了一座著名藏书楼——过云楼,过云楼内收藏了宋元古籍、书画碑帖等文物千余种,传承了150余年,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过云楼收藏的《锦绣万花谷》是海内外部头最大、最完整的宋刻孤本,2012年6月江苏凤凰传媒集团以2.16亿元价格,在拍卖场竞得过云楼《锦绣万花谷》等古籍,创造了中国古籍拍卖历史纪录。而令人意外的是,北京大学也募集了资金,想通过“优先购买权”来“抢夺”这已被拍卖的过云楼古籍。此文化事件最终由国家文物局调解裁决,过云楼古籍仍归江苏凤凰传媒,并入藏南京图书馆。
最近,笔者在整理过云楼秘藏文献中,新发现了1921年康有为写给顾麟士的诗稿、尺牍,这也牵出了康有为与过云楼的一段尘封旧事。
苏州过云楼
一、过云楼名噪江南享美誉
过云楼收藏历史,可追溯到顾文杉。顾文杉(1811—1889年),字蔚如,号子山、艮庵,苏州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官至浙江宁绍台道。他一生殚精竭虑,积累古书画碑帖数百件,藏品不少都是传世的赫赫名迹。晚年返苏州后,他沉潜于研究历代书画,编著《过云楼书画记》。要特别一提的是顾文杉孙、过云楼第三代主人顾麟士(1865—1930年),字鹤逸,号西津、鹤庐,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著有《过云楼书画续记》。他对家族藏品进行扩充,仅书画就增至千余幅之巨,过云楼收藏也达到了全盛时期。
顾麟士年轻时就善于动脑,思想独立,有主见,也是取得很高成就的人。他年少考秀才时,曾看到主考官为了点小事大骂一生员,这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看来当官不可以侮辱读书人,因此他发誓不再参加科举、踏入仕途。
顾麟士早年组织成立了“怡园画社”,又请来吴大澂当名誉社长。苏州的青年才俊颜文樑、吴子深、王季迁常到过云楼来活动,得到了顾麟士的提携和培养。怡园画社实际上是吴门画派的继承和延续,画风比较工整,清秀雅致。
吴昌硕早年到过云楼来,看到怡园画社成员画风工整,就在此学起恽南田工细一路没骨花卉画。顾麟士比吴昌硕小22岁,但他却认为吴昌硕学画的路子不对,建议他不要走工细路子,要以书法入画,走八大山人的路子。吴昌硕听取了顾麟士的意见,这才有了后来吴昌硕的“金石书画”。
当年过云楼名噪江南及全国,想来过云楼看画的名家也很多。怡园画社是晚清江南地区第一个有组织、有纲领、有近代意义的书画社团,成员有顾麟士、吴大澂、任预、吴昌硕、顾沄、陆恢、费念慈、金心兰、郑文焯、倪田等人,怡园画社对这个时期的江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任渭长、蒲作英、黄山寿、黄宾虹、张大千等都曾前来,向顾麟士请教,任伯年、王一亭也来怡园画社客串活动。清末民初,随着怡园画社的兴盛,顾麟士也被推举成了画坛盟主,确立了其地位。
就连当时“民国四公子”之一、著名的大收藏家张伯驹也经常带着夫人潘素来过云楼看画,跟顾麟士学画,也因为张伯驹跟过云楼关系好,所以他能看到过云楼秘藏精品。
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版本目录学大师傳增湘,就提出要来过云楼看古籍。顾麟士考虑再三,给出了傅增湘进过云楼看古籍、不准带纸笔做记录的限制。但没想到的是傅增湘有过目不忘之能力,他白天在过云楼看书,晚上回旅所回忆复录,没多久就把过云楼大部分书目记录下来了,回京后将编写的《顾鹤逸藏书目》发表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上。顾麟士对傅增湘未经同意,就把过云楼藏书目公开发表这事,很有意见。
过云楼遇到一些达官贵人前来拜访时,还专门准备了一些花花绿绿、没有多少收藏价值的“礼仪书画”来应付他们,甚至有的权贵还会被直接拒之门外,不予接待。这可能与顾麟士幼时留下的对官员敌视情结有关。后来碰到康有为这样一位政治人物提出要来拜访过云楼的事,就给顾麟士带来了些麻烦。
二、康有为慕名拜访遭婉拒
康有为(1858—1927年),字广厦,号更甡,广东南海县人。康有为生于官宦世家,11岁时父亲去世后,跟祖父康赞修学习攻读经史。光绪五年(1879年),康有为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读了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等经世致用的书,后又去香港、上海接触到介绍资本主义制度的书刊,大开了眼界,产生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康有为与女儿康同璧(白衣服者)、女婿罗昌(后排左一)、翻译周国贤(后排右一)及两个小女孩等人在英国合影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抓住了这次机会,联合了18省在京应试的举人,联名上万言书请愿,即著名的“公车上书”。他提出了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改良救国纲领,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政治舞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召见康有为,批准他上书奏折,筹备商量改良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可朝廷顽固势力反对激烈,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改革,仅演变成“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往国外,自称持有光绪皇帝的衣带诏,借助海外华人支持,组织保皇会,宣传开明专制。
康有为晚年在上海、杭州等地购置了房产,一度超脱世外,还遁身苏州、茅山等地,一些吟诗弄墨的旧事,并未被历史学家所著录。
康有为晚年常到苏州来,就要讲起他苏州的科举“同年”汪钟霖(1867—1933年)。汪钟霖,字岩征,号甘卿。汪钟霖曾担任清内阁中书,驻奥使馆二等参赞官,清朝灭亡后,汪钟霖进入张勋幕府,后又成为冯国璋的谘议官。在早年,汪钟霖跟随康有为参与“戊戌变法”,在康有为变法失败逃到海外后,汪钟霖则留在了国内打拼,也有了相当地位。康有为曾在书札中称:“汪甘卿钟霖,皆我同年,为倒袁同心者……”就是指汪钟霖和他志同道合,从变法到保国会,再到推翻袁世凯称帝,政治立场是一致的。康有为每次到苏州来,就先要到他这同年家里去落脚。
1918年5月,康有为偕沈曾植等四人由浙江来苏州,暂住在城内东美巷汪钟霖家中。盘桓数日后,又到常熟去,拜谒晚清帝师翁同龢墓,常熟知县还特派警察用巡船一路护送他们,回苏州后借住在盛宣怀的苏州留园寓所。
1920年,康有为到苏州,住汪钟霖家中,去了苏州寒山寺,并为寒山寺题下了“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的诗文墨宝。不久后他又来苏州,花了两天时间游历了“灵岩、支硎、石湖诸胜”,并登顶上方山,饱览了苏州山水胜景,此时的康有为已逐渐淡出官场,转而醉心于自然山水、文人诗画。
1921年,康有为准备从上海到苏州来过重阳节,另这次到苏州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他慕名想拜访苏州过云楼,结交过云楼主人顾麟士,而汪钟霖和顾麟士是好朋友,所以这个沟通桥梁任务就落到汪身上了。汪钟霖给康有为设计的方案是,等康有为重阳节到汪宅后,就请顾麟士前来汪府一起共用中餐,“谨先介绍”相互认识,午后则“趋访尊斋一谈,藉罄积怀”。汪钟霖居住在苏州东美巷,与住铁瓶巷的顾麟士仅一路之隔,两府来往十分便利。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到那天顾麟士竟以身体有恙为由,婉拒了康有为共进午餐及登门拜访的请求。
三、佚稿吐露敬仰遗憾恨恼
康有为爱慕苏州过云楼收藏,真心想和过云楼主人顾麟士交朋友,可被婉拒后感觉十分无奈。在苏州过完重阳节,临回上海之际,感叹之余,挥毫写下短诗一首,也仍托汪钟霖“敬此奉上”顾麟士,以示未能与他相见深表遗憾。诗为《怀顾君鹤逸》:“海内于今有虎头,画师樗散挹浮邱。闭门高谢人间世,聊写丹青作卧游。”
康有为诗稿原件
康有为这首赞颂顾麟士的诗,诗中“虎头”原指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字虎头,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多才,尤善绘画,被世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才绝、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浮邱”即为浮丘公,相传为周灵王时人,著有《原道歌》,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康有为对顾氏像神仙浮丘公那样清雅脱俗的生活表示羡慕,还把顾麟士比喻成顾恺之,以此来赞扬褒奖顾麟士的画坛盟主地位。
一个月后,康有为又写给顾麟士尺牍一封,内容为:“鹤逸贤兄频扰:隐居累亲、高妙饱读。藏画感何可忘,何时游沪?正盼高轩,奉赠诗集及书镜各一册,伏希察存。朔风日厉,惟珍摄。手谢,敬请大安!有为白。”
康有为尺牍原件
康有为除了写诗吹捧顾麟士,他还请顾麟士到上海去游玩。而也正是在此年,康有为在上海愚园路,由他亲自设计建造的中西合璧园林式府宅“游存庐”竣工。他大概是高兴之余产生了想请顾麟士来“游存庐”相聚的美意,又送给了顾麟士他撰写的《诗集》《书镜》两本著作。《书镜》就是大名鼎鼎的《广艺舟双楫》,这部书法专著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康有为还对顾麟士嘘寒问暖,关心他身体健康等等。
从礼节上讲,顾麟士收到康有为第一次示好诗后,应当及时回复,可是他没有按常“礼”出牌回复康有为。尤其是在这一个月后,康有为又给顾麟士写来尺牍,追问他什么时候去上海、送给他的两本书收到没有,还关心顾麟士冷暖。一般来讲,他这次一定会给康有为一个回音了,可是还是没有。
又过了两个月,到冬至前,顾麟士收到汪钟霖来信,说康有为有寄给他的“专函”,想来是夹在致汪氏的信中,汪钟霖出于好奇心,拆开一看,原来是康有为重新改写了《怀顾君鹤逸》诗。前二句照旧没变,第三句“闭门高谢人间世”改为“闭门高卧谢尘世”,第四句“聊写丹青作卧游”改为“聊写丹青当卧游”。
康有为的诗是七言绝句。这种绝句,原则上在不同句子中不可以出现重复字。他将诗第三句的第四字改为“卧”,则和第四句的第六字“卧”改重了,而这“卧”字同时出现在上下句不同位置,属于“异位重字”,这犯了诗家之大忌。康有为不但在政治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在文化界也是个大腕,他送顾麟士《诗集》也就是告诉顾氏他在诗词方面是有很高成就的。那问题来了,康有为既然是诗词学问大家,为何要将第一次写给顾麟士的“正确”的诗,第二次改写成了“错误”的诗呢?
经反复研究,结合前面顾麟士多次对康有为冷落情形,笔者逐渐找到了答案。康有为改第三句的“卧”字,让它与第四句“卧”字形成“异位重字”,看似犯了低级错误,实则是将这诗改成了类似于比“藏头诗”更隐匿的一种“藏字诗”。通过改动关键的一字,原先的“颂人诗”立马变成了“怼人诗”,这改诗藏“卧”字何意也?接近于“躺平”“困卧”之意,就是讲你顾麟士虽然已是书画界的盟主,但这是“躺平”在祖辈顾文杉过云楼收藏基业上获得的,请你来上海开阔眼界,你又不来,“困卧一隅”守着过云楼,在江南独享美誉,气魄不够宏大。
当然康有为即使受到了委屈,但内心对顾麟士还是敬佩的,所以才采用这隐晦的“藏字诗”来反击顾麟士的“不礼貌”。令人发笑的是,这“贬人诗”居然骗过了汪钟霖,他慎重地将康有为修改的诗及时转给了顾氏,还特别强调要“径复为荷”。可顾麟士应该是看懂了康有为诗中的蹊跷,当然不会听汪钟霖的,依然采取了“不便径复”来应对。
我们在过云楼也仅只找到了康有为的第一次诗稿及尺牍,但康有为这第二次修改诗稿却“不见了”,为何?我们试想,顾麟士看破了康有为文心谲诡的修改诗端倪后,这种“高级骂”他的诗稿,怎么能让它混进过云楼呢?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沈敏迪】现存最古老的《论语》纸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