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说年节 ——“年味儿”从腊月初五就开始了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5-01-15 21:04:36
标签: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说年节

——“年味儿”从腊月初五就开始了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腊月十五日癸未

          耶稣2025年1月14日

 

人皆以为“年味儿”从喝腊八粥开始。

 

其实,陕西人的年味儿,从腊月初五就开始了:腊月初五,用五种豆子熬粥,称喝五豆,也叫五豆节。

 

喝五豆粥之意,本是祭祀农神后稷即稷王,感念其“善种谷物稼穑”之功,使民得以生生不息。

 

民俗讲究喝了五豆粥,会得到稷王神明赐福,心胸宽广敦厚,厚德载物,容易纳福迎祥。

 

圣贤淳厚风俗,兴教化民,教人为人处世不可过于执拗,凡事至此尽可能稀里糊涂,像一碗五种豆子熬成的粥一样,粥熟豆烂,五豆散烂且混合,但越是如此,其粥越醇香,所以说喝粥不可执着于豆形,由此演绎出俗话:“喝了五豆粥,日子稀里糊涂。”——大概临近年节,人习惯从思想心理上,结算一年之经历得失,为生计奔忙竞争,免不了计算人事,若过于计较,则纠结刻薄,于人于己皆不利。而凡人不知恕道,容易钻牛角尖。加上即将到来的新年,为敬重起见,各种禁忌繁多,动辄误犯,甚或冒渎,人面对年节种种禁忌规矩,本来就容易紧张,唯恐弄不好因某一失误而生是非,触犯禁忌追悔莫及,多虑者甚或心底坐病等等,有了喝五豆粥这句话垫底,彼此喝粥追念神理设教,重温风俗的寓意,彼此疏导,凡事不可过于痴愚计较,这就自然践行了圣人所言“忠恕之道”。

 

还有一种说法是喝五豆粥,能免除小儿豆疹——母爱伟大无边,为了孩子,妇女是最听话的,于是礼义之教,达乎其心。

 

有喝五豆粥之风俗,陕西人似乎还认为提醒的不够,乃有吃三十馄饨之俗,等于是对喝五豆粥的强化。

 

有个现象:为什么有的家庭一到过年就吵架、起纷争乃至为琐屑小事生隙结怨?

 

窃以为平常人家,俗事纷争,荒废风俗、不知礼仪,临近过年节,需收拾平日散乱无序,不得不归于礼俗稍加整饬。奈何日常庸庸碌碌,穷斯滥矣,故每当此时,必慌乱无所依恃,一遇烦难,不知以礼明决,反任情使气,以忍让含混为败而耻,故多争怒斗狠,乃至于挑翻陈年恩怨,充斥言语。事后细思,亦多自觉毫无意义。此世间疾苦,穷窘之相。

 

陕西关中农村风俗,啦年三十早饭吃细面素馄饨,此馄饨馅儿于饺子相同,包如元宝状,故称钱串子串元宝。

 

年前蒸年馍,给全家一人做一只油馄饨。

 

两种馄饨,同一个意思:馄饨即混沌。教人处事为人,不免精明,尤不可舍混沌。转换成俗话,即该糊里糊涂就稀里糊涂,没什么坏处,凡事不要太计较,得过且过。

 

这是对圣人之“恕道”在百姓日用中的转化应用,用现代那些鸡汤体来说,就是:要包容、要啥啥。

 

我外婆一直有一个习惯:蒸年馍必然给出嫁的女儿也准备一只油馄饨。初二女儿女婿来拜年的时候,每个来拜年的女儿都有一只,而女婿、外孙等没有。我们家也沿袭了这个习惯。为什么女婿外孙们都没有?因为教人“恕道”,只适合教自家人,不应该教别人。教别人就是越礼非分了。

 

这个讲究非常高明!吃了馄饨,就像聆听圣人教人在接下来的年节里,多宽厚含容、谅情待人。

 

可惜今人多以能斗善争为荣,故去圣人恕道之教愈远。

 

2025年1月14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