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谦 徐将晓】谨识治历明时 ——从四时更迭中的时空秩序浅析中国传统新年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5-01-23 08:03:50
标签:

谨识治历明时

——从四时更迭中的时空秩序浅析中国传统新年

作者:张宇谦 徐将晓

来源:作者赐稿

 

农历新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感

 

一、历法和岁时—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

 

华夏典籍《尔雅》中有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尚书》里又说:“五纪者,岁、月、日、星辰、历数。”这些记载,犹如管中窥豹。

 

从中就可以窥探出关于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的最初信息,以及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的本质是追求什么?

 

中华传统岁时节日体系从何处萌芽产生到最终定形并且延续至今?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呢?

 

过年是为了一岁终了而单纯进行的娱乐活动吗?

 

根据典籍记载,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最初产生于轩辕黄帝时期,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历。

 

这个内在逻辑和核心思想一直贯彻和延续至今。

 

华夏先民通过仰望星空,观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等星辰的运行规律。

 

发现在每日的同一个观测时刻,北斗星斗杓(biāo)在一年之内四季更迭的寒来暑往变化之中,指向都不尽相同。

 

所以通过“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经过实际天文观测的逐渐积累形成了:“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的观象授时传统。

 

与此同时,每日月相的圆缺变化也是十分直观和容易观测的,所以通过“朔”和“望”之间的实际观测,华夏先民以一个月亮圆缺规律为一个月,同时以一个四季寒暑的轮回和以动物与植物生活生长的显明特征规律所总结而形成的物候更迭为一“年岁”,并以通过设置闰月来协调和通约天体运行的规律,形成阴阳一体的天文阴阳历法。

 

这也就是《尚书·尧典》里所记载的:“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由来。

 

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是一部最彻底的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历,以合天为本,追求密合天行。

 

先秦时期的“古六历”亦即《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颛顼历》是推步历法的雏形和起源,当时虽然各诸侯国的建正不同,但周天子在名义上依旧保持着对于颁历授时的权威,《周礼》之中有天子使太史治历明时,颁行历日于国都、诸侯。历日收藏在祖庙,至朔日(农历每月初一日),天子、诸侯,朝拜宗庙,告(gù)朔奉行的记载。《论语》中也有关于告(gù)朔之礼的描述,先师孔子爱礼为善。

 

所以《春秋》经曰:“春王正月”在于奉行天子正朔之重要性。

 

记录日月星辰,在当时被认为是天子权威的体现,而子民奉行其正朔,便是认可了天子的权威和正统合法性,所以“历法事重,不可不察。”

 

汉武帝颁行《太初历》是作为“古历和今历”的分野,比如“古六历”建正不同,所以有所谓的“三正”说,而且仅以分(春分、秋分)、至(冬至、夏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四时八节注历,而置闰又有“年终置闰”和“年中置闰”的分野,而从《太初历》开始,使用夏正建寅(所以今天农历也称作夏历),采用将农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节令和十二中气属月,完全订入历法之中,并且明确朔日定月、中气定月序、“无中气置闰”的置闰法则,并延续至今。

 

在此之后,所有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版本沿革都是天文数理的愈加精进,以求密合天行。

 

所谓:“历法疏密,验于交食”正是此理。

 

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在汉至唐采取“平气平朔”的办法。

 

而“定朔”在东汉刘洪制定的《乾象历》中已经具有较完善的历算方案提出并且逐渐经由南北朝时期随着天文观测和数学演算的逐步完备而日趋完善了,但一直停留在以“定朔法”计算月离(月亮表)的阶段。

 

与此同时“定气法”也逐渐因天文观测的愈加精密而受到天文历法学者的重视而逐渐完善起来,并且在隋朝刘焯制定的《皇极历》中首倡“定气注历”,但最终未获采纳,“定气法”也只停留在以“定气”计算日躔(太阳表)的阶段。

 

这是因为,新事物从出现到逐渐正式应用之间,尚需时日。

 

所以从“平气平朔”到“定气定朔”就是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南朝刘宋时期,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历法学者祖冲之制定的《大明甲子元历》得到颁行,这个历法版本改19年7闰的固定闰周为391年144闰,较之前者,更加精准了。

 

同时首次使用了天文学上“岁差”的概念。

 

在唐朝《戊寅元历》开始,使用“定朔法”注历,开启了“平气定朔”的新时代。

 

历日更加合天了,但因为“四连大月”而有所反复。

 

在唐李淳风制定的《麟德历》中,恢复了“定朔注历”,同时完全废除了固定置闰周期。

 

只是李淳风的历法版本不承认“岁差”,在本质上又有所退步和反复。

 

并且为了玄学因素避免“四连大月”而规定的“调朔法”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不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性的。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也不能过分苛责。

 

总之《麟德历》版本的进步意义还是很大的。

 

唐代僧一行的《大衍历》和长庆年间颁行的《宣明历》都是十分优秀的历法,同时日本亦使用唐代《宣明历》八百二十余载,一直到明末清初的所谓“贞享改历”变相使用《授时历》版本为止。

 

赵宋一朝,频繁改历,锱铢必较。主要是因为当时并存有辽和金,在宋辽(金)之间,谁颁行的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版本的准确性更高,在当时来说,就是谁更具有【合法性和正统性】的体现,所以促成了天文历法之学的激烈竞争和迭代。

 

从实践来说,赵宋更胜一筹,在南宋时期颁行的《统天历》版本中规定一个岁实(回归年)数据为365.2425日,这个精确的数据被元代郭若思(守敬)太史公制定的《授时历》所继承和发扬。

 

《授时历》是一部集大成的优秀历法,废除了唯心主义的“调朔法”使得中华传统历法的历日彻底做到了密合天行,废除了不合时宜的“上元积年”算法,简化和精确了历算法则等。

 

关于“定气注历”前边已经提到,在隋朝时刘焯的《皇极历》版本就极力主张,但是因为“定气注历”,因为天体运行本身的不规律性质和个别年份出现的“摄动”现象,会出现在极个别的年份使得除【冬至十一月中】之外的其它十一个中气,极个别的出现“不归月”现象,而使得“定月序”出现“不必要的争论”以及玄学唯心主义上保守势力的反对而一直无法确定,这也导致了《皇极历》的无法获准颁行。

 

后来,在明末崇祯年间修历,《崇祯历书》完成之前,一直采取折中的办法处理,也就是利用“定气算法”计算日躔(太阳表)使得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天象预报尽可能的密合天行,而以“平气法”注历。

 

在明末崇祯修历时,虽然翻译和参考了当时西方的第谷体系的一些天文算法,使得历算的精确性有所增加,但最终确定使用“定气定朔”注历是为了【密合天行】。

 

同时也是完全符合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以合天为本,阴阳一体的核心道统的。

 

为了“定气注历”的最终实现,特别规定了“定冬至法”,这在今天的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中被严格的继承。

 

所以,今天的农历国家标准,也是符合传统历法核心道统的。

 

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今官称农历又称夏历)“定气定朔”作为最彻底的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历,是作为中华传统岁时和节日文化的基础和依归存在的。

 

所以,【过年】的本质,就是奉行中华民族自身所千年承续并延续至今的天文历法和天时话语体系,追溯从炎黄时代开始一直连续不绝的血脉和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在此,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在此。

 

所以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基础文化之一!

 

二、九夏风俗各异—南北同此新年

 

中华国土幅员辽阔,各地物产丰饶且各具特色。

 

东西南北的广袤国土之间,各地民俗和民风均存在较多地域文化特征和较明显的差异性,故有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

 

同时,每个地方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亦是诸夏九州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之一,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个有机的组成分子。

 

如果用食俗举例,北方在中华传统新年(农历新年今官称春节)期间,普遍流行吃饺子,有所谓“更岁交子”之俗。

 

此俗由来已久,普遍有“子夜饭”的习俗,谓之:“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说。岁除守岁,从旧年迎接新年,一直是传统民俗中的重要核心内容。

 

今虽然已经逐渐淡化了,但基础内核还是保留在民俗文化之中的。

 

同时,南方很多地区又流行汤圆、粽子等食俗。

 

这些各具特色的风俗文化,都是中华传统岁时和民俗文化中的瑰宝,所以没有谁更正统,谁的习俗更传统之类的可比性。因为同属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所以万变不离其宗旨。

 

究其根源,不同的习俗在于南方和北方的物产各有不同,气候亦相差迥异。

 

所以产生了很多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而采取的合乎当地风土人情和实际情况的民风民俗,这些地域文化往往都扎根于本乡本土的代代传承并适用于当地的客观历史条件,有些在延续和发展,有些在逐渐消亡。

 

但是究其本质,不分南北东西,中华境内以及所有海外的华人,共同度过的都是同一个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夏历)的新年亦即中华民族奉行的传统新年。

 

同时,因为中华文明之于东亚,在王朝时代时,一直长期都处于绝对强势的领先地位。

 

所以在东亚诸多国家,如朝鲜半岛(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越南和日本等,都曾经奉【中华正朔】为正统,奉行中华传统历法和岁时节日体系。

 

既然是奉行使用中华传统历法,故自然过的就是中国传统新年无疑。

 

哪怕今天世界诸邦国早已是平等相待了,但历史所产生的实际事实是需要正视的,甚至于是绝对“不容狡辩”的。

 

中华民族的人民群众自然欢迎世界各国的人民群众共同庆贺中华传统新年。

 

但是绝对不能将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今官称农历)和传统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今官称春节)“拱手让人”。

 

同时,中华是一个以汉文化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各少数民族有很多同样庆祝中华传统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今官称春节),这是因为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今官称农历)在王朝时代是作为帝王的正朔颁行天下的,所以有奉正朔的传统。

 

因此,中华各少数民族,同庆中华传统新年,是中华文明一体多元的有机体现。

 

如果说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只手,那么汉文化是手掌,各少数民族文化是手指。

 

只有手掌和手指相互配合,才能纂成拳头。

 

同时,手掌是主体是基础,而手指又是和手掌连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所谓“十指连心”。

 

中华民族共同体只有真正的团结起来,筑牢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密不可分的整体意识,才能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以,中华南北的汉人,请放弃南北地域的无谓之争,而中华各少数民族的人民群众,也应该承认包括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农历)和传统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以及清明、端午、中秋等岁时节日是汉文明创造并同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宝贵财富!

 

至于中华很多少数民族有使用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今官称农历)所计算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财富之一,也是值得尊重和珍视的。

 

三、物候更迭—小节缤纷—系列过年习俗

 

星移斗转,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丑位之时,便是中华传统历法(农历)的十二月了。十二月俗称腊月,一岁将尽而到岁除之日便一岁终了了。

 

过年的准备,一般从腊八节开始。今天的腊八节融合了传统的腊日和腊祭风俗,一般作为准备过年的起点。熬过腊八粥,北方地区还要泡“腊八蒜”,有条件的话可以祭祖拜贺,存腊祭之风俗。

 

关于祭灶节,有十二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等不同的习俗,这涉及到南北风俗和不同时代的习俗流变,但只有“活着”的,存在于民间扎根于民俗的习俗和文化,才是可以复兴的。所以关于祭灶的仪式感,是应该珍视的。

 

在城市化的今天,举行一个“小型的祭灶仪式”更是弥足珍贵的过年点滴。所谓的“年味儿”,应该就是在这些小仪式中有所体现的。

 

岁除,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在十二月晦日(如果闰十二月就在闰十二月晦日),所以又称作【大晦日】、【除夕日】等,所谓【晦日】指农历中一个月的最后一天,自然一年的最后一天便称作【大晦日】了。

 

农历每年的大小月依据【朔日】来天文计算决定,所以农历十二月大或者小,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而除夕,每年都有。

 

除夕,是一个阖家团圆的盛大传统节日,主要内容是敬天法祖。

 

在很多还保留祠堂的地区,这一天是一次盛大的祭祀日。

 

如果没有祠堂,也一般会有神主甚至族谱等用以祭祖敬天。

 

中华文明中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核心内核是什么?

 

便是敬天法祖,祈求子孙繁盛,族群昌隆,中华永安。

 

中华传统节日,都有明确的天象指引,或日月合璧(季节和月相)一起考虑,如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亦即农历新年今官称春节)如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日)、如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或节气定节日,如农历清明三月节当日的清明节、如农历冬至十一月中当日的冬至节。

 

这些都是慎终追远,敬天法祖的体现。

 

中华文明是重视传承的民族文化,千年承载,上溯炎黄始祖。

 

所以,中华民族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亦即农历新年今官称春节)是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夏历)新年新岁的首日,所以是一岁之始,谓之【岁首】。元者:“岁、月、日”之起点开端也。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这天,拜贺新年,共庆新岁,这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每个人的虚岁都长了一岁。

 

所以从岁除(农历十二月或闰十二月晦日亦即大月为三十日或小月为二十九日)到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岁首新年亦即今官称之春节)又有【辞旧岁,贺新年】之说。

 

宋代王安石《元日》诗词就是描写农历正月初一日亦即农历新年盛况的经典文学作品。

 

农历正月初五日是传统上店铺开业,迎财神的日子。

 

农历正月初七日是【人日】又称【人庆节】或【人胜节】是传说中女娲造人的日子,是日民俗中是每个人的【生日】,有煮七草粥或者七宝羹和剪纸【戴人胜】等民俗文化。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正月别称元月,宵是夜晚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年的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

 

元宵节是灯节,也称上元灯节、上元节、上元夜等。

 

此日重灯,有天官赐福的民俗。宋代有词《青玉案·元夕》等就是描写元宵节欢乐场景的。

 

过完元宵节,一般认为庆祝中华传统新年(今官称春节)的系列仪式才算结束。

 

四、民国废历—过年惨遭浩劫

 

满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八月十九日癸丑亦即公元1911年10月10号,湖北武昌首义,中华民族的历史开始一个崭新的纪元。

 

当时武昌首义的先辈开始使用“黄帝纪元”给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纪年,在公元1911年10月11号发布的“告文”内落款写明:“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八月二十日示”,传统中华历法得到延续。

 

满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十月乙未朔亦即公元1911年11月21号,满清朝廷钦天监按惯例颁行所谓的“大清宣统四年岁次壬子时宪书”延续颁历授时的传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时代的最后一次“颁历授时”行为。

 

当时,因颁历授时之所需,历样早就由钦天监发往各省。

 

所以在湖北民间依据此历样,改作纪年而成《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一十年岁次壬子时宪书》一册,在当时的光复各省通行。

 

此本历日今尚有实物存世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为历史之见证。

 

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丙子亦即公元1912年1月1号,孙文(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且宣布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是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这是中国正式改用公历(格里高利历)的起点,也是【元旦】这个传统名称,从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农历)的正月初一日变成指公历1月1号的起点。

 

当时因传统中华历法已经沿用千年,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所以一时难以完全废除。于是在南京临时政府颁行的“内务部编制历书令”中明确:“一、新旧两历并存;二新历附星期,旧历附节气;”

 

满清宣统三年辛亥十二月二十五日戊午亦即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2月12号,满清隆裕皇太后以满清皇帝名义发布《清帝退位诏书》宣布“接受优待条件”;“赞成共和国体”;“大清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仍以满、汉、蒙、回、藏之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特命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中华民国肇建,南北名义统一。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春,新成立的教育部中央观象台接收原满清钦天监衙门,遣散原有人员。同时并接收观象台和算学馆,时中央观象台设在原钦天监观象台内,职掌颁行《中华民国历书》的职权。

 

并铸:“教育部中央观象台颁发历书之印”一方,印文为九叠篆书。正式代表新成立的中华民国颁行官方历书。

 

《中华民国历书》颁行之后,中华民国依据《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派遣特使每年向逊清小朝廷颁赐《中华民国历书》,以彰显治权之更迭,正朔之所系。而逊清小朝廷因为失去传统钦天监的支持,只能以当时民间所出之通书,购买之后,改作所谓“宣统纪年”在内廷通行。

 

值得注意的事是,民间通书以原钦天监民历为基础,加注公历对照。而逊清小朝廷并没有专门供传统王朝时代皇帝使用的《御用历日》。

 

所以,由此观之,逊清小朝廷,已经完全失去了“合法性”,纯属苟延残喘。

 

《中华民国历书》之内,称公历为“新历”,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农历)为“旧历”,依旧是所谓的“新旧两历”并存,但“旧历新年”(今官称春节)的农历正月初一日此时已经失去官方新年、法定新年、法定节日的地位,在过“旧历年”时,已不再放假。

 

当时中华民国官府极力推行公历,在公历新年时大张旗鼓的庆贺和举行名目繁多的游艺活动,但是民间人士并不因此买账。

 

不论城市中从事各种工商行业和市民各界群体还是身处乡村的普通农民,都仍然依据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农历)过日子,庆贺所谓的“旧历新年”和各种传统节日。

 

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官家历法新年”和“民间历法新年”的严重分野。

 

一时舆论汹汹,民意反弹颇有“二元分化”之风。时民间常讥讽曰:“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①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中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大总统袁世凯颁行法令,宣布:“中国传统节日,我国民相沿日久,应予尊重之意,定旧历元旦为“春节”;端午节为“夏节”;中秋节为“秋节”;冬至节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

 

此项规定,明载于当时每年颁发的《中华民国历书》中。这就是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今官称农历)正月初一日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元旦】,首次被称作“春节”的开始。

 

但因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倒行逆施,在当了八十三天所谓的“皇帝”之后,耻辱的死去了。

 

黎元洪续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原由袁世凯所定的一些制度,因历史原因,并未很好的得到执行。

 

其中,便有所谓“春节”放假的规定。

 

根据舒庆春先生(笔名老舍)在其《我的母亲》一文中所记述,其人时任北京小学教员,在所谓“旧历年关”除夕,请假回到家中看望母亲,而其母亲得知在“旧历年关”中学校并不放假的信息,失望之中又有对其儿子的爱与希冀。可知,当时很多领域在“旧历年关”并不放假休息!

 

后来,因为中华民国北洋时代直系、皖系、奉系之间的交替混乱,关于传统新年正月初一日的假期,时有时无,十分混乱。

 

但是,当时的一般民众,多认同传统新年正月初一日是“真正的过新年”。

 

中华民国十三年亦即公元1924年,农历甲子年春正月甲寅朔巳初二刻五分(北京地方平时09:35此为当时历史颁行《中华民国十三年历书》实历,今北京时间(东八区标准时)应为09:49)交立春正月节,这本来是十分难得的“岁交春”。这里岁指岁首正月朔日亦即正月初一日,春指立春正月节。

 

但是,就在这一年,因为受到日本完全废除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的影响,当时的教育部中央观象台在颁行《中华民国十四年历书》时,取消了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历谱信息对照,只保留了“朔、望、弦”和“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信息,标注在公历上,而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一直延续千年的“干支纪日”虽然也被保留了,但标注于公历之下了。

 

这个做法,当时遭到了很大的非议,主张全盘西化派的人欣喜不已,弹冠相庆,而主张中国应该保留自己的优秀核心文化的人则忧心忡忡,发表呼吁保留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的言论。

 

一时间,教育部中央观象台可谓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了。

 

中华民国十七年亦即公元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主政北京,强令教育部中央观象台颁行《中华民国十七年历书》时,恢复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附注,同时以补发所欠薪资相要挟,强逼中央观象台发行保留传统农历历法择吉历注的《中华民国通俗历书》,以利民用。因为当时民间普遍欢迎这种历书。

 

但是,这好似是北洋当局的“回光返照”,而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终将经历一次十分恐怖的浩劫与噩梦。

 

中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伴随着所谓的“北伐胜利”和“东北易帜”,以蒋介石为首的所谓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

 

南京当局成立了所谓的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并且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天文台亦即今天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负责编撰和颁行所谓中华民国的官方历书《国民历》,这本官方历书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完全废除了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存在,并且南京当局强令贬斥中华传统历法为所谓的【废历】亦即已经废除,禁止使用的历法。

 

当时甚至想要废除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中:“朔、望、弦”的标注和“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标注,因为通过农历的“朔望弦”信息和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明白中华传统历法基本原理的人来说,是可以很方便的推算出中华传统历法的信息的。

 

所以为了废除中华历法,最初《国民历》并不想给出这些信息。

 

但是因为渔业和农业的严重依赖,以及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中的“干支纪日”千年连续不断,对于我国历史记载的意义十分重大。

 

所以,最后《国民历》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仅作为“天象”名义,标注:“朔、望、弦、节气”于公历日期之下,而又保留了“干支纪日”标注在公历之下。

 

同时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和其所承载的全部节日,则严令要求一律废除!

 

当时的作法是,仿照日本例子,禁止过传统新年正月初一日,并且对于民间“过年”的行为,称作“过废历新年”,并给予【严厉打击】!

 

严格查禁民间登载传统中华历法的通书产品,一经查获,给予没收、罚款、销毁,情节“严重”的,则有【牢狱之灾】。

 

严禁民间“过废历新年”,强令商户在传统新年期间开业,上海甚至因官方没收传统新年期间的“福字”、“门对”、“爆竹”等引发了激烈的冲突。

 

当时长沙还专门发行过报纸名叫《打倒正月初一专号》,上边说:“正月初一,是旧历的灵魂,擒贼先擒王,要废除中华历法,非打倒正月初一不可,云云。”

 

南京当局又强令商业组织改变传统的“记账和结账日期”,亦即以农历记账和在“三节”亦即农历年关(农历岁末到新年之前)、端午、中秋结账的传统,以及明确用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所有商业契约和文书,失去一切法律效力。

 

这迫使传统工商业最终无可奈何的放弃了中华传统历法,使得中华历法的实用性进一步被压缩到了广大的乡村地区。

 

而当时为了保护中华传统历法,民间偷摸印制一种叫《农历通书》的历书,这也是农历作为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称呼的开端。

 

与此同时,端午节被改在公历5月5号称作“重五”,上巳节被改在公历3月3号称作“契辰”,中秋节则被改在了公历9月的望日(不一定是农历八月十五日),孔子诞辰纪念日则改在了公历的8月27号,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在南京当局的严令之下,尽废。

 

与此相对比,中国共产党人在苏区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于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态度是,尊重民意。对于传统过年和传统民俗节日,应与尊重。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形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爱国民族统一战线】,苏区改为边区,开始了第二次的国共合作。

 

东北全境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日伪建立了以傀儡爱新觉罗·溥仪为首的所谓“满洲国”,史称“伪满时期”。

 

伪满以所谓“时宪书”名义,发行标注有公历和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历书,但使用伪“大同”和“康德”的伪“年号”。

 

并且伪满当局出于收拢“民心”之需要,表示尊重传统节日,伪“时宪书”甚至为了收拢“民心”恢复了中华传统农历历法中的择吉历注相关内容的标注。

 

日伪的伪华北当局,也为了收拢“民心”的需要,恢复了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在历书中的登载,并且恢复了中华传统农历历法的择吉历注相关内容的登载,用意必然是“收买民心”之需要。

 

而当时蒋介石重庆当局,并没有在《国民历》中恢复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

 

只是鉴于现实需要,不再严厉禁止民间“过废历新年”,但依旧不予官方认可和放假。

 

边区则依旧采取尊重中华传统农历历法的态度,庆贺传统历法新年和传统节日。顺应了民意,也巩固了基础。

 

公元1949年10月1号亦即农历己丑年八月乙卯朔初十日甲子,经过了艰苦卓绝的三年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伊始就明确庆贺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当时官称夏历正月初一日,中国传统新年,正式确定官称为【春节】。法定放假,举国同庆。

 

这是延续历史和顺应民意的优秀作法,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五、尾声

 

现在中华传统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今官称春节)已经纳入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大好事。

 

但是与此同时,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历法本身还没有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是一件十分遗憾和可惜的事情。

 

所以,在此还是希冀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夏历)历法,可以早日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同时,希冀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历法,可以免受恶意攻击和歪曲。

 

在今天,特别是在某些网络平台上,有某些人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在各种不切实际的歪曲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常识用法。

 

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将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进行“阴阳割裂”的歪曲和抹黑行径,臆造各种“上古历法”等哗众取宠作法,实在令人无比遗憾和深感痛心!

 

同时,希冀中秋节可以早日申请和纳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秋节在东亚的影响力,还是十分巨大的。

 

作为中华传统岁时节日中的重要传统节日和中国法定节日,是值得纳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东亚地区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的。

 

中华传统阴阳天文历法亦即农历(夏历)历法传承数千载,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岁时文化的基础内核,值得正确使用、承续和保护!

 

天运岁次阏逢执徐律应黄钟月建修辜己亥朔後辛亥日草拟己未日南至定稿

 

治历学畴人张宇谦、治历学畴人徐将晓谨识

 

注释:

 

①“阴阳合历”指当时将公历(属于太阳历性质)和农历(属于阴阳合历性质,但民间误称为“阴历”)印制在一起的对照历书/通书产品。时民间俗称这种历书为“阴阳合历通书”。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