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习俗与禁忌 ——春联的讲究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5-02-09 14:29:46
标签: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习俗与禁忌

——春联的讲究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腊月十七日乙酉

          耶稣2025年1月16日

 

【一】

 

春联是镇物。

 

何为镇物?即据某物之性用以镇压祛除邪祟者。

 

中国传统年俗从装饰门户开始,即给门户装饰镇物。门户之饰诸如门神、春联、灯笼等。春联即桃符之演变,门户粘贴大红春联,驱邪迎祥。有更讲究者,门后贴小幅年画《钟馗》,就更有镇物的寓意了。

 

清《燕京岁时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月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祀之后而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历来有关春联的规矩与使用禁忌,其言详尽,不可复加。

 

我曾经写过四句话,今增益并详述之。

 

一、一定要用手书写,不用印刷品。手写出自活人,即便字写得再不好,也活气盎然洋溢。而印刷品死板,无疑死气。书写用红纸黑墨为正,用金墨则奢且僭。况红黑皆属阳,秦汉正色。

 

二、讲究联语,最好自撰联寓或委托别人代撰、获请人代为选择,既语义吉祥又文词工稳、高雅隽永,不能只图空洞吉祥,言语粗俗陈旧。格卑字冗,则轻率不敬;大话贪妄,则所祈非分,如此神明不听不应。故应撰写符合自家身份又抒发心志、挥扬胸中意气的春联,不要空泛无用的吉祥话。

 

三、求人写春联,当备薄仪谢之,不可白让人辛劳,使书家沦为免费力役,侵损斯文,损伤天机,不惟不吉,乃至获殃。讲究礼数周全,人情殷殷。

 

四、贴春联,须敬谨,所谓“从古诗惟天籁好,万般事让少年为。”让家中青少年为之,盖青少年阳气壮。长辈一旁指点、照看。过程应庄重认真、不随意。

 

需要补充的,有关春联纸的选择,往年恐怕扫众人兴,从未说起,今年尚早,不妨略述之——古人云:“不以独见而违众”,其实也不是什么独见,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常识而已。

 

近年见市场所流行名“龙凤呈祥”图案春联纸,其龙凤图案不能用于春联,原因是龙凤各不在其正位,恐犯“地天否”之卦象:“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或扣其详,对曰:你选择没有龙凤图案的就好。

 

 

 

吾乡风俗,从前春联都是自己家能写的写,不能写的请人写,或到集市上请摆摊写春联的人写,付一点钱,买一幅,没听说有买印刷品的。

 

从前,每到春节,便有好事之人骑车结伴串村子,看谁家的春联写得好。见好的,品评一番,抄录下来。正在欣赏春联,若遇主人开门,听到赞扬其春联好,主人一定盛情邀至家中小坐,喝杯茶。好春联,就这样传播开来。这种好事者,又如上古之人,摇木铎采诗,是很让人想起来就神往的。

 

今天已无此风,亦无此好事之人。能自己写春联的人已经很少了,能写得好、写得绝妙的,几乎泯绝了。凑合着贴个红对子,看不看词句都不一定。文化的断裂,消亡就在这日常之中。谁也不重视。

 

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相互攀比,讲究不买印刷品,自己能请当地名家写的春联,便觉有面子。我觉得这很好,应该鼓励。

 

 

 

上周应市关工委邀请,给寒假期间的4四十多位小学生讲年节礼俗。给小孩子讲座,比给成年人讲座难。所以,想起叶嘉莹先生说的:这喜欢给幼童讲古诗词。于是选择了三首古诗,两首竹枝词。

 

这批小学生中有近一半的人会写毛笔字,这很了不起!我鼓励他们给自家和邻居写春联。

 

很希望写春联能有更多的小孩子参与,小孩子写的春联,未必不如大人,现在将书法艺术化过度推崇,是一种书道变异,有些不正常。那些家中孩子学写毛笔字的,最好能在春节为亲友邻居写写春联,对孩子写大字是个锻炼。从前人家有能写大字的孩子,多乐意为人书春联。家境贫寒的少年学子还会利用春节前,到街市摆摊书写春联,能获得一些润笔,贴补家用,积攒学资。

 

苏州不愧江南文雅,有美俗沿袭——旧时苏州,年前街头有不少摆摊书写春联的,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现象:小孩子写的春联卖得比老先生贵!而老先生们却乐意看小孩子的春联卖得比自己贵。清人周宗泰有一首竹枝词《春联》——

 

学术儿童弄笔勤,春联副副卖斯文。

 

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群鹅笼右军。

 

——人们认为儿童写的春联,更富有春气,能给一年带来阳气和好运。所以,以至于儿童写的春联,尽管字可能不如老先生们成熟工稳,但卖的价格却是成人的数倍!

 

还要深入理解一层,应该看到苏州的淳善之风:人们愿意通过支付写春联之润笔,酬劳贫寒人家读书子弟,让读书人挣一点微薄的酬劳,挣得还不失体面,得财有道,而不是单纯的施舍给予,单向施舍给予,弄不好会伤读书学子的面子,会让许多学子不愿意要,因为弄不好会有施舍或食嗟来之米之嫌,况且即便是施舍,也非一般平常人家所愿意承担,而支付写春联酬劳,则人人平易,乐于为之。这是一种保全各方体面的做法,利己利人,尤能为苏州涵养斯文,所以,古代江南文风盛、科举强就更好理解了。

 

支付撰联、写字者微财以酬其劳,正是利己利他,自自然然涵养天机,圣贤所予,葆养天下万古不易的最珍贵价值。

 

 

 

【二】

 

日前看到一条短视频:一位相貌端庄、衣着整洁的先生胸前挂着他写作获奖的奖牌,在街头鬻字为人写春联,对此,有人见而讥笑,有人观二嘲讽——“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忍不住也表发了评论。

 

“仁者,其言也認。”——你见他这个样子,买不买随你,不买也就罢了。他又没犯法,不偷不抢的,何必讥嘲!考诸为人之道,见其窘,当矜之,不当幸之。

 

 

 

其实,他不得已挂出奖牌标榜,示意招揽,打的正是你的脸一一因为你不会看字、不会辨别判断即不知好歹啊!所以,他给你亮个奖牌,如同给盲人铺条盲道,给愚人开方便之门,你不点赞他反而笑他,真真地不仁且愚甚也。如果说丢人,不是他丢人,而是大家丢了人。再说,现在书画买卖、拍卖会上,不都这样标榜吗?

 

假如天下人见此情景,都明里暗里笑他,则他还打了天下的脸:谁让天下斯文沦落至此?打翻在地再踩上一万只脚还遭群讥众嘲……

 

何谓矜之?孟兹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即收起并克制你面对他、内心与他相比较油然而生的优越感、庆幸心和骄气傲态。他可能读书不比你多,字也未必写得多好,但他的行为却没你所见那么简单浅薄,连他也不知道,这种现象中自有天机,而你若仁心未尽泯,则当以微钱换其劳,如此,你就是利己利他中自自然然涵养天机,反之,则伤害天机。天机者何?生生不息也。

 

做到仁心不泯并不难:你吃完大餐,满腹美食打着酒嗝儿,瞅见路边脚下贫困人蹲在马路牙子上吃便宜快餐,别一脚踢掉他的快餐盒,这就是仁心未泯。若能经过他,再有意克制一下自己酒足饭饱后的得意惬意,就更是了。

 

苟且成功的,不要鄙视苟且未成的。倒卖能源军火各种赚大钱的,不欺灭走街串巷负贩者,这就是生机。

 

何谓“幸之”?都是做贼,没被捉住没挨打的,嘲笑被捉挨打的,此谓之幸。

 

有人问:你写字也挂个牌牌,妥否?答:我成天干这事儿啊!到处讲座做秀,人家拼命夸我,我也头顶许多头衔,这就是啊!

 

再说,自古以来,谁不是胸前挂牌卖呢?慈禧太后生前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死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也是胸前挂牌牌。

 

2025年1月16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