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石林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当今秦腔名角儿为什么一提安万就暴跳如雷?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正月十一日戊申
耶稣2025年2月8日
秦腔界一位领导专家对我说:我之前不了解安万剧团,没看过,还是看你介绍,心想他一个甘肃会宁民营剧团能弄个啥!结果一看,感觉确实好,这安万剧团有高人。
其实安万就是高人。安万可不像你们轻视的那么简单。
但许多人仍然不乐意你说安万是个高人,不遗余力地找安万的各种毛病,以至于谁肯定安万他们都不允许。
所以说审美非小事,人在审美上的分歧,弄不好会出人命,这话不夸张。尤其是不怀良心、抱良知,而固执己见,以改正自己前见为耻者。
由此可见,纪晓岚笔下城隍所言不妄:“误而即觉,是谓聪明;觉而不回护,是谓正直。”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不断修正自己,道中庸,就是不断地寻找调整以期能允执厥中。小到看戏,大到治天下,哪里用得着半部《论语》,半句就足够:“过则毋惮改。”
安万的戏分量给得足,宁可让观众吃剩下,也不让凑合没吃饱。
说实话,我几十年是不太喜欢秦腔的,当然也不厌恶,但不看秦腔一点也不遗憾,总之不像现在这么喜欢秦腔,以前的戏总觉得缺点什么,现在明白了,缺的是安万给的东西。
现在想想,几十年来,秦腔对标的不是前人、不是本土,也不是秦腔的精神魂魄,而是放弃秦腔宏伟巨大之本,向北学京戏的玩味,向东学其他剧种的轻纤灵敏,所以,秦腔以大媚小,渐渐失魂落魄,萎缩濒死。
许多剧团把秦腔的慷慨激昂,唱得倚红偎翠,还讨好不了人。
安万的出现,让许多人懵了,眼冒金星,根本找不到坐标。我理解当今秦腔名角儿为什么一提安万就暴跳如雷,这就是异质排斥。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
《黄河阵》“三霄破戒”这场戏,中间十多分钟,舞台上几乎没有台词和唱腔,全靠演员的身段步伐、手势动作,而音乐配合烘托,反而使得观众不得不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一秒而有失完美。
这场戏能说明太多问题了。
专门与别的能演这出戏的剧团的版本做对比,结果是别的剧团显然松、慢,显得戏凉,不抓人。
看到安万前些年反串青衣唱《铡美案》秦香莲,安万太会唱戏了。秦腔男唱女角很难,但他处理得好:虽是花脸声形,但青衣神完韵足,唱戏像说话一样从容,气口节奏、换力攒劲极其节省,劲头气力都用在恰到好处。学戏的,把安万这一句学会了,就了不起了。唱戏用嗓子劲头力气,就像过日子花钱,会花钱的,以少钱而购多物,时有积攒,日见丰饶;不会花钱的,费多钱而换物少,日益穷迫,乃至不继。
见黑粉攻击安万剧团的反串,那词气,似乎秦腔要因反串而亡了,动不动就是谁又糟蹋了戏曲了。看他们激愤贞烈的样子,是要为秦腔殉葬的架势。摸摸你的良心说,你那么高洁不苟地维护秦腔,一年能买票看几场所谓正经戏?
从前的人对自己不懂的事,不敢轻易提问,怕露怯。实在想知道,便虚心求教,或耐心等待答案出现。现在的血外行,越不懂越爱发言,他不是求教,而是质疑——你不觉得当今外行质疑起内行来,个个都血脉贲张、升子比斗硬?评论区一个血外行随便问一句外行话,能引来无数热心人无尝讲解。问题是,你永远无法让一个志在质疑而非真心求教的血外行接受知识和道理。
2025年2月7日整理
责任编辑:近复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