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公一介先生98诞辰追思纪念

栏目:纪念追思
发布时间:2025-02-15 11:04:58
标签:

汤公一介先生98诞辰追思纪念

来源:“三智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正月十五日壬子

          耶稣2025年2月12日

 

 

 

今天,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也正值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儒藏》工程首席专家,三智书院创院院长、永远名誉院长汤一介先生98周年诞辰,神墨教育集团总校长、新三智集团联合创始人李绵军,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理事长、新三智集团联合创始人赵国栋,北京三智文化书院执行院长、新三智书院院长、新三智集团联合创始人曙中,北京三智文化书院副院长赵弘,三圆智慧系统研究院院长李绵洪,三智文化科技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新羽,新三智书院秘书长刘阳,三智书院理事长高斌,三智书院和新三智书院的工作人员等三十余人前往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祭拜汤一介和乐黛云先生,表达深切的哀思与怀念之情。

 

 

 

高斌理事长主持了本次祭拜活动。他追忆了汤一介先生在过去十多年反复表述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哲学思想,先生思想具有前瞻性,并指出,先生的思想为三智思想体系建设打下了非常牢靠的基础,也为他倡导的三智论坛、发展共学的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导,更为我们将张载的关学思想、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等千年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建立体系,更为我们倡导的智慧、智能、智业的“新三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赵国栋院长诵读了“汤公一介先生、乐黛云先生祭文”,表达对两位先生的怀念之情。

 

汤公一介先生、乐黛云先生祭文

 

告汤一介先生、乐黛云先生:

 

后学蒙乐先生教诲,忝列汤公门墙。今值汤公九秩又八诞辰,感怀先师遗风;乐黛云先生仙逝半年有余,追思愈深。虽生命无常,然学问永继,桃李天下,星火燎原。心怀万千,谨以拙笔,敬献祭文,以表追思。

 

先生高风,融中西印文明之精粹;先生矢志,承五千年文脉之传承。乐黛云先生,学贯寰宇,文采斐然;汤公一介先生,道通天人,思接古今。两位先生携手,共筑学术之巅峰;双星辉映,长照后学之征途。

 

弟子不才,承先生遗志,今有二事,告于先生:

 

其一,新三智,曰智慧,曰智能,曰智业。“一”者无所不知,曰智;“丨”者明体达用,曰慧。隐乎“0”“1”,显诸万物,曰智能;“一”“丨”“0”“1”藏诸用,曰智业。其二者,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内诚于心者,外成于事也。故日新之谓盛德,富有之谓大业。其一者,道也、合也、元也、初也、太也、极也。有对联称道:儒学佛学道学千年论衡中国梦,智慧智能智业万里构建共同体。

 

其二,家庭顾问,成长心道。神墨之盛事,新三智之宏图。夫观中国,小康既成,衣食无忧,然人心未安,抑郁频生。心理学虽盛,宗教虽广,各有所限,难解众忧。须认知之高,心量之广,服务千万,方能成事。家庭之需,成长之续,团队共进,方得始终。故扣其道,遵三合一;扣其法,曰情景教育;扣其术,含诸心理学派;扣其技,融人工智能;扣其器,是传道之人;扣其用,则万家幸福。

 

再拜先生之时,参与家庭之数逾千矣。此二事成之,再读先生之论,颇有新意。天人合一,横渠正蒙,立儒之大家气象;知行合一,阳明传习,实是觉民行道开端;情景合一,汤公重之,乃文化科技融合之根本,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根基。

 

新三智诸贤,以家庭顾问为业,以成长心道为文,助万家和谐,促社会共融。此乃新三智对先生思想之践行,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弘扬。

 

今值汤公诞辰,追思愈切;愿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志,后学不忘。唯愿先生护佑,助众弟子前行。

 

后学赵国栋,并诸同仁

2025年2月12日

 

 

 

曙中院长回顾了自己与汤一介先生的链接过程。他讲到,汤先生强调要融合中西印文化,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将科学和文化融合落地,借助科学的手段强化文化的内容和意义,让传统文化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利益他人。文化是心性,科技是系统,我们一直在探索的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的抓手就是心性提升、系统建构、内圣外王。汤先生提出的情景合一是对传统文化的落地指南,也是构建中华文化元宇宙的思想指引。家庭是最好的情景合一的场所,我们要用情景合一的思想重建新时代的新家庭,培养家庭智慧顾问。

 

 

 

李绵军总校长谈到,神墨教育集团和三智书院合作开展新三智的事业,落脚到培养家庭智慧顾问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事业的时候做到情景合一,这也是对汤先生思想的落地应用。

 

 

 

赵弘副院长向两位先生汇报了三智书院近期的工作内容。三智书院在汤一介先生精神的指引下,朝着“新文化·新科技·新书院”的方向,继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三智即将开展的家庭智慧顾问相关工作能够在解决家庭问题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落地。

 

 

 

一行人手持鲜花,以表追思,肃立墓前一同诵读了“汤公三代论学碑”,追忆汤霖先生、汤用彤先生和汤一介先生一家三代的治学态度和文化品格。

 

 

 

大家在汤先生和乐先生墓前鞠躬献鲜花,以表对两位先生的浓浓敬意以及深切怀念。

 

 

 

值此汤公一介先生诞辰98周年之际,我们通过墓前追思祭拜活动,来表达我们对汤先生和乐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仰。两位先生的学术精神一直指引着我们的前行。三智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继续秉承汤一介和先生的思想,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培养更多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汤公三代论学碑碑文

 

 

 

汤一介先生湖北黄梅人氏,祖父颐园老人汤霖先生,父汤用彤先生字锡予。三代学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其论人论学之语足以为后世法则,故铭刻于此以志不忘。

 

汤霖先生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固吾人立身行己之大要也,勿戚戚于功名,勿孜孜于逸乐。

 

汤用彤先生  探求真理必须从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与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中求得,所以要昌明国故融会新知。

 

汤一介先生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不同文明之间可以通过对话交流实现共存共荣,实现一个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局面,中国文化主张真善美,主张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中国文化所讲的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就是一个人类非常和谐与美好的社会。确立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使中国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返本开新中会通中西古今之学,重新燃起思想火焰,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家的责任。我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因为我爱我的祖国,就必须爱我的祖国的文化。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珍惜自己文化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弟子及家人敬立

公元二零一五年二月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