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家网儒家网创办于二〇〇八年,以承续儒家文明、推动中华复兴为己任,坚持儒家立场、民间身份、公益性质,以“立场明、水准高、信息新”为工作标准,重点发布当代儒家的最新思想学术成果、社会热点评论及民间社会实践信息,努力打通学术与社会之间的隔阂。编发《儒家邮报》(电子),主持出版儒生系列图书,组织、支持开展各种思想文化活动。 |
儒家网2024年度十大好书(大众普及类)揭晓
儒家网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的基本原则是:
甲. 所选图书应持儒家立场,要有价值关切和文化情怀,思想学术类的应当有思想创见、学术新得,大众普及类的应当持论中正、文辞优美。
乙. 名著新版、修订再版、文献整理、典籍点校,以及境外(含台港澳)出版的图书,不参与评选。
丙. 评委由儒家学者组成,通讯匿名投票,过程不公开。
根据评委的投票结果并经儒家网编辑部综合评议,儒家网2024年度十大好书(大众普及类)评选结果最终揭晓,现予公布,名单如下(著者序齿排名)。
1.梁漱溟 口述、[美]艾恺 采访《这个世界会好吗?(续编)——梁漱溟晚年口述(1984—1986)
2.郭齐勇 著《四书通识》
3.陈明 著《江山辽阔立多时》
4.阎建滨著《过中国节 守中国礼——传统文化中的节庆礼仪》
5.方朝晖、闫林伟 著《大家读〈中庸〉》
6.曾亦 陈姿桦 著《古人的日常礼仪》
7.吴钩 著《宋朝小日子——千年前的人间烟火》
8.宋立林 著、董少伟 摄影《与孔子相遇:跟着教授游三孔》
9.刘崧 著《孔子:共美生活对话录》
10.李竞恒 著《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
简要评介
【《这个世界会好吗?(续编)——梁漱溟晚年口述(1984—1986)》】本书是一代儒宗梁漱溟先生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于1984年、1986年二度对谈的记录(1980年初次访谈后整理成书,即为《这个世界会好吗?》)。在本次访谈中,艾恺的问题侧重于梁漱溟在20世纪上半叶的经历,年逾九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思维清晰、娓娓道来,畅谈民国风云,自述与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章士钊、梁启超、陶行知、李济深、阎锡山、黄炎培等人的交往;讲述他投身乡村建设、发起民主同盟、创办《光明报》期间的种种趣闻逸事,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是中西交流的独特文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5月出版。
【郭齐勇 著《四书通识》】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主要源泉。然而关于四书内容以及四书形成的缘由,为什么朱熹以后四书能享受如此尊荣,甚至于地位不亚于五经,这些问题非深入其中、精研有得者,不足以解答。作者郭齐勇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儒学研究专家,本书是他多年来讲解和研究四书的结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四书的合适门径。本书为全彩图文书,配有近四十幅精美插图,包括与《四书》相关的文献图、实物图、人物图、山水图等,帮助读者感受四书呈现的精神意境。读此一书,便可对四书的内容体系有完整而有机的认知,从而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家底。中华书局2024年1月出版。
【陈明 著《江山辽阔立多时》】“这是我个人真实的心路历程,应该也是儒学在中国社会在遭受近代摧折后终于一阳来复贞下起元的曲折反映。”本书收录的是当代“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教授的随笔、评论、访谈以及序跋文字。作为儒家学者和资深文青,作者的随笔兼有诗情和思辨的趣味性,如《麻将如人生》等在《北京文学》发表后被广为转载。关于李泽厚、余敦康等知名学者的交往记录也具史料价值。评论则涉及近30年中学术界的许多议题。本书在诸多问题上的言说不仅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立场,也记录和见证了当代思想的发展。中国文史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阎建滨著《过中国节 守中国礼——传统文化中的节庆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节日是中国人“礼尚往来”、礼仪交往最为频繁的日子,几乎每一个重要的节日和重要的纪念日,都蕴含着一系列特定的礼节、礼规、礼俗、礼语,甚至还有一定的禁忌,由此构成了中国传统节庆独特的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人的礼乐”丛书之一,本书从大众对节庆礼仪的知识需求、认知困惑等出发,采取“日知录”的形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对中华传统节庆礼仪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阐述,文笔简练,轻松活泼,娓娓道来,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大众读物。齐鲁书社2024年1月出版。
【方朝晖、闫林伟 著《大家读〈中庸〉》】本书对《中庸》的背景、来源、概念、内容、宗旨、结构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对《中庸》的重要误解、历史影响、海外流传和阅读方法做了详细说明,紧密围绕“中庸、修道、致诚、至德”这四大重要主题渐次展开对《中庸》的深入解读。书中见解新颖独特,帮助读者领悟《中庸》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所传递的穿越时代的永恒力量。本书可以说是兼顾到普及性与学术性,不仅可以为大众提供一个普及性读物,对学者研究《中庸》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津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
【曾亦 陈姿桦 著《古人的日常礼仪》】中国古代礼仪,作为贯穿国家、社会、家庭的血脉,影响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通论礼之精意,然后以三《礼》为中心,结合《朱子家礼》,讨论以冠、昏、丧、祭等为核心的古人日常礼仪。深入文献,面对日常,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辨证,在古今之变中,把握礼仪的精髓。本书深入传统文献,采用通俗易懂的写法,阐述古礼的精义,对大众了解古礼、转化当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书中配图100多张,有近50张作者手绘,包括行礼图、方位图、路线图等,简明可爱,实操性强,是了解古人日常礼仪的最佳入门读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2月出版。
【吴钩 著《宋朝小日子——千年前的人间烟火》】一千年前的宋朝人过着富有现代气息的小日子。他们养宠物、插花、点茶、叫外卖,甚至用上了进口货;平日里看看体育比赛、逛逛瓦舍勾栏,节假日出去旅游,夜生活也很丰富……这样的宋朝,你有没有兴趣穿越回去呢?本书聚焦于宋朝人的日常生活,选取风雅的、有趣味的、富含现代气息的宋人生活侧面,用生动的语言、场景化的描述及独特的细节将其呈现出来,还选取了50余幅宋画与宋代器物图片作为配图。作者打开了一扇近距离观察宋人生活的窗口,让我们领略蕴藏在历史与传统中的日常之美,感受过小日子的美好。河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
【宋立林 著、董少伟 摄影《与孔子相遇:跟着教授游三孔》】曲阜“三孔”指的是孔庙、孔府、孔林,是孔子生前和后代的居住、祭祀、学习的地方,是儒家文化的源头和发源地。曲阜“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情感所系,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本书以儒学专家现场教学的形式,在行走中对“三孔”历史文化进行系统解读、深入挖掘,既有历史沿革的梳理,更有蕴藏文化信息、思想智慧的挖掘,并结合当前社会与现实需要,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式解说,且通过文字、图片等综合方式呈现,经纬交织,图文并茂,生动鲜活,深入浅出,突出文化味、趣味性、可读性、现场感,引导读者跟随儒学专家穿透历史迷雾,全方位了解曲阜“三孔”历史及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
【刘崧 著《孔子——共美生活对话录》】本书围绕《论语》一书,开掘孔子的问题意识,探明孔子思想的内部结构,拣择孔子最为重要的核心观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集中阐释其思想。全书以对话体写成,设定两个对话角色(匏瓜与木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展开诘难式问答。问答作为好奇的最佳表现形式,正是哲学的原始发生状态,意在扣问读者的心灵,把读者一同代入哲学的行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
【李竞恒 著《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本书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不仅深入挖掘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还特别强调家庭、家族和社区在文明社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揭示原始儒学在铸就现代文明制度方面的深远影响和滋养现代文明精神的重要意义。这是一本在阅读过程中令人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又拍案叫绝的有趣小书。抓耳挠腮是因为深深地被它的内容吸引,被来自两千年前至今不衰的争鸣与论辩激发得百感交集;拍案叫绝是因为书中有许多脑洞大开的观点,加上幽默诙谐的论述,可以启发许多新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
儒家网编辑部敬告
孔子纪元2576年暨耶稣纪元2025年2月17日
相关链接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