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笑非作者简介:吴飞,字笑非,号太常、经礼堂,男,辛酉年(西历1981年)生,山东济南人。业郑学,尊周书院(网站)、道里书院(网站)管理员。出版有《汉学读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4月)《礼学拾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 |
儒家、經學、普世價值、文科
作者:吳笑非
來源:“尊周書院”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六年歲次乙巳二月廿六日癸巳
耶穌2025年3月25日
1、古代會有人問儒家是不是宗教嗎?古代人需要知道宗教嗎?神有論有的是儒家的神嗎?神滅論滅的是誰家的神呢?關儒家什麼事?
儒家是不是宗教,這個問題本質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在基督徒是世界中,只有基督徒和異教徒,在冷戰的時代,只有無神論和有神論,而且你必須站隊,必須被打上標籤,納入西方的是非。所以,在某些國家,不被西方主流承認的宗教,就是迷信是落後。在另一些國家,則皆然相反,遠離宗教被等同於赤化,被扣上不人道的帽子。
儒家不需要站隊。不,人類不需要站隊,人類有權遠離鬼神。
儒家的觀念,是“如在”。
因為如在是人類最樂意接受的人神關係。體面地說,叫天道遠,人道邇。通俗點,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鬼神誠之不可掩,俗話就是,鬼神都是教你做個好人。所以,你只要做個好人,信不信神無所謂。你是好人,必有鬼神福報。你不做好人,鬼神也不會幫你,你的香火也無用。
這種觀念,才是普通中國人的主流,是群眾信仰,最廣泛的人民的選擇。基於這種觀念,有神無神都不在話下。你行善,有神無神都不怕。你祭祀、供奉,或者你一邊供奉一邊懷疑神的存在,神都不管你,所以你無所謂,根本不用掛心。
所以西方的有神論/無神論,有宗教/無宗教,偶像/非偶像,在中國都是無從談起的話題。希臘神話是不是文學創造我們不得而知,但中國神譜是可以文學創造的,當下流行的《封神演義》《西遊記》系列便是。這種放到相關宗教都可謂異端,可謂攻擊的行為,在古人全無所謂。作為儒生,你對他們醜化玉皇大帝有意見嗎?坦率說,其實大家就是無動於衷。玉皇大帝什麼樣,關儒生什麼事?從理論上說,極其相關,但誰當回事?儒生侍奉天子祭祀了昊天上帝,也不妨礙明天在父母的壽宴上安排猴戲。如果你非要追究,那討論天有六名還是天體惟一的,有如何論罪呢?何況理論上講,這事天子不在乎,理論上昊天上帝也不在乎。
中國神學還有一個笑話,就是“配位代主”。最典型的是耶穌會士指出的,城隍老爺是城隍的配位,但天下城隍廟早就沒了城隍的牌位,早都成了城隍老爺的府邸,但也不妨礙百姓以為報應不爽,他們日日求的都是老爺,未曾一人拜過城隍。而且,後來城隍老爺又有了鄉中次賢者為配,又都把家眷接到了後面的饗殿,但仍沒有主神的地方。周朝固然沒有明朝那麼俗,但五行之神也與五祀、五官、五人神等混為一談。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是源頭處就出了,並不只是後人的問題。
還有問題,是“存禮忘神”,如每餐祭食,但不知祭的是誰。祭祀後祀竈,但分不清是老婦還是火神。社稷壇的石主在周朝包括四個神,籍田中的社木則寄託五個神。卜筮是在廟門外,大家知道是不煩廟中之神,但究竟所問何方神聖呢?所以當現代中國人大談三教五教合一的時候,你大可不必奇怪,他其實也不關心你的神譜。
以上種種,都是“如在”神學的自然反應,邏輯必然。也都是西方包括佛教、基督教所難以理解,不可接受的行為。
2、持儒家宗教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你要回答一個問題:經學是不是普世價值?
承認經學是普世價值,那就不能宗教化。因為普世價值,就是佛教、基督教、科學家、無神論者,都必須尊重的客觀規律和可以接受的倫理價值。也就是說,傳承經學的儒家應是超然於這些宗教、哲學、價值觀的爭論之上的。儒家應當是一切地上王國必須履行的倫常秩序,除非他們自外於文明。
反之,你放棄了儒家應有的地位,就是讓儒家小圈子化,自小方寸。
3、文科無所謂衰敗,是西方衰敗了。那麼自號普世,但本質是依附西方的所謂大學文科,必然隨西方作古。
而此時,正是中國需要為未來建立普世價值的時代。
換句話說,儒家應當跳出宗教的泥潭,擔當起全文科體系建構的時代重任,輔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是歷史的責任。沉迷西式話語的,是在逃避責任嗎?
4、嚴格說,經學是普世價值。儒家是傳承經學的學派,但也有特別的建樹。
責任編輯:近複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