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两岸高端学术研学坊联盟在我校正式成立
来源: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二月廿五日壬辰
耶稣2025年3月24日
武夷春色浓,九曲文脉长。3月22日,中华文明两岸高端学术研学坊联盟成立大会在我校朱子书院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林建,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一级巡视员陈文章,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绚,武夷学院党委书记庄祥生出席联盟成立大会并致辞。成立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主持。主旨论坛由武夷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承祯主持。武夷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廖斌参会。
林尚立首先对联盟成立的表示祝贺,同时感谢福建省及相关部门、高校的支持,感谢武夷学院积极将设想转化为现实。他强调,要围绕“高端”二字作深入思考,推动高水平的研究、高层次的交流、高质量的产出,提供高力度的机制保障。联盟各成员单位应坚持学术自信,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整合两岸四地资源,凝聚合力打造中华文明研究的高端智库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
林建表示,南平市将以联盟成立为契机,借助省内外优质学术资源和文化力量,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研究阐释传播,向海内外讲好中国故事,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南平贡献。
陈文章希望联盟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聚焦两岸融合,多维度深化中华文明研究宣传与学术交流,加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通俗化大众化宣传普及,努力打造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高地、传播高地、人才高地,当好学术研究的开拓者、服务大局的建言者、启智润心的践行者,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绚表示,成立中华文明两岸高端学术研学坊,对促进两岸融合与发展意义重大。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大力支持联盟建设,希望各高校携手并进、奋勇争先,坚持高站位深化认识、高标准共建联盟、高质量协同创新,通力合作将联盟打造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引擎、两岸学术研究的新高地、两岸心灵沟通的新桥梁,为增进两岸学术交流与文化认同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庄祥生表示,武夷学院作为中华文明两岸高端学术研学坊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将切实担负起赓续中华文脉的时代责任,扎实推进“闽台文化同源工程”,认真落实“文化传薪行动、文明活化项目、学术共生计划、数字文明桥梁”四大举措,持续办好“一论坛”“一讲坛”“一课堂”系列联培联研联讲活动,共同努力将中华文明两岸高端学术研学坊联盟建设成为国内文化事业领域竞争力强、知名度高、品牌影响力大的研究联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大会上,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松应宣读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介绍联盟宗旨和主要任务;福建江夏学院副校长朱四海作为联盟理事代表发言。
围绕“弘扬中华文明的两岸发展”“以澳门为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域传承与两岸共同体意识铸牢路径”“仁学精神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与两岸同胞的情感融合”等主题,中国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教授叶桂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向世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分别作主旨报告。
在理事会分组讨论中,四个小组分别围绕朱子理学与茶文化、文化遗产活化与两岸情感融合、闽南文化和华侨文化、闽台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各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小组作汇报发言。吴承祯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充分体现了联盟以文化为纽带,以学术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的使命,希望联盟成员单位携手共进,让中华文明在两岸融合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共同书写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中华文明两岸高端学术研学坊联盟2025年度活动,期间还将相继举办“中华文明与两岸融合”学术研讨会、“‘东西问’沙龙——根系两岸、深度探缘”等系列活动。
“中华文明两岸高端学术研学坊联盟”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联合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夷学院共同发起,成员包括20余所高校,将致力于回应赓续中华文脉的学术命题和时代责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文化传播力,向海内外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第二届武夷论坛开幕
【下一篇】中国多地发现活态《诗经》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