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将于4月28日开幕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5-04-19 19:01:34
标签:

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将于428日开幕

来源:“孟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三月二十日丙辰

          耶稣2025年4月17日

 

4月17日上午,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举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龙,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徐伟,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君妮,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胜出席发布会。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济宁日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

 

 

 

发布人

 

赵龙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徐伟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

刘君妮 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高胜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人

 

杨思文  邹城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邹城市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

邹城市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

 

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君妮作介绍

 

 

 

邹城,作为孟子故里、孟母教子故事发生地,是儒家文化、母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多年来,邹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两创”“两个结合”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使命,深入挖掘母教文化的时代价值。截至2024年,我们已连续18年成功举办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极大提升了孟子思想、母教文化的影响力,“孟子故里·儒风邹城”的城市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的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由中华母亲节促进会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邹城市人民政府、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承办。活动以“坚定文化自信,过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亲节”为主题,将于4月26日至5月2日举办集中活动。

 

2025年是母亲文化节举办的第19个年头,我们共策划了19项系列活动,涵盖5项主题活动与14项相关节庆活动,旨在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独具特色的节庆盛宴。

 

主题活动包括:

 

一是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开幕式,定于4月2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届时,将邀请中央有关部委、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及部分群众代表共同为活动启幕。开幕式上还设置了招商推介环节,借助节会活动影响力,对邹城重点产业项目进行集中推介。

 

二是纪念孟母孟子大典,4月29日在孟庙举行,邹鲁礼乐团精心编排的祭孟乐舞将精彩上演,同时,“承孟母恩传孟子道”线上云纪念活动同步开启,让更多人参与到对孟子孟母的纪念活动中来。

 

三是“笔端情长·感念母恩”2025年度汉字万人万作展演活动,4月26日在邹城孟子大剧院举办,现场将邀请19位文化名人、书法家开笔,2025位书法学员共同书写母爱主题内容,以笔墨传情,展现汉字文化与母爱文化的深度融合。

 

四是母亲——中国农民画主题创作展览,4月28日至5月14日在邹城博物馆展出。展览以“母亲”为题材,通过农民画展现母亲的伟大形象,传播孝亲文化。

 

五是一系列“母亲节”示爱活动,4月26日至5月1日,开展“1次假期”“1份礼物”等系列活动,发动各领域、各行业、各类人群参与到母亲文化节活动中来,向母亲表达最真挚的爱和感恩,倡议过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亲节。

 

母亲文化节期间,我们还将举办“邹鲁文化城市行”主题交流活动、2025年度“尼山杏坛”学术品牌活动、2025“好品山东·爱的礼物”邹城市母亲节好品创意大赛、“陪着妈妈游邹城”主题活动、“童画邹城——萱草花开情满华夏”青少年系列活动等相关节庆活动。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母亲文化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节俭办会,兼顾惠民与实效。严格遵循勤俭节约办一切事情的原则,以打造“百姓节日”为目标,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让母亲文化节真正走进百姓生活。开幕式与招商推介相结合,推动项目签约,助力邹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化品牌,厚植文化自信。今年母亲文化节的主题“坚定文化自信,过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亲节”,是对往年活动的一个系统总结。通过多形式的活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倡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众对中华母亲节的认同感和支持率,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标识。

 

三是全民参与,拓展活动覆盖面。本届母亲文化节策划了大量线上线下互动活动,覆盖企业、社区、学校、商超、景区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拓展了活动的影响力。活动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真正让群众成为活动的核心参与者,营造出全民共享节日盛宴的浓厚氛围。

 

四是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在延续经典活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走出去为重点,策划“邹鲁文化城市行”主题交流、“孟回姥家”系列活动,带着母亲文化节走进邹鲁文化城市、孟母家乡山西太谷。同时立足在北京开幕的优势,高层次高标准做好宣推,邀请央媒、省媒等重点媒体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母亲文化节的影响力、传播力。

 

以上是今年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的总体情况,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新闻界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必将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精彩的活动内容,成为一场主题鲜明、影响深远的节日盛会。

 

孟子故里邹城市热忱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关注并参与到母亲文化节各项活动中来,寻访孟子故里,感悟儒家经典,品味文化魅力。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日报

 

近年来邹城市在打响母教文化品牌,全面推广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上开展了哪些工作?

 

刘君妮

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的推广新路径:一是强化媒体合作,加强预热宣推。在历年的母亲文化节筹备与举办过程中,邹城与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紧密协作,围绕主题精心设计话题进行宣传造势。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中新网等央级媒体多次对活动进行刊发报道。同时,积极联动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活动信息传播范围大幅拓展,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中华母亲节的设立。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宣推力度,提前一个月开始宣传预热,市融媒体中心针对前期举办的活动进行全媒体报道推送,为主题活动持续营造浓厚氛围。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媒体支持,在国家、省级新闻媒体刊播预热活动稿件,在网络媒体推出预热海报,把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的影响扩展到全国各地。

 

二是联合多方力量,争取各界支持。以孟子诞辰日作为中华母亲节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先后有600余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提出20余份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建议和提案,为推动中华母亲节的设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积极与全国妇联、致公党、农工党、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孟子研究院等部门和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曾邀请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全国妇联、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以及山东省政协、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多位领导出席活动。还吸引了众多学术大家前来邹城开展学术交流研究活动。此外,海内外380万孟氏后裔也高度关注母亲节的举办,积极参与纪念孟母孟子大典。

 

三是坚持融合发展,聚力创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母亲文化节在北京开幕,这是18年来的一次全新突破,我们充分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借助北京的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擦亮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品牌,增强母亲节相关活动的曝光度,吸引更多上级主流媒体的关注,进一步提高报道力度与密度、扩大传播范围。在开幕式上,我们创新性融入招商签约环节,对重点产业项目进行集中推介,通过节庆IP赋能招商引资,进一步做强节会经济,为邹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18年的坚持让“孟子故里母亲文化节”成为在全国颇有影响力、辐射力和地域特色的节庆文化品牌,让爱母敬母孝母的良好传统,以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文明美德在邹城蔚然成风,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文明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东广播电视台

 

请问孟子研究院在挖掘母教文化的时代价值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赵龙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孟子研究院坐落于孟子故里邹城,作为以儒学研究、传承为重点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传承和弘扬母教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孟子研究院始终以此为指引,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一手抓学术研究,一手抓传播普及,多维度深入挖掘母教文化的时代价值。

 

学术研究层面。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汇聚了国内外众多儒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一方面,深入经典文献,全面搜集孟母教子故事的记载。从浩如烟海的史书、地方志、碑刻、诗词歌赋等史料中,系统梳理孟母教子故事的历代传承和发展演变,形成了详实的研究资料,为深入研究母教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文献记载,从历史史实和史料出发,深度剖析“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孟母教子故事背后蕴含的教育理念、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探寻母教文化的历史渊源、精髓要义和时代价值,为母教文化的理论体系完善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跨学科研究。将母教文化与心理学、社会学相结合,研究母亲在孩子人格塑造、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支撑。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相关学术著作,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为母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筑牢了理论根基。

 

传播推广层面。研究院积极搭建多样化的平台。一是持续举办高端学术论坛。2023年以来,连续举办“母教文化与家庭教育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专业视角深入探讨母教文化的内涵、时代价值及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学界共识,提升母教文化的学术影响力。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精心筹划并设立“孟母学堂”公益文化项目。目前已在河北邯郸,新疆喀什,山东济宁、枣庄、东营、德州、临沂及马来西亚等地,挂牌成立“孟母学堂”近20家,成为弘扬和传播母教文化的重要阵地。三是出版通俗读物。编撰出版《学孟母教子做幸福家长》《孟苑家语》《孟母学堂讲演录》等书籍,以不同时空的家庭教育经验,与孟母博大精深的教子智慧交相辉映,形成通俗读物,扩大母教文化的传播范围。

 

社会实践层面。研究院聚焦母教文化的挖掘与阐发、转化与应用,创新探索出一条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百姓生活的新路径。一是创新工作形式。精心构建系统的母教文化宣讲课程体系。深入挖掘母教文化的时代价值,将传统智慧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打造一系列层次丰富、内容多元,兼具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系列文化课程,涵盖家庭伦理、品德修养、人格养成、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二是拓宽服务路径。匠心打造特色“流动课堂”。汇聚专业师资,成立“孟母教子与家庭教育宣讲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的形式,深入乡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家庭,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传播母教文化。

 

挖掘母教文化的时代价值,弘扬母教文化,任重而道远。孟子研究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加大母教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和弘扬力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的交流合作,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母教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为构建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济宁日报

 

请问,近年来济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果,能不能一并介绍一下邹城在这方面的情况?

 

徐伟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

 

 

 

近年来,济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

 

一是聚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筑牢文化“两创”根脉。成功承办全国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总结会等系列会议,近三年实施国保省保单位修缮工程50余项,曲阜预防性保护经验全国推广;15家博物馆晋级国家级博物馆、数量居全省第一;我市非遗经验被文旅部简报刊发,“孔府过大年地道中国味”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系全省唯一。

 

二是聚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夯实文化“两创”基础。创新打造“艺彩济宁乐翻天”广场演出品牌,近三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7.8万场、送戏下乡4.9万场、戏曲进校园1859场,全市国家一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累计达23家,156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二级站以上水平,应急广播体系实现行政村、自然村终端覆盖率100%。

 

三是聚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打响文化“两创”品牌。《圣水河的月亮》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孔子试徒》等作品获群众文化艺术国家最高奖群星奖,《岁月》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坛三彩》分别荣获俄罗斯、法国国际马戏节金奖、“特别荣誉奖”,均系全省唯一,《闯关赴任》等3部剧目获评文旅部全国展演优秀剧(节)目奖。

 

四是聚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激扬文化“两创”动力。高标准建成灯火蓼河里、方特东方欲晓、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等文旅新地标,高规格承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微山湖旅游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市累计创建A级景区10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5家。

 

五是聚力推动文旅宣传推广,扩大文化“两创”影响。高规格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孟子故里母亲文化节等重大节会,策划“陪着爸妈游济宁”大学生“全家福”旅行季等宣推活动,推出《跟着文旅局长游济宁》等系列短视频,“走进孔子·研学圣地”入选文旅部旅游宣推优秀案例。

 

邹城是全市文旅版图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邹城市围绕文化“两创”,做好挖掘阐发文章,形成《孟子文献集成》等研究成果,连续十八年举办母亲文化节;做好转化创新文章,建设孟苑、两孟历史街区等文旅项目,推动恒力孟子湖五星级酒店、福特纵横主题乐园落地;做好传承弘扬文章,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馆,创作全国首部孟子思想题材原创音乐剧《流苏雪》;做好保护利用文章,建成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邾国故城考古被评为“考古中国”重大考古新发现,先后获评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大众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近年来,全国各地文旅消费市场也呈现出火热繁荣的景象。市文旅局打算如何吸引游客,激活邹城文旅消费市场?

 

高胜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5年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强力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消费场景和活力,游客接待量达到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20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突破80亿元。

 

一、焕新景区提消费。一是两孟景区策划举办流苏花会、七夕约会、中秋相会等系列活动,峄山举办开园四十周年、峄山啤酒节等活动,让传统景区焕发新姿。二是以福特越野乐园项目为引领,启动区域发展新引擎,串联康王谷、越峰山、凤凰山等优势资源,推动邹东片区打造休闲度假“新体验”。三是以绿鑫春东方乐园为引领,串联上九山、伏羲文化产业园等优势资源,推动邹西片区打造儒乡民俗“新体验”。

 

二、品质演艺提消费。利用好保利大剧院的优势推进新编音乐剧《流苏雪》全国巡演,申报成功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同时实现在孟子大剧院驻场演出。推动我市中小学生、来邹研学团队、政德班次、普通游客等沉浸式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孟景区“官箴碑”等廉政文化教学点,展演《观鱼》等新剧目,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推动观光休闲向沉浸式、立体化旅游互动体验模式发展,讲好孟子故事,打造景区特色IP。

 

三、激情赛事提消费。一是以承办中乙联赛山东泰山队主场赛事为契机,全面融合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全年举办赛事15场,计划吸引游客5万人,总观众数在全国24个场地中进入前三。二是做强中屿体育公园项目,完善提升游戏数字场馆、腾讯互娱场馆、游戏电竞中心等新兴文旅业态,打造集体育、文旅、健康于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

 

四、构建平台提消费。一是做大做强研学游,新命名研学基地28个,总数达到32个,相关机构已签订合同,截至目前已有超1万名邹城以外学生来开展研学,争取年研学突破50万人次。二是放大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节会效应,策划“爱上邹城”以文招商推介会等特色活动,引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三是放大中国山河旅游联合体作用。积极开展入境旅游扩容行动,实施入境游客倍增计划,讲好邹城故事,更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五、创建5A筑根基。创建“孟子故里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正在整合两孟、峄山、孟苑资源,创新景区管理运营体制机制,以运营促创建,以运营促招商合作,建设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5A级景区,全链条打造“中国儒乡”的生活场景,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