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启蒙运动”的学术讲座在浙江大学举行,张西平主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5-04-23 23:08:55
标签:

原标题:《张西平:儒家文化与启蒙运动》

来源:“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三月廿六日壬戌

          耶稣2025年4月23日

 

2025年4月18日晚,“儒家文化与启蒙运动”的学术讲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哲学学院429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老师主讲,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敦和讲席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教授主持,来自校内文、史、哲等不同院系的30余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西平教授指出,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重大事件,一直影响着我们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中来讨论儒家文化与五四运动,将儒家文化与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对立起来,作为理解中国传统的出发点。本次报告的研究则是从欧洲启蒙运动与儒家关系入手,从西方近代文化发展的历史来揭示儒家文化的现代性意义,同时也化解那种儒家文化与启蒙精神是完全对立的观点。

 

随后,张教授指出,我们对儒家文化的研究有三种方法,即“在中国研究儒学”、“在亚洲研究儒学”、“在世界研究儒学”,本场讲座是从“在世界研究儒学”出发的一次尝试。以往的欧洲近代思想史都是从其文化的内部来说明和描述启蒙运动的,比较忽略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明是推动启蒙运动重要的外部原因。最早推动儒家文明传播到欧洲的就是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来华耶稣会士。他们写作了大量介绍中国的著作,如曾德昭的《大中国志》、安文思的《中国新史》、卫匡国的《鞑靼战纪》、《中国上古史》、金尼阁改写利玛窦的《基督教远征中国记》,基歇尔的《中国图说》、李明的《中国现形势志》、《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等。在这些传教士汉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哲学家孔子》。

 

《中国哲学家孔子》于1687年在巴黎由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完成出版。它的成书背景与当时的中西“礼仪之争”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证明利玛窦所确立的“合儒”路线是正确的,他们翻译了儒家的代表作《四书》。《中国哲学家孔子》在巴黎出版意在向欧洲证明,儒学只是一种哲学,而不是宗教,耶稣会采取“合儒”的传教路线是正确的。以《中国哲学家孔子》为代表的关于中国的各类翻译著作在欧洲的出版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使得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哲学原著,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现在欧洲人面前。在整整一个世纪里,这些传教士早期的汉学著作一直吸引着欧洲的知识分子。这是因为这些书给他们提供了一副异国情调,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形象和思想库”。

 

紧接着,张教授介绍了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他指出,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中,对孔子的崇拜在伏尔泰那里最为突出。伏尔泰在《哲学词典》中曾写了一篇《中国教理问答》,其中多次谈到中国伦理,伏尔泰认为“慎以修身”、“和以养体”是中国伦理的重要原则。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更是称赞道:“中国人把孔子看作是所有学者中最伟大的人物,是他们国家从其光辉的古代所流传下来的各种法律、道德和宗教的最伟大的革新者。”当然,启蒙思想家们对儒家文化也并非铁板一块,既有“颂华派”,也有“贬华派”。但不管是哪一派,他们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以德治国”方针都给予了赞扬。

 

继而,张教授分析了启蒙运动思想家接受儒家思想的原因。他认为,首先是儒家社会为欧洲社会经济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样板。来华耶稣会士们发现当时的中国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富裕程度与文官管理制度都是优于欧洲的,传教士所介绍的这两点也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其次,儒家思想为启蒙启蒙思想家解构启示神学提供了思想武器。无论是中国历史纪年的自然历史观,还是孔子哲学中所体现出的自然理性的追求,都成为启蒙思想家们解构中世纪启示神学的武器,所以中华文明成为欧洲文明近代发展的重要外在力量。

 

最后,张教授对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相遇作了一个跨文化的分析比较。他强调,文明之间的相识,理解和接受都是经过本民族文化的洗礼,在其自身文明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转化,将其外来的文化吸收到自身文化之中来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所介绍的中国文化经过两次的转化,首先是来华耶稣会士在向欧洲介绍和翻译儒家经典时已经将其文化立场揉入其中,第二次是这种传入欧洲的孔子哲学与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思想家相遇后,产生不同的解释以丰富和欧洲的启蒙运动。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历史中,中华文明史最早完成了从宗教性性制度文化转变为世俗性制度文化的民族,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就是世俗化方向。孔子所代表儒家学说的价值,不仅要从中国文化本身的演进来看,还要重新从世界文化史的演进来看,在一种宏观的比较研究中我们才能认清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意义。

 

 

 

吴根友教授在总结出指出,以往学界主要关注西学东渐,而对东学西传研究较少,张老师的讲座别开生面地从文明互鉴的角度阐释了儒家文化对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纠正了我们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批判儒学的刻板印象。在提问环节,张教授就儒学与自由、民主的关系、如何为AI伦理提供东方智慧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