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儒眼看雷锋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3-09-12 22:48:04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儒眼看雷锋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9月8日

 

 

 

随着“秦火火”等网络红人被拘,雷锋话题又火红一时。

 

 “秦火火”等人其它问题姑不论,至少在雷锋问题上没有“蓄意制造传播谣言”。关于雷锋生活奢侈,有证有据,并非谣言,如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中就有关于雷锋生活状况的介绍。

 

又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曾经展出雷锋“四大件”:皮夹克,料子裤,英格表,牛皮箱。雷锋纪念馆老馆长张淑芬说:“我们就是想告诉大家,雷锋也追求美,他也有过皮夹克、料子裤,他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爱。”

 

其实雷锋的问题并不在于生活奢侈,而在于事迹不实和思想不正。

 

雷锋事迹破绽多

 

雷锋许多事迹充满编造痕迹。有三点广泛流传的质疑,据说是有外国记者看雷锋事迹图片展后所问:一、当时条件艰苦,为何雷锋会留下这么多照片?二、照片中很多是雷锋做好事时候拍的,难道他做好事时身边还跟着个摄影师?三、你们说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名,那他这些事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这三个问题有力地揭穿了雷锋事迹的三大破绽,除了强词夺理,没人能够圆满回答。

 

一些雷锋事迹,有反科学、反常识之嫌。如雷锋在录音报告和日记中自称的三次捡粪事迹,都经不起推敲。在1960年一次录音报告中,雷锋说:

 

 “我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想到,一定要在新的一年当中多做更好更多的成绩。因此,我连过年所放的假都没有休息,我去捡大粪,初一初二那两天我一共捡大粪600来斤。我想到这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大积肥,也搞了卫生运动,也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这次录音报告以“一辈子学习毛著”为题收入《雷锋全集》)

 

不用详细分析,基于以下两个常识就足以证伪这件事了:一、在辽宁冬天里,室外的粪基本捡不起来;二、每天捡300斤的粪,何来那么丰富的“资源”?就像网友讥笑的,除非雷锋生活在粪坑里。

 

真与善相辅相成,道德贵真,真实,真诚。《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将“诚”视为天道和人道的核心地位;《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不诚无物,不实无德,不诚不实,就违背了天道和人道,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原则。伪造出来的道德模范,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不仅缺乏真实的力量,反而会推动造假欺骗之风的盛行。

 

雷锋精神非正常

 

雷锋身上有过很多标签,如“毛主席的好战士”、“忠于革命忠于党”、“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模范,“三忠于四无限”的典型,“阶级斗争的闯将”,“新长征路上的老黄牛”…诸如此类,因时而异。

 

雷锋精神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实质上装在里面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非正常的。

 

一是雷锋精神不正常。

 

雷锋的忠是无条件、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忠。他和毛氏的“政治互粉”,对当时和后来的个人崇拜之风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文革结束后,这种一味强调个人崇拜和思想迷信的雷锋精神,也曾遭到官方批判。还有,没有主体意识和人格意识的螺丝钉精神,也是失常的。

 

儒家也主张忠君爱国,但有前提,君(领导)是有道之君,君命合乎道和理,故儒家强调从道不从君。当君偏离了道,就要予以劝谏纠正,不行就要辞职或更换君主,甚至“诛一夫”。即使是军人,军令之上还有良知的命令。忠于良知、忠于真理才是真正的忠诚。

 

二是雷锋思想不正确。

 

雷锋说过一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这是似是而非的说法,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很容易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一个人一旦被打上阶级敌人的标签,就会受到残酷无情的对待。

 

儒家相反,仁者爱人,仁爱的对象是一切人。即使对罪犯,也深怀怜悯之情。《论语》记载,阳肤被孟孙氏任命为典狱官,向曾子请示。曾子说:“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曾子告戒阳肤,如查得当事人犯罪事实,当加之以哀愍,勿以明察自喜。此言一片仁心,最为可贵。仁人君子明察善断或可与法家俗吏同,用心则大异。

 

还有,“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是利他主义,将利已与利人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了,貌似崇高,实非中正。这种道德缺乏内在根基,一容易虚伪化,二容易被极权主义利用。

 

一般情况下,利已利人并无矛盾。很多时候,利己有益于他人,利人有益于自己。如许多创造发明,个人可以名利双收,社会因此文明进步,这是“主观上利己,客观上利他”;致力于各种社会公益和正义事业,有助于修养的提高和德性的成就,这是“主观上利他,客观上利己”。“古之学者为己”,此之谓也。

 

呼吁真正的道德模范

 

雷锋事迹、思想和精神都存在严重问题,经不起认真的追问、考察和推敲,属于非正常社会所产的怪胎。雷锋的倒掉,是道德逻辑、历史逻辑的必然。任何假冒伪劣和违反道德原则的东西,纵然侥幸巍然一时,终将被道德和历史反掉。

 

社会需要道德模范,但必须是真正的。只有真,才有产生感人的力量;只有正,才能发挥正面的作用。与雷锋形成鲜明的对比,儒家历代圣贤,百推不倒,历劫又新,因为他们的模范形象建立在事迹真实、思想正确、道德中正的基础上。

 

儒者余东海

2013-8-22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责任编辑: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