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光】《君子社会》、《政社博弈》简介、目录、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4-03-06 22:18:57
标签:
康晓光

作者简介:康晓光,男,西元一九六三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著有《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中国归来——当代中国大陆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研究》《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NGOs扶贫行为研究》《法伦功事件透视》《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等。

编者按:近日,由南都公益基金会资助的《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及其姊妹篇《政府-社会组织博弈研究》在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正式出版。书的作者康晓光教授一直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为己任,在全球化视野和现代化背景下研究中国命运和民族走向,先后与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仁政》、《中国归来》及《行政吸纳社会》等数部著作。这两本新书继续秉承了康教授宏大的视野、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立足本土、客观严谨的学术精神,内容厚重、文风犀利,设计简约,将会一如既往地带给读者一场思想上的饕餮盛宴。



 《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康晓光 著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国家与社会关系” 、“儒家宪政”、“非政府组织”。 


代表作为《儒家宪政论纲》、《仁政》、《行政吸纳社会》、《起诉》。论文发表于《战略与管理》、《社会学研究》、《中国软科学》、《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开放时代》、Modern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ocial Researc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重塑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政社关系是当下中国最为根本、最为尖锐、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作者康晓光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政社关系的研究。本书对中国当下的政社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成因、解决之道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实现政社关系理想蓝图的策略和步骤。


相比作者之前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著作,《君子社会》研究的视野向"更加宏观"的方向延伸。它不仅把国家与社会关系置于民族国家之内,把中国置于世界之内,把现实置于历史之中三个方面来研究。还用宪政框架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宪政框架下开展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对策研究。并以全球视野观察国家与社会关系,将其看作东西方"冷战"在中国国内的反映,看作是全能主义模式与公民社会模式冲突与融合的产物。本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卫道"--遵循中华文化精神,重塑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作者强调,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建立良好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我们不能无视其他民族的经验,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不能切断历史,背叛自己的文化传统,要从传统中汲取资源,建造自己的未来。本书的研究高度重视文化变量,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建构功能,在民族文化中发掘建构未来中国的政社关系的资源,并将未来的政社关系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


内容简介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以下简称“政社关系”)是当下中国最为根本、最为尖锐、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政社关系问题是一个“节点”,许多问题与之相关,如社会再组织问题、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政治体制问题。它是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这些问题的结果。 


本书的研究视野不囿于政社关系的狭窄空间,而是把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民族国家,并进一步在空间维度上拓展到全球范围,在时间维度上拓展到过去和未来。这是因为,政社关系是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深受宪政特质的影响;中国处于全球化时代,深受外部世界的影响;同时中国也是历史性的实在,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本书研究政社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状与问题的成因、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走向理想蓝图的策略和步骤。 


本书首先界定了政社关系类型,然后依据经验资料描绘出了以“冲突与协作并存,但冲突大于协作”为基本特征的政社关系全景图。本书把这一图景理解为社会诉求与政府意愿相互冲突、融合、妥协的结果,也就是来自西方的公民社会模式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全能主义持续较量的结果。本书将这一切概括为“行政吸纳社会”。行政吸纳社会并不是理想状态,客观上也不是稳定的状态。打破僵局需要“顶层设计”,要而言之,一是返本开新,创造性地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建立符合中国国情、满足时代要求的公民文化;二是兑现宪法已经承诺的公民权利,特别是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建立公正、有效的公共治理模式;三是开放公共服务空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潜能,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本书将这样的社会称之为“君子社会”,并将其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蓝图。 


表面上看,本书在研究“中国的”政社关系问题,其实所做的是中西文明的对话。这种对话表现为文化主导方案(君子社会)与市场主导方案(公民社会)和行政主导方案(行政吸纳社会)的对话。本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卫道”——遵循中华文化精神,重塑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篇章结构 


为了有效地表述研究成果,根据研究对象、工作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的特征,设计了本书的篇章结构。 


第一章是全书的“导论”,其任务包括:(1)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的特征;(2)确定研究任务和工作目标;(3)建立研究方法论,阐明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4)制定研究方案,并介绍研究方案实施情况;(5)介绍本书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的任务是对政社关系的现状进行描述,具体任务是:(1)建立相关概念的工作定义,如政府、社会组织、政社关系;(2)对政社关系进行分类;(3)分门别类地对政社关系进行经验描述;(4)分析决定政社关系类型的变量及其作用机制;(5)在此基础上,构建政社关系的整体图景,从整体上对政社关系现状进行系统描述。 


第三章的任务是解释政社关系现状,即对第二章描述的状况及揭示的困局进行解释。政府主张的是行政吸纳社会方案,社会组织倾向于公民社会方案。这两种方案存在严重的冲突,从而造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严重冲突。这两种相互冲突的方案,一个直接来自国外,一个受到外部力量的深刻影响。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国外的力量塑造了国内的冲突。 


第四章的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第一章建立的研究框架,分别从公共管理学维度和政治社会学维度提出关于未来的主张,同时探索足以支撑未来中国的政社关系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果说公民社会属于市场主导方案,行政吸纳社会属于行政主导方案,那么我们可以把本书提出的解决方案——君子社会——称之为“文化主导方案”。 


在第五章,跳出政社关系,运用宪政分析框架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经济基础、公民权利、政府权力,并通过这种比较加深我们对政社关系的理解。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03 第一节 问题 

06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4 第三节 研究方案 

19 第四节 本书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 现状分析 


22 第一节 概念辨析:政府与社会组织 

34 第二节 政社关系的定义、分类及描述框架 

37 第三节 政社关系与博弈策略 

50 第四节 社会组织行为与政社关系 

59 第五节 政社关系全景 


第三章 解释 


69 第一节 大背景 

81 第二节 社会的诉求 

95 第三节 政府的回应 


第四章 解决方案 


123 第一节 总体战略 

140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维度 

179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维度 

213 第四节 文化维度 


第五章 比较 


250 第一节 经济基础 

255 第二节 权利法案 

265 第三节 政府权力与政府职能 


后记 

详情点击:

http://www.nporuc.org/displaynews.php?id=433&type=2

购书链接:

http://www.globalpublishing.com.sg/chinese/bookshop/g303.html


《政府—社会组织博弈研究》    

康晓光、蒋金富 著

蒋金富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家与社会关系”、“非营利组织管理”和“非营利项目评估”。


走向理想的政社关系


《政府—社会组织博弈研究》是康晓光教授和蒋金富博士一起完成的学术作品,也是《君子社会》一书的姊妹篇。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特别是双方的互动或博弈,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相比《君子社会》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宏观研究,本书在更加微观的方向上,开展了政社博弈研究。本书发展了行政吸纳社会理论,不仅对政社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创建了政社博弈理论模型,还致力于经世致用,解决现实问题,进行了政社关系的规范研究,对现状做出了价值判断,提出了政社关系的理想模式以及走向理想模式的途径、步骤和策略。


内容简介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特别是双方的互动或博弈,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对于社会组织,政府既要利用它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又要限制它挑战政府政治权威的能力。这就塑造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冲突的关系格局。 


作为《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一书的姊妹篇,本书在更加微观的方向上,开展了政社博弈研究。 


本书发展了行政吸纳社会理论,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创建了政社博弈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五个方面:


(1)不仅讨论了政府如何对待社会组织,还讨论了社会组织如何对待政府,而行政吸纳社会理论仅仅讨论了政府如何对待社会组织;


(2)不仅把社会组织策略纳入研究视野,还研究了双方的互动。


(3)行政吸纳社会理论根据政府的双重职能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属性,从政府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推导出政府会根据社会组织的政治挑战性和服务的性质,决定如何限制和支持社会组织。在此基础上,本项研究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政治社会学维度和公共管理学维度,用来指示社会组织行为的政治挑战性和公共服务的有用性,并提出了衡量挑战性和服务有用性的方法。


(4)与以往那些零碎、局部的研究不同,本项研究建立了全面、系统的政社博弈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确定了更完整的变量集合;建立了策略描述框架,从合作性-对抗性的视角,归纳了双方的策略;揭示了双方互动的决策逻辑。它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的政府、社会组织及其互动的本质特性。


(5)基于政社博弈理论模型建立了政社“多次博弈”的描述和解释模型,并用案例验证了多次博弈模型的描述和解释能力。

 

此外,原有的行政吸纳社会理论属于“实证研究”,局限于对现状的描述和解释,没有对现状进行价值判断,也没有探讨理想模式,没有探讨如何走向理想模式。在本书中,不仅对政社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还致力于经世致用,解决现实问题,因此也对政社关系进行了规范研究,对现状做出了价值判断,提出了政社关系理想模式以及走向理想模式的途径、步骤和策略。   


篇章结构 


全书由八章构成。第一章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的主要任务是理论建构。首先界定相关概念,然后建立理论模型,推导理论假设,介绍研究方案。第三章通过对经验资料进行归纳确定政府策略集合。第四章通过对经验资料进行归纳确定社会组织策略集合。第五章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首先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三个假设进行检验;然后运用详析分析方法进一步确认因果关系,探寻真实、精确的因果关系结构。第六章用本项研究建立的一次博弈模型解释多次博弈案例,拓展理论理模型的适用范围。第七章基于理论模型揭示的因果关系,针对双方提出“理性的”对策建议。第八章是全书的总结,主要任务是对本项研究的贡献进行甄别。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02 第一节  研究背景 

03 第二节  文献综述:国家与社会关系 

11 第三节  文献综述:政社博弈 

29 第四节  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章 研究方案 


32 第一节  概念界定 

33 第二节  政社博弈理论模型 

44 第三节  研究假设 

46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三章 政府策略 


50 第一节  策略描述框架 

51 第二节  策略归纳 

54 第三节  策略描述 


第四章 社会组织策略 


84 第一节  策略描述框架及策略归纳 

86 第二节  策略描述 


第五章 政社博弈理论模型统计检验 


118 第一节 变量、变量状态、样本赋值、统计检验方法 

120 第二节 假设一的检验 

146 第三节 假设二的检验 

165 第四节 假设三的检验 

194 第五节 假设检验结论 


第六章 政社博弈理论模型的拓展与运用 


198 第一节 政社博弈理论模型的拓展 

201 第二节 一次博弈模型的运用 

210 第三节 多次博弈模型的运用 


第七章 对策建议:运用策略的策略 


226 第一节 共同遵循的原则 

230 第二节 给社会组织的建议 

237 第三节 给政府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 总结 


244 第一节 研究产出 

245 第二节 理论贡献 

247 第三节 不足与期待 


后记 


详情点击:

http://www.nporuc.org/displaynews.php?id=434&type=2

购书链接:

http://www.globalpublishing.com.sg/chinese/bookshop/g304.html


后记


十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最先资助这一研究的是福特基金会,亚洲基金会接力资助了进一步的研究。《行政吸纳社会》是那一阶段研究的集大成,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


《君子社会》和《政府-社会组织博弈研究》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较之《行政吸纳社会》,这次研究有很大突破。首先,研究的视野向“更加宏观”和“更加微观”的方向延伸。在更加宏观的方向上,《君子社会》把国家与社会关系置于民族国家之内来研究,把中国置于世界之内来研究,把现实置于历史之中来研究。用宪政框架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宪政框架下开展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对策研究;以全球视野观察国家与社会关系,将其看作东西方“冷战”在中国国内的反映,看作是全能主义模式与公民社会模式冲突与融合的产物;重视本土历史文化的价值,把中国的历史文化视为未来理想蓝图的根基。在更加微观的方向上,《政府-社会组织博弈研究》开展了对政社博弈的精细研究,建立了政社博弈理论模型。其次,原有的行政吸纳社会理论属于“实证研究”,局限于对现状的描述和解释,没有对现状进行价值判断,也没有探讨理想模式,没有探讨如何走向理想模式。作为学者当然期望自己能够在理论上有所建树,但是首要的目的还是经世致用,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在本项研究中,不仅对政社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也对其进行规范研究,对现状做出了价值判断,提出了政社关系理想模式,也提出了走向理想模式的途径、步骤、策略。值得强调的是,建构“应然”不能闭门造车,在全球化时代,不能无视其他民族的经验,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不能切断历史,背叛自己的文化传统,要从传统中汲取资源,建造自己的未来。本项研究高度重视文化变量,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建构功能,在民族文化中发掘建构未来中国的政社关系的资源,并将未来的政社关系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


南都基金会资助了本项研究。但是,《君子社会》和《政府-社会组织博弈研究》所表达的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南都基金会的立场。


本项研究得以完成得益于我的学生们的参与。蒋金富负责执行案例调查。蒋金富、王瑾、张杨、许文文、田舒、王世强、周扬明参加了案例调查。在《君子社会》的写作中,张杨参与了调查资料分析工作。在《政府-社会组织博弈研究》的写作中,蒋金富、卢宪英参与了统计分析工作;蒋金富、许文文、张杨、胡楠、陈南方参与了文献综述和调查资料分析工作。


感谢出版社和编辑。


在此,对上述为本项研究做出贡献的机构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康晓光

2012年12月12日

于北京时雨园

责任编辑:泗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