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伟】《儒家民主:杜威式重建》译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4-08-27 07:33:43
标签:

 

 

 

作者:吴万伟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甲午年七月二十八

            西历2014年8月23日

 

 

 

译者第一次与作者打交道是在2009年1月31日,因为翻译贝淡宁教授的《中国新儒家》,想确认作者“Sor Hoon Tan”的汉字是否“谭苏宏”,同时渴望得到作者在《剑桥文化指南:现代中国文化》(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Culture)中的一篇文章“Modernizing Confucianism and New Confucianism”和演讲稿“Limiting Confucian Meritocracy”。虽然这次请求因为还需得到出版社的授权而作罢,但后来译者受委托翻译她在首尔世界哲学大会上的文章“超越精英主义”,这是对贝淡宁《超越自由民主之外》一书的批评(以及贝淡宁的答复),作为社科院哲学所杜丽燕教授主编的《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4辑)的一个章节。后来译者得知正是她向安靖如教授推荐译者翻译其《圣境:宋明理学的当代意义》一书。正是因为手头在翻译安靖如教授的这本书,译者在2011年2月时无法接受作者本人的《儒家民主》的翻译工作,但她宁愿推迟一年出书也要把书稿交给译者来翻译,这种信任令人感动。2011年作者还让她的学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李万全回武汉时带给译者她的新书《作为文化的民主》,同时邀请译者在2012年暑假期间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参观。作者的信任和友好令译者深感责任重大,决心尽最大努力做好翻译工作,不辜负作者的信任和读者的期待。

 

儒家与民主是两个异常复杂的思想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引起无论政府官员、还是思想界、甚至大众的极大兴趣和热烈的讨论。它不仅仅是个思想或理论问题而且是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甚至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甚至可以说,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都一直在为儒家与民主的关系而苦恼,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达成一个令各方满意的共识。那么,儒家与民主的关系究竟如何呢?2011年《日本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密苏里大学政治学系尼古拉斯·斯宾纳等人写的一篇综述文章,将多年来学者们有关两者关系的研究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相容性关系,认为现代儒家社会拥有的价值观与自由民主要求一致。在这些价值观中是坚持政治问责,公民平等,组建公民团体,提出异议等;第二种是冲突性关系,认为儒家传统尊重权威、服从社会等级体系、群体优先、和道德国家等主张与平等与政治参与的民主规范格格不入;第三种是混合性关系,认为应该重新改造儒家和民主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避免各自的弱点,以便创造出更适合东亚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一方面有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透明和问责的强大机构和真正的民治政府,另一方面抑制猖獗的个人主义、利益集团支配、巩固共同体和家庭纽带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等;第四种是不相干关系,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这四种关系中,对读者吸引力最大的恐怕是第三种,很多人可能非常好奇究竟怎样才能把人类文明的两大学说的优点结合起来。清华大学政治教授贝淡宁(请参阅拙译《中国新儒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就属于赞同第三种关系的学者,对儒家学者蒋庆的三院制国会建议进行修改,在贤能统治和最低限度的代表性民主之间进行妥协,提出了民主院和贤士院组成的国会模式,民主院的议员都由民众选举产生,贤士院的议员则根据竞争性的考试选拔出来。本书作者陈素芬教授也属于赞同第三种关系的学者,如果说贝教授关心的是实际运用的话,陈教授则更多是理论基础的探索,回答了人们对儒家和民主的基本概念和论述的众多疑问,作者通过把杜威哲学与儒家结合起来,重构儒家以便实现融合两者优点的民主。

 

译者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还原翻译的困难。该书中讨论的大部分内容是中国人,中国事。首先要把中国典籍如《论语》、《孟子》、《荀子》、《近思录》、《传习录》的英文翻译还原为中文,因为担心理解有误,在本书中专门附上了古文原文,以便有兴趣的读者对照。其次,书中引用了一些中国人用中文写的文章,如果看不到原文,译者难以保证翻译出来的中文和原文是一模一样的。此外,还有人名、地名、书名的还原翻译困难。我们只看汉语拼音并不能确定确切的汉字,因为同音字很多。外国一些汉学家往往起有中文名字,真正翻译到位确实需要仔细研究和查证。地名和书名有约定俗成问题,不是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决定的。译者尽了自己的努力,但不敢保证没有差错,因而在文后制作了专有名称汉译英对照表,既可以方便读者,也可以使读者监督译者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译者真诚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译本出版之际,译者要感谢作者陈素芬教授的厚爱和信任,感谢她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的帮助和指导。同时译者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对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编辑吴冰华老师。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阅了杜威的若干著作如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胡适等译《哲学的改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王承绪译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以及其他书如袁刚等遍的《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陈蒲清注译《四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王森译注《荀子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92年)、Arthur Waley译《论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等。译者在此向这些译者表示感谢。

 

【附】本书出版信息:

 


 

书名:《儒家民主:杜威式重建》

书号:978-7-300-18267-4

著者:[新加坡]陈素芬(Sor-hoon Tan)

责任编辑:吴冰华

成品:150*230

页数:284

纸张:70克玉龙胶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4-07-21

定价:59.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葛灿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