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炎<P>作者简介:陈绍炎,男,西历一九三三年生于贵州省赫章县。一九五一年在贵州省赫章县当教师,一九五八年打为右派,一九七八年改正错划右派后在贵州省威宁县一中教书,一九八九年调威宁师范学校教书。一九九四年退休后居住赫章县。 <BR></P> |
曲解不了的“无后为大”
作者:陈绍炎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五年岁次十二月十六日辛亥
西历2015年2月4日
《文史天地》2013年12期《文史快车》专栏刊载未署名的文章《被曲解的“无后为大”》,实在是对“无后为大”的曲解。文章不长,且抄如下:
【中国自西周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孟子的原意,并不是说不生孩子就是不孝,最不孝的是没有对长辈尽到后代的责任。
到了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中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将“无后为大”曲解成为: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实质上这是汉代人赵岐的个人理解,而后人的误传让孟子为赵岐无端的背上了黑锅。
正因为这种误传,使得封建社会中识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为真,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曲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有了无上的魔力。为了孝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随之产生了过继等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
该文将这八个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没有任何训诂上的根据,全是无知的妄意曲解。比“赵岐的个人理解”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赵岐注《孟子》,朱熹就有过批评:《朱子语类》卷五十一《孟子》《题辞》“解书难得分晓。赵岐《孟子》,拙而不明;王弼《周易》,巧而不明。”但他毕竟是东汉人,距孟子时代较近,加之古人质朴,不穿凿附会,哗众取宠,故其解释“无后”为“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是确切不可移易的。因其确切,故千年来后世之人认可而传承,无误可言。如其像该文样为无据的曲解,岂能一手掩千年学人耳目,早就被人批驳了。
“无后为大”的“后”字是简体字,正体是“後”,除作方位词之外,通常指“子孙”而不是“儿女”,也就是传宗接代人。再者,读书最忌鲁莽灭裂,断章取义。孟子的原话紧接着在这句论断之后举例说:“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赵岐注:“舜惧无后,故不告而娶。君子知舜告焉不得而娶。娶而告父母,礼也;舜不以告,权也;故犹告也,与告同也。”统摄其意,是说:娶妻告父母,是遵守礼教,是原则;但由于舜的特殊处境,告父母就不得娶,不娶则无子,无子则绝先祖祀。两相衡量“无后”至为重要,所以不告而娶。这是出于不得已的权宜之措,是灵活性。所以君子以为不告也等于告,“与告同也”。孟子曾经说过:“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也就是说在普通情况下,要讲原则性,但在特殊情况下就应该讲灵活性,嫂子掉到水里了,还要顾忌“授受不亲”的礼数而不伸出援手,实在是没人性,孟子说“嫂溺而不援,是豺狼也。”
不必过多征引《左传》里许多“有后”“无后”的话。最为耳熟能详的是孔子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大骂彭德怀,情绪激忿之际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一个儿子打死了,一个儿子发了疯。”其两个女儿俱已长成,却不以为“后”,发疯者纵然健在,情急之下,也不免失言了。
可见赵岐未尝“曲解”孟子,后人也未尝“误传”,谁也没给谁背什么“黑锅”,倒是该文作者的“曲解”大悖事理、情理。试问既“无后”了,还讲什么“对长辈尽后代的责任”。所谓“长辈”与“后辈”之间有没有血缘关系?有,就是父子,没有,就是路人。无论他有多么年长,也没有谁会去对他“尽后代的责任”。自觉的救助孤贫,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倒疑心该文曲解“无后为大”的目的,是某种宣传或布道。但是从赵岐到毛泽东的理解都证明,这句话是曲解不了的。
2015.2.4晚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严寿澂】王官学、私家言与历史大传统——钱宾四经学观指要
【下一篇】【余东海】仁本主义辩证法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