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论语点睛》之一:快乐的哲学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14 20:25:05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论语点睛》连载之一:快乐的哲学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首发《广西老年报》

时间:乙未年正月廿二

            西历2015年3月12日

 

前言

一、快乐的哲学

二、从孝悌开始

 

前言

 

儒佛道三家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儒家又是主流之主流。儒家经史子集,儒经是儒学主体(也是中华文化主体),儒家的核心原则宗旨要义都在其中。四书五经又以《论语》最为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为儒家入门必读、深造必研。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是讨论编纂义。“语”是话语、谈说义。孟子说过,自古圣人未有高过孔子的。那么,记载孔子言论最多最集中的《论语》当然是儒家正经,并可视为“四书”中的第一书。


明清四大高僧之一蕅益大师做过《论语点睛》。蕅益将儒家的“仁”诠释成佛教的如来藏性而为《论语点睛》之思想核心。其《四书蕅益解序》说:“解《论语》者曰点睛,开出世光明也。” 可见蕅益是藉儒家这部经典阐发出世思想。


儒家仁性与佛家佛性所指相同,都是指人之本性。但两家对“这个东西”的解悟认证有所不同。儒佛可以求同,但不能不辨异。以佛理解释儒经不是不可以,前提是把握住儒家的仁义原则。蕅益站在佛教立场上为论语点睛,“以世間儒書作佛教出世之階”,把《论语》佛教化了,偏离了儒家根本。点论语之睛的工作,只能由儒家来完成。


为了让读者特别是国学爱好者深入体会论语和儒家的精义。本专栏将对《论语》有关篇章进行讲解,或阐本义,或发议论,或臧否人物、或就文论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引而申之,或引证他人著述加以己意评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论语这条龙的睛能否被点亮,且交给读者去评判吧。

 

一、快乐的哲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第一章)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付诸实践,不是很欣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而不郁闷,不是很君子吗?”


“乐”字是儒家要旨。所以《论语》开卷即标出三“乐”:学而时习之,乐;朋自远方来,乐;不知而不愠,仍然是乐。“人不知而不愠”句,可以与《易经》中“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等参看。有得于道,自得其乐,有朋共乐,外人了不了解、理不理解,有什么关系呢。


儒学是一门快乐的学说。下学上达,学儒可以觉悟“性与天道”,所以学习的过程固然乐,学习的结果更是乐。一部《论语》,始于“学而时习之”,终于“君子知命”。知命即至乐。


快乐与道德成正比。西哲说:美德是幸福的桥梁;东海曰:道德是心灵的盛宴。圣贤是最幸福的人。宋儒有个命题叫孔颜之乐,乐在有德、乐在得道。乐是自性之德。觉自本心,悟自本性,自然乐在其中。那是一种“无所倚”的内乐,自满自足不假外求。在良知光明的基础上,物质利益可为幸福光中添彩,荣华富贵可为快乐锦上添花。


君子忧道,圣贤淑世,儒家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故孟子曰“君子有终身之忧”,范仲淹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都是站在天下国家的立场上说的。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世间苦难而忧;是忧道之不行,忧社会制度不良、人类良知不明。


从个人角度着眼,则是仁者无忧。生活贫困,遭遇艰危,人不堪其忧,儒者不改其乐,不为外物所转,不被外境所摇,穷亦乐达亦乐,顺亦乐逆亦乐。程颢的《秋日偶成》,没有一个乐字,却把儒者的快乐写透了。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从容不迫,静观万物,自得于中,自得其乐,道心超乎其外,思想得其环中。这种快乐不受贫贱富贵的影响,富贵不淫,贫贱也乐。


如果说儒者也忧及自已,那不是忧一己之得失,而是忧德业不彰年华虚度,忧自己未能尽心尽性尽自己的文化社会政治历史诸责任。


学而时习之,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习,本意为鸟反复飞,这里是实践之意。学是为了明义理,朱子说:“义理不明,践履如何?”习就是王阳明说的“从事上磨炼”。儒家最重实践,大到政治、广到社会、小到家庭、近到个体一切言谈举止都可以纳入道德实践的范畴。东海诗曰:学而时习探骊珠,远处朋来德不孤。世不相知何碍我,是真君子自如如。

 

二、从孝悌开始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二章)


由于时代环境的极大变迁,大多数人已不可能讲究孝的形式了。例如晨昏定省之类规范,很难照做。但是,常将父母放在心里,好好说话,尽量关心,却是做儿女的本分。


孔子以仁为本,为儒家最高原则和核心道德,仁也是孝悌的根本,孝悌则是仁的表现。有子之言与孔子有所不同,但不违孔学,因为范畴不同。有子的意思是说,孝悌是仁的基础性、根本性表现。不孝不悌,仁就被架空了,空洞化了。


东海多次强调,“仁”是万德之本,是儒家最高原则。有人抬出《论语》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据,认为孝悌比仁更重要。他不知道,《论语》中有子所说的“本”与东海所说的“本”不是一个层面的。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就外在行为规范而言的。可以说,孝悌乃个人行为道德规范的基础。但在根本上说仍是“仁为孝悌之本”,即仁德是孝悌的内在依据,不仁就不可能有真孝悌。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


亲亲和孝悌,是家事也是国事。《诗经》说:“害于尔家,凶于尔国”。一种人物、团伙、势力及学说,如果“害于而家”,必然“凶于尔国”。每当耳闻目睹忤逆现象,既憎恨又悲哀。东海有诗曰:孝悌无仁形式耳,仁无孝悌质成空。害于家必凶于国,历劫归来怕唱红。


另复须知,儒家爱有差等而无局限,“亲亲仁民爱物”。孝悌尽管重要,仅属“亲亲”范围和家庭责任,儒者还有文化社会责任要“尽”。荀子《子道篇》以入孝出悌为人之小行,道理就在这里。各种责任如何平衡,在它们产生冲突时如何做出合适均衡的选择,是对智慧的一大考验。


本章可与《子路下》“子贡问士”章参看。第一等士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属于次一等。宗族乡党都称赞孝悌,相当于孟子所说的“一乡之善士”,虽然乡善德行很美,但孝悌毕竟是一个正常人所应该做到的,本质好的人不用学习也能做到,所以列为次一等之士。

 

责任编辑: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