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茅忠群:不做500强,要做500年
记者:彭军燕
来源:《粤商》杂志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三月初七日辛未
耶稣2015年4月25日
晚饭后,茅忠群像往常一样来到书房,从书架上取抽出一本《论语》读起来,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响着,他沉浸在与圣贤的“对话”中……
1996年,茅忠群和父亲一起创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迄今已有18年,方太在高端厨电领域连续9年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均保持在40%左右,2013年的销售额逾30亿元人民币。
2014年6月1日,深圳,《粤商》记者初见茅忠群,他穿着浅蓝色衬衫,戴着一幅无框眼镜,轻声地讲话,书生气十足,甚至有些腼腆。
其实,眼前这位斯文的少掌门,在企业家圈子里属于“另类”:当同龄企业家拼酒局时,他在家捧着国学著作阅读;当其他企业家追逐资本市场、一夜坐拥百亿财富时,他拒绝上市;当竞争对手遵循丛林法则、土狼文化时,他用儒家思想打造企业文化……
茅忠群的这些“范儿”在年轻企业家眼中似乎有些古板,实则为其“不做500强,要做500年”的理想服务。从第一代深型抽油烟机到高端集成厨房,从“方太”到“柏厨”再到“米博”,茅忠群始终在“百年品牌”的路上奔跑着……
不打价格战、不上市、不欺骗
采访途中,茅忠群有时边思考问题边用手指在桌面上划字,这是他的习惯。对于外界冠给他的“富二代”头衔,他说自己既不是继承者也不是守业者,而是和父亲一起创业的开拓者。
1994年,茅理翔创建的以生产打火机为主的飞翔集团的年出口量在全球位列第一,却因竞争激烈而陷入瓶颈。当时茅忠群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春节回家过节,年夜饭的餐桌上,他感受到了父亲的无奈。
之前,他已看到点火机事业的前景有限,当父亲邀他加入家族企业时,他的回答是,“我不想守业,我要创业。”
此时,厨电产品进入他的视线,他发现该领域的高端产品都是洋品牌,空缺国产高端品牌。于是,1995年他确定做高端抽油烟机。
之后,为了避免了家族企业的裙带痼疾,他与父亲约法三章:第一,成立一个独立的品牌;第二,另起炉灶,亲戚不能进入;第三,关于方太的方向性决策,我说了算。
创业伊始,茅忠群确立了专业化、高端化和精品化的品牌定位。开发第一款产品时,他们先对500户用户进行调查,找出当时市场上抽油烟机的六大弊端,比如吸力不足、滴油等,并联合高校的工业设计力量开发出第一款“深形机”。
当年,这款机器卖出3万台。接下来,方太的第二款产品——Q型机的年销售量为40万台。
1998年,茅忠群聘请香港著名烹饪节目主持人方任丽莎任形象代言人,“炒菜有方太,除油烟更要有方太”的广告语响遍大街小巷。茅忠群此举名利双收,“方太”高端品牌的形象逐步确立。
方太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同行的警惕。2000年,同行联合降价,价格降幅达50%,方太连续5个月销量呈零增长。“那段时间是我最难的时候,销售经理天天给我和父亲打电话请求降价。” 但他坚持不降价,“一降价,品牌最初的定位就功亏一篑了。”结果方太当年的销售额持平,战火并非想象中的惨烈。
自此,“不打价格战”成为方太的一个经营理念。之后,茅忠群又往“一不”方针里注入了“两不”:不上市,不欺骗。前几年,江浙地区的创二代们频频染指资本市场来扩大版图,茅忠群则拒绝上市,“如果上市就面临着股价涨跌、投资方指手画脚等事,为了销售利润不得不采取短期措施,对长期做品牌不利。”他的理想是:不做500强,要做500年。
为此,茅忠群逐步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现在他把公司年收入的至少5%用于研发。方太拥有厨电业首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业内全球规模最大的8000平方米、设施最先进的厨电实验室,由200多人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在里面从事研发工作。
此外,他还在公司内部营造创新氛围。2003年,方太实施了“拆墙行动”,将部门之间的隔墙拆除,使信息在公司内部更方便地流动。
正当方太“巨轮”高速航行时,“暗礁”出现了。最初,茅忠群用“盯”的办法管理产品和技术研发,当产品型号越来越多时,就“盯”不过来了。于是,他引入IBM的IPD模式(集成产品开发管理模式)。据悉,华为是国内最早引入该套系统的公司。自此,茅忠群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拥有持续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不可或缺。
现在,方太拥有诸多厨电产品和三个高端品牌。至于公司是否会加快国际化步伐,茅忠群坦言,方太的经营策略一直以国内市场为主,未来亦然。
父子权力交接的美谈
时下,很多家族企业受困于如何传承的问题。这方面茅忠群的做法是:家族成员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只拥有股份。其中,他的父亲、母亲和妹妹等家族成员是主要股东。对茅忠群而言,父与子、兄与妹、企业与员工,这些关系若处理不慎,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
对此,茅忠群的父亲茅理翔有自己的一套“口袋理论”:对第一代创业者而言,企业家与子女只有一个口袋的利益,一旦儿子、女儿结婚了,就存在两个口袋,这个口袋包含儿媳、女婿等家族,可能引发矛盾。因此,始终将企业的所有权放到一个口袋里,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内耗。
结果,茅忠群的妹妹继承了父亲原来的产业,另立了门户。兄妹问题解决了,父子呢?方太是茅理翔、茅忠群父子共同创业,如果他们形成两个权力中心,势必在管理上引发诸多问题。茅理翔的做法是,当方太走向正轨后,便彻底交权给茅忠群。之后,父子权力交接的过程被写入MBA教程,一度成为业界美谈。
其实,自始至终,茅理翔都信任和支持茅忠群,这也是方太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2006年,茅理翔创办“家业长青接班人专修学院”,在各地布道家族企业交接班理论。“父亲此举帮方太创造了品牌效应”,茅忠群说。
用儒家的“道”来驭西方的“术”
茅忠群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无为而无所不为。这是老子 《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本质规律做事,不妄为,就可以获得成功。
做企业的过程中,茅忠群发现一个缺乏价值观和信仰的企业,无法成为一流企业。他认为企业若想长久发展,必须拥有强大的企业文化,而任何文化都离不开本土文化。于是,他去北大读了四五年国学,广泛涉猎传统文化。
国学中,他推崇儒家,“儒家是入世的,符合企业家身份。”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结合西方的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信仰和文化教育,形成一套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用他的话说就是,“用儒家的‘道’来驭西方的‘术’。”
茅忠群给记者举了个“闯红灯”的例子:有些人闯红灯后没有羞耻感,下次还会再犯。他说:“与其用法制管理人,不如让人在内心建立道德标杆,用道德和礼法来约束自己。”
于是,茅忠群在公司内部推行“三品合一”价值理念,即人品、企品和产品合一。他要求每个方太人要具备传统美德、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为此,方太将把培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另一部分是传统文化教育。
他将儒家的基本精神“仁义礼智信”写进公司的价值观,但写在纸上的字不会自动变为员工的信仰。为此,他做了一些开创性工作。譬如,在公司建了儒家文化培训教室——“孔子堂”。
2008年,茅忠群开始向员工讲授《三字经》、《弟子规》等。每天上午8点15分到8点半,是方太员工的“诵经”时间。时至今日,儒家思想已成为方太的企业文化,员工的错误率也由此显著下降。
谈起生活,茅忠群的话题似乎“无趣”。他不喝酒、不打高尔夫,每日埋在国学著作里乐此不疲。比如采访前一天,他的航班延迟4个小时,他在候机室里捧本《论语》看的津津有味。
其实,学国学前他不乏心浮气躁,学国学后则心静如水。近年来,他几乎不应酬,下班就回家与国学经典为伴,有时也看管理类书籍,“我只看经典,不看畅销书,现在很多畅销书经不起时间考验,看了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把原本正确的思想搞乱”。近来,他在看20世纪的管理学名著《基业长青》和《追求卓越》等。
好的价值观,不倡导付出,而是替他人着想
《粤商》:身为浙商,你觉得粤商具有哪些特点?粤商和浙商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茅忠群:粤商有魄力,企业做得规模较大,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但是,任何优点都是两面的,追求规模化,品牌的精致度和档次就会略有欠缺。
粤商和浙商都具有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特点,比如浙商里有个“四千”之说: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受尽千辛万苦。
至于不同,粤商在专业化方面做的好,倾向于坚守产业。可能因为浙江靠近上海,浙商做生意呈多元化趋势,有些浙商喜欢投资和资本运营。
《粤商》:你们做品牌属于“长跑”型,这方面请给粤商一些建议。
茅忠群: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企业家个人的修行历程,企业成长的边界是企业家的格局,而格局的大小取决于内心的信念,我的信念是:一心一意把品牌做好。
对企业来说,如果追求规模最大化,那品牌必然处于中低端。如果把战略定位到高端,就会失去规模,比如丰田和宝马。我认为,高端定位带来的利润比追求规模化产生的销售额重要,因为利润代表了品牌价值和品牌的盈利能力。
其实,专业化与多元化并无对错之分,一家多元化企业在所进入的每个领域,能做到前三名就相当不错了。
《粤商》:你最欣赏国内哪位企业家?为什么?
茅忠群:我欣赏华为的任正非,他在研发上大手笔投入,每年用销售额的10%以上投入研发。管理上,他把国外的管理方法当作“术”,自己的思想是“道”,以道驭术,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哲学。
《粤商》:你在公司推行“仁义礼智信”,你怎么理解“五常”?
茅忠群:这五个字即是一个行为规范系统,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我希望它们能潜移默化地成为员工的行为规范。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加了一个“智”,到了汉朝董仲舒将其完善为“仁义礼智信”,即“五常”,五种恒常不变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可以把“五常”理解成是上天赋予人类的五种本性,“义”是合理、公平、公正,“礼”指规章制度,“信”讲的是诚信和信任。这些人性本源的回归,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
《粤商》:儒学强调教化,与刚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会产生冲突,你如何化解冲突?
茅忠群:“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具体到公司,要多为员工着想,一个好的价值观,不是倡导付出,如果没有利益,没有人会跟着理念走。
西方有个故事:天使带着人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他们先来到地狱,正好是开饭时间,一条很长的桌子,两边坐满了人,在用一米长的筷子吃饭,每个人夹了菜拼命往自己嘴里送,结果筷子太长而吃不到,就开始打架。天使又带着人去天堂,天堂的人把菜夹起来送到对面人的嘴里,结果每个人都吃饱了。只要替别人着想,就会有回报。
责任编辑:葛灿灿
【上一篇】 【秋风】五年之内,中国将会经历一场代际“革命”
【下一篇】孙大午:半部《论语》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