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微博每日精选】韩星教授:上帝回归乎?(2015-5-26-27)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5-05-28 00:18:40
标签:
微言

作者简介:“微言”是儒家网特设的一个栏目,主要搜集整理发布儒家学者和儒门同仁发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韩星教授:上帝回归乎?(2015-5-26-27)

整理者:冷长安

来源:儒家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初十日癸卯

            耶稣2015年5月27日

 


#儒家每日快评#


韩星:

 【《上帝回归乎?——儒家上帝观的历史演变及对儒教复兴的启示》】上帝归来对于在现时代处理儒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巴哈伊教等的关系有了一个对话的基础,以儒教的上帝及其丰富的哲学蕴涵来整合不同宗教,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大同。


@石衡潭:

评《上帝回归乎?——儒家上帝观的历史演变及对儒教复兴的启示》】韩星教授是当代儒家中比较开放的,他思考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也敢于跟基督教对话。许多儒家不是往前走,而是故步自封,拒绝谈普世价值,拒绝与基督教对话。这样路子越走越窄。韩星教授逆势而上,难能可贵。

 

@石衡潭:

评《上帝回归乎?——儒家上帝观的历史演变及对儒教复兴的启示》】韩星教授对孔子的认识有所突破,但还是没有摆脱时下学术风气的影响,如说孔子的天可分为主宰之天、自然之天、道德之天等。这都是一种割裂。冯友兰、蔡尚思等人都认为孔子的天就是主宰之天。主宰之天当然具有道德属性,不然如何主宰,而不是主宰的,就仅仅把他看着自然了。思维习惯难改啊!

 

@杨万江:

评《上帝回归乎?——儒家上帝观的历史演变及对儒教复兴的启示》】与以前反对李申时的言论相比,这大概算是韩星的一个转变吧。当然,这种认识仍然很不到位。上古以下,除了存在从巫史向儒教的转变外,并不存在什么人文主义“转向”。它自始至终都是信仰上帝或神性上天,只不过,获得天命的方式,是从人和万物之蕴含中去体会认识,并随着这种认识而更加理性化而已。

 

@李向平围脖:

 【上帝】儒家文献中有上帝,还有下帝,还白帝、黑帝、青帝……等等。能够与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对话的,是哪个帝?

 

@李向平围脖:

上帝】之所以如此说问题,乃是因为在经典文献之中,关于“帝”的说法不是统一的。而“上帝”一说,并不能说中国信仰就有基督教的GOD的一神信仰方式。北美的谢选俊曾有一书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但不了了之。后有远志明的“神州的忏悔”也采用这种观点。但这种说法很难成立。

 

@石衡潭:

上帝】韩文中有解释:“五方上帝为昊天上帝佐。”且五帝这种说法出于周代晚期,最多是在汉代以后。可能受到道家的影响。殷商时代只称帝、上帝,天帝,没有以五帝来称最高神。后代即使以五帝或六帝共称,还是有主次之分。根本不可能乱的。力挺韩星教授。人类有共同的上帝。

 

@李向平围脖:

崇拜】我希望能够讨论的是,这是不是一神崇拜?再者,这个对“帝”的信仰,其方式如何?信仰方式不一样,同样一个帝,也走不到一起的。我到觉得,信仰核心不一样同样能够对话的。公共神学不就是一个进路?


@石衡潭:

崇拜】可能是独一神崇拜,也可能是至上神崇拜。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是只有一个神,而人们对神的认识有高低深浅清晰与模糊的区别。这就是各个信仰对话的基础。不太明白您说的公共神学进路,若是各说各的,就无法对话。有一个共同对象与目标,才可能产生对话。当然,路径可能不同。

 

@李向平围脖:

【崇拜】儒教肯定不是一个神,而且儒家不一定就认“天”为“神”?而且,天地君亲师,可以是儒教信仰的核心体系。何来独一神?

 

@石衡潭:

崇拜】天地君亲师之间并非并列关系,而是要主次之分。天是至高之上的。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个顺序也不能乱。有人总结说:三畏其实是一畏,畏天命。我没有说一定是独一神崇拜,至少是至上神崇拜。

 

@李向平围脖:

崇拜】畏天命——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敬而远之,也是畏。不一定就是等同于对神的敬拜。在此层面对话,我觉得方法不对。

 

@石衡潭:

崇拜】畏天命与敬鬼神而远之,这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我曾经多次说过,孔子所说的神不等于今天我们说的God,而他所说的天才是。畏天命就是敬拜神的一种方式,而敬鬼神而远之则表明孔子不拜偶像。此处神与鬼相差不远。有朱熹和钱钟书解释为政。不一。

 

@經禮堂:

神的“人形”】這是有一般教徒,為什麼理論一葉障目,不知上帝之實理,卻楞充陡斯之忠臣。天神無形,地祇有形有質,人鬼乃有人形。耶經說: et ait faciamus hominem ad imaginem et similitudinem nostram,則只能是人鬼了,難道是物魅不成?


@光武後族:

 【有形无形不可定】聚则成形,散则为气,法身无相,报身化身有相,未可定以有形无形论。

 

@杨万江:

 【中西“神传统”】只有西方从中世纪转到近代,才发生了所谓“人文主义”转向。中国传统不存在基督教那样教会垄断上帝之教义而隔断人类以自我之能力探索世界真理的中世纪。中国人从来就是在上天造化的人和世界中去体会和认识天命天理。在此之前,那只能是巫术那一类以主观的特殊能力通神。

 

刘燕君(@L数往知来者):

 【儒家非宗教】儒家及其上帝都不是宗教,帝从上(丄),两含义,一与“諦”通假,“审”(宷)的意思,知悉审諦,格物于自然造化,即自然法则;一是指帝王,博文含混二者。西语god是宗教(与上帝互译是错误的开始),指人a being,especially a person,一个留着长白胡须的老人。上帝回归之说,是让马和牛风,伪立论。

 

韩星:

 【耶教中国化】既然耶教挡不住,我们历史的经验就是让他中国化,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反过来我们也学到他们很多东西。百多年来我们只强调了学西方希腊传统,忽视了希伯来传统。中国人是多元信仰,上帝也是多层次的,能汇通并兼容西方上帝,化为我们的,也是大家的。问题或许都解决了。

 

@行俭:

 【儒家的上帝不是偶像】儒家的上帝不是偶像,更不同於化爲鬼魅的耶和華父子。從偶像崇拜發展到超越之天,是人類文明之進步,不能爲曲學阿世而倒退回人格偶像。否則,實違夫子之道。若以所謂宗教爲超越時空,則佛、道比爾拜鬼教高明多了。

 

#教育杂谈#

 

@杨万江:

儿童教育】儿童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生活的教育和积累。在孩子们眼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新的和需要探索的。他们最初在其心灵上感受到,或者观察到、接触到的世界所产生的问题,乃是他们以后大多数问题的来源。成长,包括知识的增长,不过是学会更复杂的工具去思考和解决那些问题而已。

 

姚中秋(@秋风论道):

【读经进体制】王财贵先生对中国经典重回人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经典完全可以更为多样的形态进入各种教育体系中,确实已经如此了。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在王先生成就的基础上,推动经典学习的建制化。也即,经典学习进入各类学校、社区,以文化人,重建社会。

 

陈明(@陈明原道):

意识形态】一年级的小朋友入队了。红旗、鲜血、共产主义,圆明园、中国梦,家长,抱抱,党、国以及亲情被奇妙的混合在一起,所有的人都觉得自然,虽然网上的调侃“小时候吹过的最大牛皮就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奋斗”也大量点赞。当前的意识形态就是如此,并且很可能还要混合很久,分化也只是这三种元素的配比变换。

 

@任士见1982:

【现状】现在跟学生讲仁义礼智,他们以为你在骗他们,混社会得靠欺骗和诡诈。这跟掌权者带坏了头有很大关系,掌权者一坏,社会道德体系必然崩溃。所以儒家在这个时候走上层路线,寄希望于执政党是有道理的。

 

#康党#


陈明(@陈明原道):

 【看话剧,说康党】(一)唐文明请干春松、陈壁生和我看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他们都有关于康的专著,算是康党的一次集体活动吧。演员投入,编剧有感觉。导演把话剧跟戏曲的手法结合融化,虚实跳脱,繁简相生。不足就是思想有所欠缺,后半段康梁分化处理成了保守与进步的差别。

 

陈明(@陈明原道):

【看话剧,说康党】(二)虽然后来又灵魂对话,在用心上达成和解,但康老成谋国的深刻没有得到表现,梁抢戏了。实际梁不仅戏中是B咖,思想史上也远在康之下。他说的世有康梁,再无康党,在剧中反复出现,但我们几个十分活跃的大陆新儒家却正被许多人叫做康党!


@和风易畅:

康有为】以谋国远虑论,以学术论,康胜沉浸于半路西学的梁甚多。然康本身亦有不足,书生逐利,故而有复辟之败事。如若共和后专一读书,潜心著作,返心修性,离动荡之乱世远些,或真能成就真正之儒门圣贤康南海。历史没有如果。对比曾文正公,康的境界,差远了。

 

#孔相#

 

@Lily-雯洁:

孔相】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周武王,孔子这些圣人,都有一个最显著的外貌特征。那就是都有两个露在嘴唇外面的大龅牙。很多后世的孔子画像也参照了这一特征。大龅牙,在今天看来不太美观。但古时称为:骈齿!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圣人之像。

 

余东海(@余东海化身):

 【孔相】孔子生具异相。《史记》说他“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索引》:“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史记》又说他“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相当于1.91米以上。又载郑人描述:“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云。

 

余东海(@余东海化身):

【孔相】关于“首上圩顶”《索引》说:“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这个解释应该有误。唐善纯(南京理工大学)认为,“圩”应读作“墟”,本意是高,意谓孔子头顶比一般人凸出,民间寿星造型就是如此。南宋马远所画孔像就是额头大而前凸。司马贞《索引》解错了。

 

#其他精彩微博#

 

@国学方纪泽:

民信】孔子早就对治国有三释:足食足兵民信,二足可去,民无信不立!很多人对之呵呵,其实,一个政府失去信义是真正最危险的事!庆安事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一个小老百姓与一个小官员(铁警)之间遥遥距离!官媒与政府失去的信义已禁不起几次折腾了!这样的事再多些,军备越强,其垮愈速!

 

@周炽成:

 【齐家】做文章要小题大做,但在家庭生活中则要大题小作,小题不作。面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形,最好是公婆都不说,否则家庭无宁日。

 

@风愿挂在树上:

态度】有人表示“想把儒学作为法的精神重新注入到法学中。”赞但提醒,我是学社会工作的,之前也想把“儒家思想”加入专业理论中,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打补丁”也许连“西体中用”都算不上。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不真正建立儒家信仰,不从儒家义理出发,只把入学当“佐料”的尝试是无力回天的!

 

刘燕君(@L数往知来者):

评”秋风答澎湃问吧”】秋风先生尊崇孔子、尊崇儒家,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功不可没。其对儒家的定位和评论的高度非常精准,十分可贵,令人肃然起敬!但是,某些具体认知和阐述与孔子和儒家总有距离,若即若离。这情形好象,站队是对的,行进方向也是对的,但歩点有时与整个队伍赶不对。非常遗憾!

 


#东海每日微言#


余东海(@余东海化身):

 

【答客】或问:圣王有哪些特征?答:圣贤在位为圣王。圣王在上,必能形成圣贤君子集团,必能建为政治文明,制度不良则改良之,制度良好则好上加好,社会自由和谐,人民富裕长寿,近悦远来,天下归往。若有军事行动,必是正义之战,守无不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本位】天下之本在国家,国家之本在社会,社会之本在家庭,家之本在个人,人之本在仁。天下本位、国家本位、社会本位、家庭本位都不行,个人本位相对较好,也不中正。唯仁本位大中至正。仁者就是成就仁德而坚持仁本主义立场者。仁者自爱爱家,进而仁爱社会、国家和天下。

 

【仁者】仁者必隐恶扬善。扬善必须隐恶。恶如果隐藏在意念里,别人管不着,只要表现为行为和理论,仁者就饶不了它!隐恶的方式很多,概言有二:有位则依法惩罪,如尧舜诛四凶,不容任何恶人欺负良善;无权则依理摧邪,如孟子辟邪说,不容任何歪理误导民众。

 

仁者】求仁是人生最美好伟大的事业,成仁则是最大的成功、幸福和光荣。仁者的特征和表现:仁者知命,因为仁性就是天之所命。仁者安心,因为仁心就是内宅。仁者必自强不息,因为仁性健动。仁者言必由衷,必说真话;言必有中,必说正理,因为仁心必真必正…

 

 

 

 责任编辑: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