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奔腾,走读中华—青年学子“民间国学调研行”专题追踪报道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15-08-11 17:34:43
标签:

 

 

 

青春奔腾,走读中华—青年学子“民间国学调研行”专题追踪报道

来源:青春儒学(儒家网微信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六月廿三日乙卯

           耶稣2015年8月7日

 

 

 

【一】

 

主页君按:1位80后老师和4位90后大学生,3个不同城市与4000多公里行程,500多个小时与纵贯18°07'的南北维度差,在这个过于物质化、利益化的社会,他们拒绝纸上谈兵、一味批评,而是选择用自己的眼耳手脚、心灵大脑去关注这国学复兴二十余年来的某些不同的人物与几个特别的剖面,他们以“礼失求诸野:国学在民间的传承路径与生存现状”为主旨的暑期调研,旨在通过和各地长期从事或关注国学事业的人员的交流互动,深入调查国学的传播状况与民间生态。即日起,我们栏目组将对他们进行跟踪报道,及时为大家呈现他们的精彩动态,期待大家的关注!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

 

【前言】

 

自1993 年8 月16 日,《人民日报》第3 版史无前例地以一整版的篇幅发表了题为《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的长篇报导以来,传统文化热潮和国学复兴运动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这一自下而上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现象),也逐渐得到了政府的认同、扶持和社会大众的认可、参与。而习总书记的曲阜讲话和五四北大讲话,更是将国学普及与青年文化工作,提高到了国家教育文化战略的层面。

 

在这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基于不同的身份背景与使命诉求的参与者们,也因各自文化立场、教育背景、现实追求的差异,而开出了国学在当代、在民间的多元化传承与发展路径。对过去二十年的经验总结与道路回顾,既有助于所有参与其中者更加深刻地认知与反思过往道路上的经验与教训,也必将有助于更多人投身其中,参与到中国文化的复兴道路上来,进而促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理解之同情、同情之理解”的心境下,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受益者与传承人。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组织了本次以“礼失求诸野”为名,以“国学在民间的传承路径与生存现状”为主题的大型暑期社会调研。希望通过和各地长期从事或关注国学事业的人员的交流互动,深入调查国学的传播状况,深入了解国学的民间生态。

 

本次社会调研以“3+1+1”的形式展开,团队成员计划在15-20天的时间里,依次走访山西朔州、湖南长沙、广东中山三地,分别就少儿学习国学、社会推广国学、企业运用国学展开深度调研。在上述行程结束之后,团队成员将回到湖北武汉,分别就上述三个维度在武汉约见、拜访相关的行业从业人士,作为对于上述“单城-单向”的国学传承模式的补充与对比。在整个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还将利用休息、赶路等碎片化时间,依托湖北高校国学联盟旗下30余所社团积累的7届数千名大学毕业生的数据资源,就“国学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展开网络调研。

 

在整个项目的架构中,从北国到南疆的实地调研将是工作的重点。同时,武汉则作为一个与上述三城进行对比的案例,希望通过走访武汉的私塾书院、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高等学府等,得到可供横向对比的数据与素材。而“国学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的网络调查,既是立足于团队成员自身的身份与处境,也是希望为当代大学生乃至国学在全社会的深度推广发掘出可资参考的数据与信息。

 

本次调研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国首次由大学生主导完成的大型国学调研。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已经走过二十余年的历程,然而国内除康晓光教授及其团队开展过两次大规模调研并形成相关论著外,迄今尚无规模如此之大、覆盖面如此之广的关于这一现象的调研、观察与分析,尤其是由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主导的大型国学调研,更是全国首次。

 

第二、为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摸索总结经验。正是因为过去二十余年艰辛而又相对独立、零散、缺乏交流与互动的摸索历程,才更需要对于这一事件的深度认知与考察,尤其是在当下社会“文化中国”呼之欲出,人民的精神文化诉求与社会的道德文化水平日趋紧张的今天,探寻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第三、帮助青年学子树立文化自信、坚定人生选择。在今天的中国,有意愿且有能力从事国学传承工作的大学生依旧是凤毛麟角。我们希望通过项目来引导大学生在实操中增强自信、锻炼自我、介入社会、提升素养,激发青年从事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成为文化义工、文化义士的热情与信心,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传承,并以此来塑造独立自主的君子人格与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本次调研的成果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文字资料:团队成员在筹备期及总结期内每周撰写1篇工作总结,在调研期间每天撰写调研日记1篇,在每个城市或版块的调研结束后提交至少1篇随笔或评论,1份总结报告,在整个活动结束后每人提交1份关于个人的感悟及思考的心得体会,每人提交1份从个人角度提炼出的总体性的活动总结。

 

2、影像资料:每一个小单元的活动均需拍摄、留存10-20张不同的图像资料,整个调研活动结束后形成1个45-60分钟的总纪录片,1个15-30分钟的工作花絮剪辑片,每一站(城市)形成1个8-15分钟的分纪录片,每站选取特别的人物、事件形成3-5个3-5分钟的专题纪录片。

 

3、总结报告:在活动结束后由项目组成员集体合作,就每一个主题形成1份调研报告,整个活动形成1份总报告集,报告集包括但不限于日记、随笔、评论、访谈稿、图片资料、网络资料、调研总结等,预计总报告集的体量在20-25万字。

 

4、宣传展示:A、团队成员每天发送消息(微博、说说、朋友圈等)至少3次;B、在湖北高校国学联盟官方QQ、微博、微信公众号“楚同学少年”等自有平台上及时更新发布团队动态及相关报告;C、积极联系、利用相关机构或网站平台发布调研动态及成果;D、在活动期间积极联系相关的新闻媒体;E、调研结束后的总报告集除反馈给接受调研的机构外,将以电子版或印刷品的形式主动推荐、发送、寄赠给不同平台或机构,面向全社会开放,并积极谋求正式出版。

 

【朔州第一站感怀】

 

忙碌的工作往往让人无暇静下心来去思考很多问题,但所有的人事又必须是冷静思考之后才能得到答案,这个天然的悖论在调研团抵达朔州的第一天就已经显现。一方面,是以邸继文老师为首的朔州国学界同仁的各种热情,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对自我、对孩子、对家庭、对教育乃至于对社会、对文化、对民族、对国家的一颗温柔跳动的心与一贯执着坚持的行;另一方面,则是由张凤篪老师带队的我们这些青年的各种震撼,这背后有对朔州同道前辈的感激,有对耄耋老人的尊崇,有对责任爸爸的钦佩,更有那种刚挖开一座富矿,见到冰山一角的惊奇与期待。

 

在这塞北的巍巍大山、茫茫旷野下,人类的一切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乃至生老病死都会显得无比渺小与微弱。但人性与思想的光辉,却不会因为崇山峻岭的阻隔、风土人情的迥异、年龄身份的差别而有丝毫的损耗减弱。湖北高校国学联盟“礼失求诸野”暑期调研团朔州行的第一天,我们感觉到了一股耀眼而又温和的,来自于厚重历史的、来自于质朴乡土的、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光芒。

 

我们不敢去妄谈国学,因为我们都只是文化幼稚园的一棵小草。

 

我们更不敢评论朔州,因为我们才刚刚开始这学习与修行之旅。

 

但我们相信那人性与思想的光芒,必将照亮我们继续前行的路……

 

  

 

到达朔州市国学研究会和邸继文会长(右起第一位)商议今日行程,妥善的安排让我们感动。看不到萌萌哒的妹子了,因为她去拍照啦!N(*≧▽≦*)

 

  

 

安顿好之后去拜访了一位坚持学习国学的退休老干部,田文明老先生十一年如一日抄写《四大名著》和《邓小平文选》。几大盒厚厚的稿纸让我们震撼和敬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赞!

 

  

 

田文明老先生(左起第五位)与拜访人员合影留恋,前桌上的稿纸还只是一小部分。

 

  

 

在朔州国学会老师们的带领下参观朔州国学会实践基地——昌通园,风景如画啊。

 

  

 

团队成员在昌通园合影留恋,雁北风光真美,随便一张照片就可以做壁纸(✿◡‿◡)

 

  

 

“家庭国德”课程之前张凤篪老师和陈鼎学姐采访前来参加的家长。

 

  

 

“家庭国德”课程开始之前,李凤老师带领大家诵读“国学经典教育十二支诵经歌”

 

  

 

“家庭国德”课程,邸继文老师向大家讲授课程。

 

  

 

团队成员与接受采访的高彰小朋友合影。

 

  

 

“书香家庭”的男主人赵主任向我们展示家庭文化材料和朗诵录音,展现餐桌上方的孝文化!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