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近复作者简介:姚近复,男,国学爱好者。 |
中国节日祝词,不宜都只说“快乐”吗?
——与冷长安君商榷
作者:姚近复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七月初八日己巳
耶稣2015年8月21日
昨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因当代被商家炒作影响让节日有些变味,所以各类民间人士发出各种节日科普,被网友戏称“七夕科普节”,从名称到民俗各类细致化的科普,这是回归“原味”节日的好事,但当我看到长安兄《中国节日祝词,不宜都只说“快乐”》后略觉不妥,故撰此文,用于讨论。
受到西方强势文明的影响,让我们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不自觉的模板约束,比如节日问好我们现在一般采用的是祝某节日快乐的模板,虽然模板是西方的,但“快乐”这个词还真不是个舶来品。
我们先从“快乐”的单个字来看。“快”具有喜悦和心情舒畅的意思,而“乐”也有喜乐之意,且用法也自古就有,比如《易林·乾之履》:“富饶丰衍,快乐无已。”明·唐寅 《感怀》诗:“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由此我们可以说,“快乐”的用法古已有之,现在则加上了浓重的祝福含义而已。
接下来看下长安兄举得两个例子,端午和七夕节。
在今年的端午节网上流传了一个非常火的文章,说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应该说安康,但真是这样么,我看未必。
网上的文章说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毒月毒日,且说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为救父投江、屈原投汨罗江,比较严肃的日子,不宜说快乐。
这句话本身就有一定的问题,任何一个风俗和节日的形成绝非因一时一地一人形成,而要结合当地文化和传说,所以节日气氛并不一定相同,且据我知,多数的节日是庆祝生活的喜悦,可能节日传说会有坎坷,但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要让人积极生活,快乐面对。
中原大地虽然节日名称相同但风俗并不一定相同,且不说到底端午节先形成还是先贤先故去,难道我们忘记了小时候在课本上学的端午节要划龙舟、吃粽子等代表性风俗么?这些哪里有哀思的感觉?民间亦有歌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我们想象一下这个情景,是否这时候说“安康”反而不妥?
再说中秋节,长安兄说中秋节的主要基调是“愁,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中秋节是思念故乡的节日。我们翻开古诗,其中写到秋天,往往便是和思乡联系在一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诗仙联想到秋天才有霜,于是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还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风就是指秋风啊。在中秋这天,若是对远在他乡的游子祝福“中秋快乐”,大有火上浇油的嫌疑,所以建议大家慎用。泛泛而讲,在中秋这天,一般的祝福可以用“合家团圆”。
我觉得长安兄的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中秋节绝不是愁的节日,首先我们来看,古人在过中秋节会有很多民俗活动,如赏月、观潮、猜谜、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等,这些民俗活动我们想象一下都是非常热闹的场景。那为什么诗人、词人会愁?因为他们回不了家,知道家里人在快乐的玩耍,老家很热闹的活动他 参加不了,而当地并不一定熟悉,看到当地热闹而不能回家团圆所以愁,这更说明这个节日一定让人很快乐,所以错过了才会让这么多人愁。这时候你对一个游子说快乐我觉得并不一定让他会反感,反而可能会融入当地环境,遥祝家人快乐,退一步讲,难道对一个多年在外的游子说一句“合家团圆”他就会不愁了么?
就一个节日而言,它的形成是多元的,所以基调一定不单一,因为个别的组成元素而去定整个节日的情感环境本就是以偏概全,比如很多人会觉得“清明节祝快乐”是不合理的,但其实在古代清明节祝快乐是很正常的,因为清明节虽有纪念追思为主基调,但是也有它快乐的另一面。首先清明节并不是一天的节日,前前后后共有二十天上下,而“清明万物复苏,清洁而明净,古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农耕活动。”民俗专家段庸生就表示,古人过清明最重要的习俗虽是祭祀,但还会乘着清风踏青、放风筝、吃寒食、插柳、荡秋千、蹴鞠、马球、射柳等。这些习俗都是在娱乐,并没有感觉到沉痛的感觉,所以对一个节日的认识我们要多元化。
以上就是我对节日是否不宜只说快乐的一个看法,目前有很多同胞想去丰富节日内容,还原节日习俗,这自然是很好,因为当代快餐式的生活让我们精神极度空虚,且对本民族文化极其不够,反而对洋节能够如数家珍,通过节日复兴让大家回补文化很不错,不过过度的牵强约束就会让人感觉的拘谨,过度的拘谨就会让人感觉完全的复古,那这样是否会让人排斥?其实,为什么大家会感觉祝快乐很苍白,无非是现在的群发和格式化冲淡了大家的情感,无论是“安康”亦或是“快乐”都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情感都没有了而去过度的追求词汇上的约束是否有些舍本逐末?
相关链接
【冷长安】中国节日祝词,不宜都只说“快乐”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6090/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同济英才亲子公益国学班举行开班仪式
【下一篇】【儒家邮报】第255期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