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能否助力儒学走向全球?
作者:宋厚亮
来源:《中国慈善家》8月刊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七月廿八日己丑
耶稣2015年9月10日
引导中国的慈善家、慈善机构进入全球,融合到全球化浪潮中,融入到全球的大众中,赢得他们的爱、信任与尊重。中国慈善的文化根基是儒学,儒学凭借慈善的载体,自然而然就容易被各国大众所接受
儒家有一个尴尬的地方,那就是两千多年来,儒学仅仅存在于有限的东亚几个国家,除了中国,仅有日本、韩国、越南等。儒学未来能否走向全球?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汉学家贝淡宁先生,他说有一些可能性。这话说得有些勉强,“可能”可以等于零。
其实,问儒学能否走向全球这个问题,还得接着问,就是谁可以让儒学走向全球?
经济的发达,制度的优良,综合国力的强盛,文艺的繁荣,都会有助于儒学走向全球。如今在美国,佛教信徒众多,而且不乏世家名流,例如洛克菲勒家族的人、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本的繁荣,佛教从日本传到了美国,并被美国人所接受。假以时日,中国实现了真正的繁荣,对儒学在世界范围内,甚至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传播,肯定会有很大的推动。
除了这些,是否还有其他助力儒学走向全球的机会呢?
不妨先看看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彼时,基督徒进入中国传教,他们希望把上帝的爱传播给几亿中国人。他们的使命伟大,但任务却异常艰难。在儒家中国,传教士跑遍了天南海北,城市与乡村,遗憾的是,在几十年内,他们仅仅发展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中国人皈依基督教。在处处碰壁的艰难境况下,他们调整思路,不再“简单粗暴”地向大众传播福音,而是为灾区救灾,建医疗诊所为病人免费看病,建学校免费为上不起学的孩子提供教育,甚至还有更多的公共建设。显然,这样的行动拉近了他们与大众的距离,赢得了信任与好感,传教工作变得容易起来。
再往后,他们更是创办卓越的大学,例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等等,以此赢得中国人的爱与尊重。事实上,发展到这一步,大众已经喜欢上了他们。
儒学的全球传播,是否可以借鉴于此?问题不大,引导中国的慈善家、慈善机构进入全球,融合到全球化浪潮中,融入到全球的大众中,赢得他们的爱、信任与尊重。中国慈善的文化根基是儒学,儒学凭借慈善的载体,自然而然就容易被各国大众所接受。
文化是软实力,慈善也是软实力,两者的结合,则是一股绝妙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葛灿
【上一篇】【田飞龙】一带一路与香港复苏
【下一篇】【汤双】从认知科学看儒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