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论语点睛》之二十八:尽孝难在颜色悦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9 21:41:29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论语点睛》之二十八:尽孝难在颜色悦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八月初七日戊戌

           耶稣2015年9月19日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第八章)

 

子夏问怎样是孝,孔子说:“难在和颜悦色。有事,晚辈去操劳;有酒饭,长辈先用。这就算是孝吗?”

 

以上四章都论孝,放在为政篇里正好,孝道也属于政治之道。政治,是人道之大者,孝道则是人道的根基;政是正义和文明,而孝,作为人类朴素而原始的情感要素,既具有天然的正义性,也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表现。

 

所以,是否重视孝道,做儿女的是否孝顺,不仅是家庭和父子之间的私事,而且是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乱和天下兴衰的公事国事。有子说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古代儒式王朝重视孝道甚至“以孝治天下”,难免会出现虚伪化或形式化现象。但是,即使伪孝也比“真不孝”的公开忤逆好。现在打骂甚至杀害父母这样极端忤逆现象层出不穷,畜生们当然有罪责,大量产生畜生的文化、信仰、教育和制度更是难逃其咎。

 

关于孝养之道,古籍中有关论述可参看。

 

《说苑-建本篇》:“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序用之,可谓善养矣。”

 

或问:万一父是卡扎菲,为子该不该孝顺。答:父子是天伦,不论父亲如何,为子都应尽孝道。但孝不一定必须顺。《温公家范》云:“亲之命可从而不从,是悖戾也;不可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

 

如何劝谏父母,《礼》有规定:“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则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换言之,不论父母是否听从劝谏,儿女都应该和颜悦色。

 

或问:父母大恶,是否远离为孝。答:是否远离,随机应变,不必一概而论。关键是要想方设法劝谏感化,彻底改恶为善最佳,多少减恶增善也好;其次是千方百计做善事,立功积德,为父母赎罪。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