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作者简介:“微言”是儒家网特设的一个栏目,主要搜集整理发布儒家学者和儒门同仁发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儒家微言每日精选】中国家庭危机·时代激变·东海微言(2015-12-07)
整理者:冷长安
来源:儒家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廿六日丁巳
耶稣2015年12月7日
#快评#
@慕朵生:
【中国家庭危机】某友四十,欲生二胎,告其女曰,此为父母长久心愿,赠尔最好礼物,然当须开源节流。其女可之,然要求不得减少其开支,且要长久住此(以手指地)。友曰:此房间永归尔有。其女曰:非此房间,乃此房产!友愕然且涕下。嗟乎!此非女之失也,乃现代社会人之生命心灵物化固化之由也!
#称儒#
@余东海三世:
【答客】或说:“孔夫子未曾自称儒,以求道者自居,所言所行皆以道为准绳,故后人鲜能诟病。”答:儒学即中华最高道学。以儒自称,是一种文化自信、道德自律和责任自担,尤其是在儒家受到政界和社会各界广泛误会排斥的时候。天下皆以孔子为儒家之宗,孔子亦以儒自称,详儒经和诸子之书可知。
@崇儒_梁知一:
【称儒】圣人于《礼记•儒行》极力称儒。盖儒者,论“质”谓君子,论“文”则谓之儒。儒能充实其德而光辉,大而化之谓圣。自孔孟后以迄明清,二千余年历代先儒及其士子皆以儒者自居,视为当然身分。并以儒严格要求自己。至若帮派之论,小人乐有朋党,儒家君子以义结,以道合。同声和,同气求,乌可为视作帮派。
@慕朵生:
【今天儒家为什么会孤独?】因为他必定会不耻意识形态,必定会批评左派右派,必定会不屑耶教伊教,必定会拒绝媚众庸俗……这是因为,儒家乃中道的、包容的,因而为各种偏执的、极端的思想所不容。这种孤独是荣光的、值得珍视的~~不孤独的儒家,当自我审视,是否自己让渡了儒家的某些思想或价值?
#其他微言#
@崇儒_梁知一:
【时代激变】时代文化激变之时,必将沉渣泛起。有反对儒学,甚至悍詈圣人之徒,忝有“大学教授”之名,妄执教柄鼓唇摇舌遗误青年,不徒斯辈之耻,亦实为一国一时代教育之耻。大潮过后,天成地平。斯辈亦将永居海底,营苟与虾蜉为伍,永劫难复,可悯可恸!苟良知未绝于天,可速参佛家世亲公案,转而弘儒,冀罪少免。
@盛洪微博:
【法治】近代以来,将ruleof law 翻译成“法治”是有失误的。因为law不仅指狭义的法律,而包含了上帝的正义和自然法的意思。而过去中文的“法”是指人间法,是强制性规则。如此“法治”就只是指“法律的统治”,甚至是“强制性的统治”,筛除了law的“天道”和“自然法”的含义。
@刘青衢:
【看历史】部族政权之落后狭隘暴虐,摧残毁灭汉文化之烈,无过于满清。按钱穆先生意见,中国历史绝不可以黑暗专制简单概括,然元清两代统治则庶几于黑暗专制。少数民族以强大军事战胜文化昌明之汉族,正谓野蛮战胜文明!彼之政治文化流毒,元害于明,清害于今,而大明历有更化,比汉唐宋不足,较余代则远胜也。
#东海微言#
@余东海三世:
【不祥】孟子说:“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贤者受到压制,不得其用,有德无位,不祥莫大焉。不祥的结果,蔽贤者要承担。诬蔑儒家,诋毁孔孟,泼污正人君子,与蔽贤同恶,本质上就是蔽贤,不祥莫大焉,后患莫大焉。
【乐观】余英时“死亡之吻”说,太低估了儒家的正大光明。任何人物和势力,邪恶到一定程度,对儒家就会丧失亲近和利用的能力,只能远离敌视,反孔灭儒而后快。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敢于利用春秋和儒家者,纵然出身乱贼,也有归正之望。胆敢吻儒者,最坏也有底也。
【击蒙】或谓王阳明“终身也没归于圣贤之学。根本原因是辞章不够,故难窥正学之堂奥,只能做得禅门外道。”云。无以为也,阳明不可毁也,多见其不知量也。王阳明先生道德文章一流,功业诗词卓越,虽通达佛道但不碍儒家立场的坚定,不愧为儒家圣贤。
【有感】不怕人俗,不怕人坏,却怕人太蠢。时间久了,俗人有望雅起来,坏人有望好起来,唯独蠢人,蠢到一定程度,信誓旦旦地看朱成碧,理直气壮地胡说八道,大义凛然地为非作歹,那就无可救药。古人云:狗可训,马可训,豺狼可训,猪不可训;俗可医,恶可医,瘟疫可医,愚不可医。然哉然哉。
【定律】只有儒家才能成就圣德,培养大人;只有儒家才能开出王道,实现大同。大人指大心大德之人。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易经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看中国】知识分子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分子,一种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的无知,特殊的文盲:盲于中华文化、文明和历史。它们讨论历史问题,基本不读中华正史,或者专挑选阴暗面,甚至把野史演义和戏说当做正料。它们永远看不到历史的伟大光明面,看不到几千年来无数圣贤君子英雄豪杰的可歌可泣可崇拜。
【儒理】三纲五常皆儒家故物。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五大基本原则和普世价值;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和《春秋繁露》,虽为汉儒总结,自有圣经依据,与法家无关。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易经》说“夫夫妇妇”,君父丈夫责任更大,自当为乾为纲。
责任编辑:梁金瑞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