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皮著、周注《经学历史》纠谬一则

栏目:思想探索
发布时间:2016-02-07 15:20:49
标签: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等。著有《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孔子家语通解》《孔子家语探微》《孔子文化十五讲》《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

 

皮著、周注《经学历史》纠谬一则

作者:宋立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文献》2008年第1期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腊月廿九日己未

           耶稣2016年2月7日


 

清代今文经学大师皮锡瑞的名著《经学历史》名噪学界,尤其经周予同先生作注之后,该书成为学习经学史入门之书。然而其间不免皮氏门户之见,比如对三国时期的经学大师王肃,皮氏即大加鞭挞,将之与前汉末年之刘歆并称为“经学之大蠧”,指责王肃伪造群书诸注,所论似甚痛畅。近来因研究《孔子家语》,故重读此书,居然发现其中皮氏在此却出现一低级错误。周予同先生注皮氏此处更错上加错。读之愕然。今录出以告诸君:

 

(王肃)伪造孔安国《尚书传》、《论语注》、《孝经注》、《孔子家语》、《孔丛子》,共五书,以互相证明;托于孔子及孔氏子孙,使其徒孔衍为之证。

 

按王肃《孔子家语序》自述其得《家语》之经过云:“孔子二十二世孙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书。昔相从学,顷还家,方取以来。与予所论,有若重规叠矩。……今或者天未乱丧斯文,故令从予学,而予从猛得斯论,以明相与孔氏之无违也。斯皆圣人实事之论,而恐其将绝,故特为解,以贻好事之君子。”关于王肃与《孔子家语》之渊源之记载莫详于此,《三国志》王肃本传亦不见载。故皮氏此处所谓其弟子孔衍者,应为孔猛之误。对此,周予同先生未加订正,而注曰:

 

《孔子家语》载孔衍上书云:“鲁恭王坏孔子故宅,得古文科斗《尚书》、《孝经》、《论语》。世人莫有能言者,安国为之今文读,而训传其义。又撰《孔子家语》。既毕,会值巫蛊事起,遂各废不行。光禄大夫向(刘向)以为其时所未施行之故,《尚书》则不记于《别录》,《论语》则不使名家也。”按孔衍字舒元,晋鲁国人,孔子二十二世孙。师王肃。传见《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

 

此处,周先生在皮氏错讹之上再加错讹。按,《孔子家语》之《后序》署名孔安国,而其后半部分为孔衍奏疏,孔安国后序与孔衍奏疏俱载《文献通考》卷一八四《经籍考》。与周先生所引略有出入。周先生所引孔衍奏文,与1933年上海新文化书社本所载大体相同。周注初作于1928年,然几经修订,故周注所引是否据新文化书社本所载,亦未可知。 

 

其实,周先生的错误主要并不在引文的错讹,而在其将汉孔衍与晋孔衍混为一人。按,《家语》后序所载孔衍,乃孔安国之孙,为孔子第十四世孙。读其奏言可知,孔衍约当汉成帝时,与刘向大体同时。而《晋书》所载孔衍,字舒元,孔子二十二世孙。衍,一作“演”。但并未言“师王肃”,周氏所说不知何据?或仅自皮氏所云而来。然考此孔衍与王肃生卒年,根本无法相接。《三国志》王肃本传载,肃卒于甘露元年,即公元256年。而《晋书·儒林传》载孔衍卒于东晋元帝太兴三年,即公元320年,年五十三。则其约生于西晋武帝泰始三年,即公元267年。上距肃卒已十余载,如何师事王肃?此周先生之不察之故也。其实,《家语》所载王肃《序》明言得此书于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皮氏不察,而周先生为之作注,不惟不改,甚乃将汉、晋两孔衍误作一人解,或周先生秉汉学“疏不破注”之家风乎?

 

另外,孔猛,不见史传,唯王肃序中提及,谓乃孔子二十二世孙。而查孔子世家谱,猛为第二十一世孙。而宋晁公武、陈振孙俱谓猛为孔子二十四世孙。皆不知何据。由于书阙有间,只能存疑了。

 

周先生乃学界崇敬之经学史大家,开创经学史学科,厥功甚伟。书中有此疏漏,终是微疵,所谓瑕不掩玉,读者不可因之废书也。

 

然细细思考,皮氏和周氏致误之因,据我的私意揣测,恐与两位先生胸中先横一成见有关。皮氏诋王肃甚力,而周先生早年亦对王肃颇有厌恶之感,读其《经今古文学》可知。在此情况下,很难平心静气,予以阐说、疏证。臆度之辞,望读者不以为妄,幸何如之!

 

《孔子家语》非王肃伪造,当今日学术昌明之时,已经博雅君子所证实认可。辨伪学视野下,刘歆、王肃诸人之“造伪大师”的帽子也已经被摘下来了。但是,我们今日之得以厘清真相,多赖出土文献之功,但当我们反思以为之研究为何出现如此偏差时,难道不应当思考一下,原来疑古思潮之下,努力辨伪的背后,是否有更多的成见呢?尚望君子思之!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