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流校长离不开传统文化素养
作者: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初七日壬辰
耶稣2016年9月7日
进入21世纪,在国际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民族化、本土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明确地突出了“中国梦”的自主意识。这是百年来中国精神的一次大力复苏与回归,也是中国的发展在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之后走向自立、自信、自强、自觉的重要标志。
回顾近2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应该说主要还是学科性和随机性的。尽管在国家层面已有明确的原则精神,但由于思想解放还不充分,加上长期以来对本土文化的鄙夷和偏见,使得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依旧循着“全盘西化”的轨迹滑行。我们要解决的许多现实教育问题,似乎还要交由国外的思想家和实践者代为探索或思考。而在欧美和其他许多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却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成为人类认识自身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借鉴。
作为教育的专业化场所,继承和弘扬本土的文化遗产,应是学校天经地义的职责。而中国当代教育缺失本土文化的滋养是有深刻的历史和思想原因的,许多学者对此都有论述。要改善这一窘况,首要问题是使我们的校长群体具备较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中国一些大中小学的校长,在谈论和接触自己的传统文化时屡屡出丑,表现出极度的无知和莫名的抵触。似乎自己的文化传统尽是糟粕,没有精华,而国外的思想哪怕只是一家之言,也要顶礼膜拜。试问有这种思想意识的校长,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吗?
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在其教育理想和办学智慧中,如果缺少了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滋养,是很难办出一流学校的。中国历史上不乏至今仍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近代以来留洋归国的重要教育家如蔡元培、陶行知、胡适、陈垣、徐悲鸿、晏阳初、钱穆等,无一不是兼容中外、具有深厚本土传统文化修养的。他们因此创造出了为全世界瞩目和认可的中国教育经验。
由此可见,中国各级各类校长的传统文化素养非常重要,事关中国学校教育之路能否在人类多元文化尤其是中国“本元”文化的滋养下充分发展。而提升这一素养的基础工作,就是充实和深化校长们“自知”的内涵,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因为,缺少了重要的“自知”素养,他们所办的教育和培养的人都很难真正达到自信、自觉、自强的程度,探索中国的教育发展之路也会变成一句空话。
作为校长,尽管专业背景会有不同,但学习和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是最重要的必修课。因为在与现代人类生活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许多专业领域,中国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都不可小觑、不容忽略。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学科教育的资源需要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参与,更在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学习意识是解决当下许多教育和学习问题的重要参考和良药验方。
与西方传入的班级授课模式和制度化的现代学校不同,中国的传统教育在许多方面不仅具有永恒的价值,还有许多辩证的思考,有利于今人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其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在于:偏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并同时探索教法和学法(如《论语》、多种《劝学篇》等);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并承认其具有智能类型的价值,因试图影响所有人而追求有教无类;着眼建立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并归纳出师生各自的责任权利(如《弟子职》《师说》等);在推进科举制的同时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开放人才观,鼓励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耕读传家、家学、师徒制、乡村文教建设);强调知行合一和因地(校)制宜;突出教育的国家责任(如《学记》《贞观政要》等);推进大众阅读和知识技术普及(编辑《文选》和建立普及农医知识的社学);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质疑权威(如《孟子》《论衡》等);兼顾诸家学说和官私学校并举(虽是“独尊儒术”,但能百家并存),等等。这些无不与当下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有诸多吻合之处,并有许多有效经验可资参照。
作为校长,仅仅懂得了上述传统知识还不够,还应该了解中国传统教育的分层、分类、建构、目标、评价及其理由。比如,中国为什么从殷周开始就将教育逐渐分为“蒙学(0-7岁)”“小学(7-15岁)”和“大学(15岁以上)”三个阶段,其与现代教育的分层等有何区别?中国在常规学校教育之外还有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大众教育等,它们与学校教育和人才评价的关联如何?中国的“教”与“育”、“学”与“习”等概念与西方有何差别和独到之处?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校长们的教育视野将会得到极大开阔,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时也会茅塞顿开、左右逢源。比方说,传统的“蒙学”以语言学习和习惯养成为主,在近乎自然的状态下保证儿童自由、全面、健康地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尽早识字、读书、计算,却忽略了日后“成人”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资本。
在已经基本西化的格局和体制之中,为了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回归学校,是需要用智慧和方法去打破僵局或困境的。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思路,都在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又与既定的教材、课堂安排脱离不开。所以,让不少校长头痛的问题就是,学习传统文化似乎没有时间和空间,否则便会影响“要了命”的考试和升学。但如果提升了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修养,校长们就会知道“教学相长”“法无定法”的道理,就会想出许多非课程化、不用常规教学、进行融汇比较的适宜方法,会使师生在丰富的教学的创新发展。
校长的素质和眼光,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效率。对中国文化教育传统的了解和把握,应是中国学校校长的看家本领和基本功。希望广大校长能在勤奋的管理实践中多抽出一点时间,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补上我们丢失很久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课。
责任编辑:柳君
【上一篇】 山东大学举办“乡村儒学”知行讲堂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