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白沙文化”打造“岭南儒城”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九月十二日丁卯
耶稣2016年10月12日
(中国经济导报讯 冯能文 范柏成 记者罗勉)近日,陈白沙与明代心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白沙故里——广东省江门市,交流研究白沙文化与明代心学,探讨如何实现白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岭南大儒陈白沙的心学,为传统岭南文化奠定底色,江门学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儒家学派。可以说,陈白沙的学说及其遗存是岭南的文脉,江门是传统岭南文化的发祥之地、形成之地。岭南文化是广东的精神血脉所在,深入研究白沙学术思想和价值追求,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江门市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纲要(2016—2020年)》提出,打造“岭南儒城”城市文化品牌,白沙文化则是打造岭南儒城的“根和源”。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指出,江门要处理好历史与现代的关系,传承侨都的历史文脉。江门市市长邓伟根亦表示,江门不仅要打造岭南心学的思想学派,还要打造好岭南儒城。
白沙文化 岭南儒城“根和源”
明代商品经济的开放性促进了陈白沙的思想解放。在“道传孔孟”的同时,陈白沙提出了以“自然为宗”“学贵自得”的哲学主张,打破程朱理学沉闷和僵化的模式,开启明代心学先河,创立了旗帜鲜明的“江门学派”。
陈白沙学说高扬“宇宙在我”的主体自我价值,突出个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存在意义,对整个明代文人精神的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陈白沙因此成为岭南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备受后代学者尊崇。
安徽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钱耕森等人认为,宋明心学是一个整体,肇始于陆九渊,中经陈白沙,到王阳明集大成,构成陆王“心学”,陈白沙承前启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和重要的环节。
“江门要以白沙文化为核心,把圭峰山打造成‘岭南心学第一山’,以及岭南儒城的重要地标。除了研究岭南心学思想之外,我们还要重点研究岭南心学与岭南儒城的关系。研究岭南心学不仅是为了过去,更是为了开拓现今如何建设岭南儒城。岭南儒城也是我们建设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邓伟根指出。
以心学为核心的白沙文化增强了江门的文化自信。因此,江门十分重视对白沙思想的研究传承。除组织召开过多次白沙思想研讨会、整理出版系列相关专著外,江门更提出以白沙文化为核心,把圭峰山打造成“岭南心学第一山”,将其打造成为岭南儒城的重要地标。
圭峰山是陈白沙读书讲学、创制茅龙笔、龙坛求雨的地方。基于陈白沙的心学观,他在讲学之余,或饮酒放歌,或赏花吟咏,或遨游山水,或交友论学,过着一种自由闲适、自得自乐的耕读生活。
在打造“岭南心学第一山”方面,江门已下了不少功夫。截至2015年年底,江门已在圭峰山举办“新会圭峰山古今名联赏读”“陈白沙与茅龙笔”、“弘扬国学精神尊师礼学”等讲学活动。同时,江门还多次在圭峰山召开文化学者座谈会,从自然生态、儒释道三教合一、茅龙书法艺术、传统茶文化等方面征求建议。接下来,江门还计划恢复圭峰论书场地原貌,并开展岭南书坛“十八子”雅集活动,搭建高端书法沙龙。
深入挖掘 推进特色文化教育
陈白沙的学说及其遗存是岭南的文脉,白沙文化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本土特色的历史文化,使其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形成特色文化教育氛围,达到耳濡目染、家喻户晓之目的,是切实打造“岭南儒城”的长效之径。
在当代社会,岭南心学的价值所在,是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今人们的心灵被污染、被戳伤的社会生态中,提倡心态文明,弘扬白沙心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会长黄明同认为,社会不仅要重视自然生态的污染,更重要的是重视人心的污染。社会呼唤着“心态文明”,重视岭南心学,重视白沙文化,文化滋润心灵,才能搞好社会文明。
黄明同建议,打造岭南儒城,江门应先做好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可从学生和企业家两类群体着手。
近年来,江门依托“白沙文化节”等载体,正逐步推进白沙文化进校园。《江门市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纲要(2016—2020年)》亦提出,办好“白沙文化节”,推进“白沙小学”“陈白沙中学”的特色文化教育建设,在两所学校开设国学、艺术特色文化教育。将“白沙文化节”办成省内的一个文化品牌,将两所学校办成江门国学和艺术教育的示范学校。同时,江门将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学校师资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教育的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茅龙笔技艺传承人张瑞亨则认为,打造“岭南儒城”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难度较大,既需要具体的载体支撑,更需要找准定位。张瑞亨分析,谈及陈白沙的核心思想,很多人回答是“心学”,但心学具体指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由此也可以看出,很多人对陈白沙的“岭南大儒”“江门学派”、教育理念、诗词成就等仍处于概念的“表象”认识,在传播推广的层面亦如此,未能深入挖掘白沙文化的内涵。
整合资源 构筑“岭南文脉大道”
陈白沙、梁启超、陈垣为江门“三宝”,是江门优势的核心文化资源,借此打造“岭南儒城”,建设岭南文脉之道,已经具备条件。
打造岭南儒城,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构筑“岭南文脉大道”是关键。那么,江门应如何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
按照《江门市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纲要(2016—2020年)》规划,一方面,江门将白沙大道向西延伸到圭峰山,使市区的白沙祠等遗存与圭峰山的陈白沙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茅龙笔资源,连为一体,将白沙大道整治为展示陈白沙文化元素最多的文脉大道,将陈白沙纪念馆打造为“理学国学特色体验馆”,将圭峰山打造“岭南心学第一山”。另一方面,文脉大道将与启超大道相连,将陈白沙传统儒学文脉延伸到近现代的梁启超文化,整体形成岭南文脉大道。
有学者认为,利用交通地理功能实现文化资源的串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规划把分散的资源点连接一起,不仅“串珠成链”,更是把“陈白沙文化”与“梁启超文化”完美融合,使得“岭南文脉大道”的文化底蕴更深,“岭南儒城”城市文化品牌更具魅力。
如何建设岭南文脉大道?有学者认为,江门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确保整体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二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三是深入挖掘文脉大道沿途名人的故事,将名人故事编制成通俗易懂的诗歌、绘画等文艺作品,制作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或纪念品,便于传播。
打造岭南儒城江门
无论是陈白沙文化的推广,还是岭南儒城的建设进度,目前都相对缓慢。对于江门而言,未来应如何找准突破口:
1、加快建设需形成多方合力
江门市陈白沙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五邑大学教授刘兴邦认为,江门要打造岭南儒城、“岭南心学第一山”,尚需要政府集中更多的资源、出台更有力的政策去推动。另一方面,从学术层面来讲,相关的协会、学者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去推广陈白沙文化,但总体上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由此,对于如何加快岭南儒城的建设进度、打造陈白沙文化品牌,刘兴邦认为需要形成多方合力。“除了通过打造文化街等形式形成较大影响力外,江门还应统筹圭峰山、五邑大学等各方资源,发动本地高校、陈白沙文化研究学者、文化团体、群众等力量,集聚更多发展资源。”
黄明同则认为,江门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打造岭南儒城,一是通过文化节等活动载体弘扬传统文化,二是推广校园传统文化教育,三是通过企业家带动社会关注并参与岭南儒城的建设,四是打造高层次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如设立研究院、书院等,让白沙文化的研究常态化。
黄明同建议,江门可以通过讲座、文化节、媒体宣传等形式,向更多市民普及心学特别是岭南心学。“心学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重新研究继承和弘扬心学?我建议可以开一些普及性质的讲座,另外也可以开展一些类似于陈白沙文化节的群众性活动。”
黄明同还认为,民族文化一定要深入到民间,特别是在青少年的传承方面,所以对于推广陈白沙文化来说,学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此外,企业也是推广陈白沙文化的一个绝佳载体,例如我在广州就了解到一些企业家对心学就颇感兴趣。”
2、呼吁成立陈白沙心学研究院
江门要借助岭南大儒陈白沙的名气来打造“岭南儒城”,建立更多具有标志性的、代表性的品牌和平台乃势在必行,江门在这方面已有所探索。以白沙文化节为例,江门自2010年至今,已经连续多年在白沙祠举办白沙文化节,如今,白沙文化节已成为江门推广白沙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刘兴邦看来,江门应尽快建立陈白沙心学研究院,形成一个统一的陈白沙文化载体。他认为,江门要建设岭南儒城、打造“岭南心学第一山”,不妨参考贵州打造王阳明文化品牌的例子。“王阳明并不是贵州的,但贵州成立了相关协会后,就把这张文化牌打得很响,并逐渐发展成为贵州的一个文化品牌,由此当地的研究平台在业内就确立了一定的地位。”
“贵州可以成立王阳明心学堂,江门为什么不能成立陈白沙心学研究院呢?”刘兴邦说,成立陈白沙心学研究院,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投资不大,但影响力却会很大,更有利于陈白沙文化的推广,确立江门岭南儒城的地位。
无独有偶,黄明同也认为,江门要打造岭南儒城,应谋求建立一个高层次的研究平台。“有了平台,就可以争取召开一些高层次的讲座或者学术会议,让陈白沙文化的研究学者们拥有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也是有助于推进相关研究工作的,为陈白沙文化的推广普及奠定基础。”
此外,刘兴邦还提出,圭峰山要打造成为“岭南心学第一山”,除了自然景色,还应想方设法挖掘陈白沙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拓展更多的文化形式,而不仅仅是在山上建造一个陈白沙雕像。
刘兴邦认为,有了陈白沙文化的宣传平台和载体之后,江门就可以不断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让陈白沙思想真正融入百姓的生活中。“举例说,在圭峰山的半山坡有一个求雨祭坛,与陈白沙文化不无关系,老百姓要求雨,于是陈白沙就帮助他们写祭文求雨,这都是陈白沙文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佐证。”
责任编辑:柳君
【上一篇】 曲阜:第三届“百姓儒学节”在万仞宫墙前隆重开幕
【下一篇】2016首届传统文化发展论坛在陕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