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孟子: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6-10-28 22:49:43
标签:

山东邹城孟子: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九月廿五日庚辰

          耶稣2016年10月25日

 



孟母

 

孟母,仉(zhǎng)氏,孟子的母亲,战国时晋国人。孟子3岁丧父后,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数十年如一日抚养孟子长大,并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约礼等方面对孟子进行教育。既成就了孟子的“亚圣”地位,更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教子之道。其“三迁择邻”“断织教子”的佳话代代相传,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后人把她与陶母(东晋名将陶侃母亲)、欧母(欧阳修母亲)、岳母(岳飞母亲)一起誉为“四大贤母”。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仉氏的教育下成长,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等,推行自己的仁政学说。晚年回到故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七篇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性善论”及“仁政学说”。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孟子被封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孟府

 

孟府,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南,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孟府因此又被称为“亚圣府”。

 

孟府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纵长226米,东西横宽99米,共占地2.24万平方米,约合60余亩。前后共有7进院落,拥有楼、堂、阁、室共计148间。孟府以主体建筑孟府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宅。

 

   

 

孟府大堂

 

孟府大堂在仪门内,共五楹。前有宽敞的露台,两侧有精雕夔龙石栏,东南角置“日晷”,西南角置“嘉量”。堂正中门楣上悬有雍正三年御书“七篇贻矩”匾额。大堂内设有木制暖阁,案上放置文房四宝、签筒、印盒等。在古代,孟府大堂是孟氏家族申饬家法、颁布孟氏家谱族规的场所。

 

内宅的第一进院落是上房院,又名“世恩堂院”,是孟子嫡裔翰林博士居住处。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院北是正厅,即“世恩堂”。堂内陈列着古玩字画、床榻橱柜等。正壁上有对联一幅:“锦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院东南有一株古老高大的荼糜花(俗名十里香)。每当春夏之交,满树洁白,盛开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此外,院内还种有石榴、核桃、月季、紫荆等花木,把小院点缀得格外幽静典雅。

 

孟庙

 

孟庙又称亚圣庙,位于孟府东侧,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庙周围有红墙护围,总面积65.3亩。

 

   

 

亚圣殿

 

孟庙总体布局呈长方形,共五进院落,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左右作对称式配列,错落有致,起伏参差,充分体现了古代庙堂的特点。现有殿庑64楹,碑亭2座,木坊4座,石坊1座,规模仅次于孔庙,为山东省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孟庙内保存有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历代碑碣280块,其主要内容有历代封赠圣旨、孟氏家族谱系、历代维修扩建纪实、文人骚客诗词赞颂等。1988年孟庙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邹城孟氏家训

 

传家世守三迁训,七篇贻矩报国常。邹城孟氏秉承《孟子》《三迁志》智慧,牢记孝亲、修身、持家、处世、报国的谆谆教诲,以书为训,形成了诗礼传家的圣贤家风。一代代孟氏后裔,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变迁中,无论在怎样的生存环境下,他们都时刻铭记祖先的教诲,为孟氏家族崇德重教、弘扬儒道的家风流传,也为中华民族连绵不辍的文化血脉传承,始终不懈地努力着。

 

●视频脚本

 

山东邹城孟子: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

 

 

【童声朗诵】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绿瓦红墙,青松翠柏,清脆的读书声,为古朴典雅的古老殿堂增添了新的活力。

 

这里便是山东邹城,孟子故里!

 

两千多年岁月变迁,这位圣贤的影响从未淡去,孟子思想的璀璨光芒照耀着这座千年古城,古老的文明启迪着蓬勃的新生。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春日的一抹阳光浸润着满庭梨花的幽香,静静地洒进古朴的庭院,如水的时光斑驳了眼前的石碑,仿佛在讲述一段两千多年前的故事……

 

三迁择邻

 

孟子年少时,孟家原在一处墓地附近,孟子“嬉游为墓间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旁。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孟子读书中道而辍,正在织布的孟母挥刀割断了辛苦织就的布,并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智,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教育孟子贵在有恒,不可半途而废,孟子自此“旦夕勤学不息”,“遂成天下名儒”。

 

传家世守三迁训。孟母“三迁择邻”“断织教子”不仅成就了一代亚圣,而且对孟氏家风的形成也影响深远。孟氏家志曰《三迁志》,从明朝嘉靖年间至清朝光绪年间,凡六修。志名“三迁”,因为“孟子作圣之功,由于母氏蒙养之正”。母教文化已经深入孟氏家族成员的血液中,甚至影响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

 

家风是随着家族的兴起而形成的。孟氏家族以孟子著称,也随着孟子地位的提升而日益受到尊崇。自宋代开始,孟子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南宋朱熹将《孟子》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并列为“四书”,取代了“五经”成为新的儒学经典。孟子后人以《孟子》一书作为修身立业之本,孟氏家族历代名人辈出,乃至孟氏家风的形成,也与《孟子》一书关系密切。

 

七篇贻矩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七篇”指的就是《孟子》一书由《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等七个篇章构成。雍正在继位的第三年,为孟府亲书“七篇贻矩”匾额,意思是要求孟氏后人要以“七篇”作为修身处事、励志为人的规矩。

 

孟子第76代嫡孙 孟令继

 

第一,先祖孟子上承孔子思想的统绪,下启宋明理学的端倪,继往开来,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在“七篇”当中记载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和思想学说,总共有三万五千多字,包含了修身、持家、处事、报国的谆谆教诲。第二,作为我国比较大的家族,千百年来,孟氏后裔人丁兴旺,虽然分散居住于大江南北及海外,但都以“七篇”作为传家处世的祖训箴言。雍正题写的“七篇贻矩”匾额,也有对孟氏后人以“七篇”为家规家训的赞许之意。第三,特别是亚圣府,更是以“气养浩然”“居仁由义”“规矩之道”作为家规家训传承至今。“气养浩然”指的是养正气,敢担当;“居仁由义”指的是行仁义,明是非;“规矩之道”指循规矩,知廉耻,这些里面都包含了我们先祖的智慧。

 

一、气养浩然(养正气 敢担当)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养浩然之气”的信仰和追求影响着孟氏子孙。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孟子第三十三代后裔,以“浩然之气”取名,可见他终生的追求从未离开孟子的教诲。孟浩然少年时就尚气节、重义气,没有哗众之心、不存媚世之态,为开元诗坛开创了新气象。

 

   

 

孟庙碑林

 

孟庙是后人祭祀孟子的地方,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千百年来这些古树青翠翁郁,气势雄伟,仿佛时时体现着“大丈夫”的浩然正气,这种正气在现实中体现为担当精神。

 

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百姓贫穷困顿,颠沛流离,面对这些,孟子高呼“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正气凛然,为民请命。孟子敢于担当的精神也砥砺着每一个孟氏子孙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不畏艰难、前仆后继。

 

二、居仁由义(行仁义 明是非)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要求后人行仁义之道,秉持道义的节操,在义与利发生矛盾冲突时,为了心中的公正道义,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明是非,就是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要保持一种符合仁义要求的判断,才能算做大智慧。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

 

先义后利,义高于利,这个价值观是贯穿整个《孟子》七篇的一个重要思想。任何时候道义都应该放在第一位,私义私利不能放在道义的前面,这个价值的顺序不能颠倒。孟子这个“义利观”是针对官员讲的。对于官员、对于有公共职务的人来讲,这个道义必须放到前面。

 

三、规矩之道(循规矩 知廉耻)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氏家训中的规矩之道,引导、激励着孟氏子孙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变迁中,都要时刻铭记祖先的训诲,秉持珠规玉矩,行人间正道。

 

晋代孟漏,布衣蔬食,隐居山林,权臣桓温登门造访亦不为所动,安贫乐道不移其志。

 

千百年来,孟氏后人以“气养浩然”“居仁由义”“规矩之道”作为祖训族规,努力践行,为孟氏家族家风流传,也为中华民族连绵不辍的文化血脉传承,始终不懈地努力着。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孟子研究院特聘院长 王志民:

 

孟子的家训实际上渗透、贯穿在《孟子》这本书中。孟子跟他的弟子谈,跟其他的人论辩,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修养道德,怎么养浩然之气……这些既是他思想主张的宣扬,也是他家风家训的一种体现。当然,《孟子》这本书不是专门来教育孩子的,专门进行家庭教育的。(孟子)他有非常高远的理想,就是关怀国家命运、关怀民生和社会,然后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觉得要像孟子一样有这种理想,而且要为这种理想百折不挠地去奋斗、去追求,这样,我们这个社会一定能够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也是孟子所理想的社会。

 

泽被后世

 

元代邹县知县在《谒孟庙》诗中写到:“雨苔寂寂迷书屋,秋谷离离满墓田。今日丹青重绘画,邑人犹说子孙贤。”

 

“邑人犹说子孙贤”,子孙的贤良离不开《孟子》七篇的影响,其中的诸多至理箴言成为孟氏后人为人处世、为官为商的金科玉律。

 

《孟子》七篇治国为政的主张和理念中,廉政被列为治国安邦之要务,并成为历朝历代为官的座右铭。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将《孟子》七篇刻石勒经,同时立《戒石铭》训示百官:“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孟子第六十九代孙孟洛川,是孟氏后裔实践诚信理念实现巨大商业成功的代表。孟洛川亦儒亦商,严守祖训,他为“瑞蚨祥”立下“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店训,设义仓,修文庙,设义学,捐衣施粥并捐资协修《山东通志》,因此博得慈善家的称号,被誉为“一孟皆善”。

 

置身孟庙宁静的小院里,徘徊在高俊挺拔的松柏下,仿佛依然能够听到到孟子那些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如今,一块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的“仁廉公勤”官箴碑,在孟庙内静静矗立着,警示为官为政要符合“仁廉公勤”的标准。其中碑文“右廉箴”中写道:“惟士之廉,苟一毫之点污,为终身之玷缺。”意思就是为官者的廉洁,如果有丝毫的玷污,就会成为终身的污点和缺憾。“仁廉公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颜炳罡:


 “仁廉公勤”在孟子的思想当中都能找到原型。儒家特别强调为官要仁爱百姓,“为人君,止于仁”,你做领导就应该以仁爱之心,以高度的同情心,来关怀、关心百姓,体恤百姓,为官不仁就不足以为官。“廉”,大家都知道,是为官最重要的守则之一。我觉得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廉就是廉洁,为官要清正,为官不要贪,这个东西就是廉;另一方面,廉就是要方正,要有自己的原则,要有自己的担当,要有自己的坚持,要有棱角。“公”,就是要凭着良心去做官,做事要公平、要公允,要“大公无私”,公平地对待你所要处理的事情,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百姓、每一个下属,公平地对待你的上司,这也是为官的一个基本要求。“勤”,如果做官惰政,那一事无成,只有勤政才能够兴一方之政,才能够给一方的百姓带来好处,谋来利益。

 

孟府大门上悬挂着一副楹联:

 

始祖宪主勋劳大,

 

元宗亚圣道脉长。

 

这既是对孟子的尊崇,更是对孟氏家风家教的继承与弘扬。

 

千年以下,浩气长存。孟子以母教作圣,子孙以传承是继。这是历史的佳话,更是现实的明镜。孟子有言:“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家、家庭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好的家风才能不断为高尚的家国情怀培基固本,让清廉的思想脉络源远流长。

 

 

“亚圣庙”石坊

 

●《孟子》摘编

 

事亲守身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摘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侍奉之事,什么为最大?侍奉父母为最大。操守之事,什么为最大?守住自身(不使自己陷于不义)为最大。没有丧失操守又能很好地侍奉父母亲的,我听说过。丧失了自身操守又能很好地侍奉父母亲的,我没有听说过。侍奉的事都应该做,但是侍奉父母是根本;守护的事都应该做,但是守护自己的操守是根本。

 

正德睦邻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摘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会归向他。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摘自《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

 

乡里土地在同一井田的各家,出入相互结伴,守卫防盗相互帮助,有病相互照顾,那么百姓之间就亲近和睦。

 

规矩之道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摘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不用圆规和曲尺,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圆规、曲尺,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摘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居仁由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摘自《孟子·告子上》

 

【译文】

 

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二者不可同时获得,那我就放弃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两者不可以同时获得,那我就牺牲生命而追求道义。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摘自《孟子·告子上》

 

【译文】

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气养浩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摘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我擅长于培养自己的浩然气。它作为一种气,是极为伟大极为刚强的,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而不是去伤害它,那么它将充满于天地宇宙之间。同时,它作为一种气,需要和正义、道理相配合;否则的话,它就没有力量。

 

  


孟府流苏

 

 

●专家观点

 

《孟子》,家训思想的精神富矿

陈来(著名哲学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家风体现价值观,优秀的家风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观。孟氏以《孟子》七篇为家训是个大智慧。

 

虽然初看起来,《孟子》似乎与家风家训无关,这里面并没有提供怎么解决姑嫂之间、婆媳之间问题的具体方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孟子》里面不少内容涉及了家庭教育、伦理关系,还论述了个人、家庭、国家之间的关系,比如“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等等。

 

更重要的是,《孟子》一书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修身、齐家、为政之道,传递着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基本价值取向。后来的家训,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孟子的思想,不一定点到孟子具体的哪一句话,但一定是指向孟子的做人道理,体现孟子的价值观。从这个层面讲,《孟子》可以看作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家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传承其中的精神富矿。

 

《孟子》一上来就讲了“义利之辨”,阐述了基本的价值观——先义后利,义高于利,这个价值观是贯穿整个《孟子》七篇一个重要的思想。任何时候道义都要放在第一位,私义私利不能放在道义的前面。《孟子》还特别强调,这是针对官员讲的,对于官员、对于有公共职务的人来讲,道义必须放到私利的前面。

 

还有,孟子讲大丈夫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得是富贵不能腐化你,贫贱不会改变你的节操,威武不能使你屈服,也就是说任何外在的威胁都不会改变你的操守。一旦你有这么坚定的人格操守,那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都不会改变你的信仰,也就能保持自身的廉洁品性。再比如,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只有行于正道,光明正大,人们才能充满浩然正气,一身正能量,否则,所作所为不能心安理得,心有亏欠,正气就不能充分伸张。

 

孟子所论“天爵”“人爵”也非常富有启示意义。孟子所说“天爵”是指由仁义忠信而通达的道德境界、精神境界或者说是一种天地境界,而所谓“人爵”就是指公卿大夫之类的官位、官阶。孟子说,古代人修其“天爵”,道德境界高了之后,“人爵”自然会随之而来。但是“现代的人”把修“天爵”,把仁义道德作为获得“人爵”官位的工具,得到“人爵”之后,就放弃了“天爵”——仁义道德的精神修养。孟子认为,这种放弃“天爵”修养的人,颠倒错乱,最终会崩塌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看到一些官员从政之初,可谓小心翼翼,还是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公心的,有理想、有追求,但是到了一定高的位置,掌握了比较大的权力之后,往往就会得意忘形,甚至胆大妄为,党纪国法抛之脑后,完全放弃了道德修养,乃至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正孟子所谓得其“人爵”而忘其“天爵”者也。

 

官员为什么会腐化堕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官员丧失了理想与精神追求,放弃了道德修养。也有很多能干的官员,非常爱民亲民,把造福一方百姓看作自己的一种精神修行,看作一种大我的完成。《孟子》“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等说的都是一种“大我”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通于天地浩然之气,有了这种正气,可以说就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百姓服务中去。同时,有了这种正气,就会“睟面盎背”“施于四体”,全身的气血都会更加通畅,获得一种自得其乐的精神满足。有了这种追求与满足,自然也不会去追逐物欲享乐。

 

可以说,《孟子》七篇饱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更加深入地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内涵,让其更好地润泽人心,教化世人。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