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笑非】井田、公田、私田

《公羊傳》:古者什一而藉。古者曷為什一而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頌聲作矣。

【吳笑非】《孟子字義疏證》非漢學而近時學

《孟子字義疏證》:問:古人之言天理,何謂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凡有所施於人,反躬而靜思之,人以此施於我,能受之乎?凡有所責於人,反躬而靜思之,人以此責於我,能盡之乎?以我絜之人,則理明。

【吴笑非】明朝朱子春秋學提要 甲、朱子春秋學

今日有先生談及朱子春秋學,或許是近代術語的緣故?把朱子的“只是據他有這箇事在”“如此等,義却自分明”,解讀為經、史的差異。果如此說,則孔子稱“不若見諸實事”,又曰“知某罪某”,講謂聖人亦惑於經史之別乎

【吳笑非】天子一爵說

異義:[天子有爵不?]《易》孟京說:有。周人五號,帝,天稱,一也。王,美稱,二也。天子,爵號,三也。大君者,興盛行異,四也。大人者,聖明徳備,五也。是天子有爵(按以上據别本増入)。《周禮》說:天子無爵,三公無官,同號於天,何爵之有?參職於天子,何官之有?謹案:春秋左氏云:施於夷狄稱天子,施於諸夏稱天王,施於京都···

【吴笑非】文化復興的邏輯及實例

中醫和漢服的復興,是有啟發意義的文化事件。我們不應僅停留在現象的認識,而應該深入思考其背後的社會發展規律,並升華為理論,服務於我國軟實力的塑造。

【吴笑非】晚明實學述

道學之有明學,猶漢學之有古文也。今文專經,古文博物,道學精微,明學宏大。蓋草創多質,繼起多文,先覺多分說,後學多合參,必然之勢也。道學雖繼唐而主文,宋末集成日淺,故弟子不敢放手。

【吴笑非】国朝儒学儒教因缘考

本篇仅作为当事人,回顾一下当时儒家名号的背后意图。也希望更多亲历者回忆和探究。

【吴笑非】私塾的反省与前途

近年来私塾、国学班之负面报道迭出,政府(教育部)近日乃明确其反对态度,可见政府用心之审慎,取舍之艰难。故在此应做一理性反省,以志诸君数年之心血,亦俾来日之远谋。

【吴笑非】答好莊子者云

齊物論曰:夫道未始有封,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