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主题是宋明理学的价值和流弊,以前的研究常常或者主要指出宋明理学的价值,或者主要着重于它的缺陷,相对于此,现在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样的会议主题是比较全面的,这也体现了这次会议的独特之处。从宋明理学的研究本身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对其中包含的丰富性和多种内涵,也已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藉由祖祖辈辈生存的联结与千百年文化的传承,中国,成就了我们共同的认同与信仰。然而,时代的风潮让我们迷失,传统的灵根亟待再植。
2024年9月9日是先师汤一介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为传承弘扬先生德业,汤一介研究会、三智书院等机构在京成功举办《汤用彤学记》新版发布会暨汤学研讨会。
关注儒学研究动态的朋友们一定会发现,近期的儒学研究呈现出突破性的态势。由于儒学研究在政治上的脱敏,解除了儒学研究就是为“封建意识形态”招魂的禁锢,这让儒学研究逐渐释放出活力,儒学研究的多元化局面就此浮现。多元化的儒学研究不是无主题变奏,而是围绕一个主轴展开的,那就是儒学的价值与知识。
在编校《久旷大仪——汉代儒学政制研究》一书的过程中,笔者深感李若晖先生治学的“真积力久”,该书不但文献征引广博,而且对所引文献字斟句酌,反复咀嚼,每每于幽微处阐发深义,发人深省。著名汉学家尤锐为此书作了序,其实已经是一篇极好的书评了,但书中所论对笔者的一些思考多有启迪,因此不惮大方之讥,再表出一些,以资印证。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石船山,故后人称之为“船山先生”。
程苏东新着《汉代洪范五行学:一种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广泛吸纳清代以来中外学者的代表性成果,基于知识史研究的新视野,从文献层面与学说层面,为两汉《洪范》五行学的发生、发展、繁盛、衍变过程梳理出了一条清晰的学术脉络。
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潘忠伟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易正义〉研究》(以下简称“潘着”)一书。该书虽然顶着一个颇爲中庸的标题,然而从问题意识到研究方法,都展现了作者有意跳出窠臼而务去陈辞的态度。正是这一点,使得笔者作爲《易》学研究的外行,在潘着出版的第一时间购买并饶有兴致地细读起来,希望从中获得对经学史相关研究···
文字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传统金石学研究的主要工作。1899年甲骨文发现,1928年前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开始在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发掘,小屯宫殿宗庙、西北冈王陵区的发掘,复活了文献中的商王朝。
从儒家的仁心到道家的自然观,再到佛家的众生平等,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论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任鹏程的《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从孔子到王充》(以下简称《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接续前贤,以哲学史的方式展现中国哲学家的人性理论,将论述的重点聚焦于先秦两汉儒家,并提出一种新的理解模式,即“气性论”。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徽州府休宁县隆阜村人)是清代著名的人文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也是乾嘉时代一位极具个性而又颇受争议的思想家。他一生穷困,却矢志于学,四处漂泊,而成就非凡。
中国是一个重礼、守礼的国度。经学家孔颖达在为《春秋左传》作注解时曾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毕竟,只言独立形态的性命之学而不及经世致用则为空疏,同样,只言经世致用而不及形上道体,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如此,本书整体上来说瑕不掩瑜。作者选取真德秀作为个案研究,通过揭示真氏在朝堂和地方上的理学实践,借以厘清朱熹之后理学在社会各个层面不断延伸的发展脉络,突破了现有研究多拘于理气心性等常见命题范畴的局···
2023年1月,国家文物局核定并公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统计了全国1658通(方)重要文物,其中收入了90通(方)曲阜地区碑刻,其数量位居山东全省第一。曲阜碑刻作为特殊而重要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碑刻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
2011年10月,中华朱子学会与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庐山白鹿洞书院管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白鹿洞书院举行。这是中华朱子学会成立后为推动朱子学研究,与高等院校合作举办的又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在合作单位和与会代表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圆满成功。
高步瀛(1873—1940年)《古文辞类篹笺》编纂有年,生前未能出版。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的八十余年中,其书仅有手稿、抄本和影印本被保存和流传。2022年,巴蜀书社出版了由四川大学罗国威教授领衔整理校勘的新版本。此书的出版,不单是高氏著作整理的又一新成果,也是我国古籍保护事业发展之映照,更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具体案例。
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知宋”丛书,由包伟民教授主持,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两宋历史的门径。其中儒学一册,嘱我选编。
《礼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北宋欧阳修云:“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
《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深契荀子大义,以扎扎实实的学问态度和孜孜矻矻的学问精神,将心、性、王、圣、礼学、群、分主要的范畴抽绎出来,逐一进行细密剖析,从概念入手董理荀子思想,是为得之,真正做到了文本与诠释互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