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重发挥《论语》中的道德训诫,推衍仁义之说,阐释道统与治道,高扬儒家的政治理想。《荀子》侧重汲取《论语》中论学、论知的思想资源,显示出重知与重行的思想取向。从儒家的述作原则来看,《孟子》《荀子》对《论语》的引述、化用、推阐,均出于自身理论建构的需要,意在构筑孔子遗说与自身学理的关联。
“军坡节”是隋唐以来,海南北部风行了一千多年的民俗。它形塑着一代代海南北部各族民众的心理结构和精神叙事。家国叙事体现了潭门渔民开发南海的“疆土意识”,承负叙事体现了潭门渔民开发南海背后的中原文化意识,而耕海叙事体现了潭门渔民开发南海的“市场意识”。
船山学自晚清始显,历经近二百年风雨长盛不衰,受其滋养的一代代湖湘英杰为推进中国近现代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主义是船山广博的思想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对后世影响深远。
《儒者论法》一书是朱勇教授基于儒者立场对于中国法律传统的思考,梳理中国古代法律“忠君”“治官”“约民”等历史传统,总结中国古代法律“德法共治”“权利换和谐”“则天立法”等基本特征,发掘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官法同构”的制度逻辑,明确“祖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的国家根本法作用,阐释宗族法在中国古代基层社会中的有效治理作用,以祖制···
简文在反思传子制的问题时,并不盲目地鼓吹禅让制,而是将更多的思考带进了理论建设。在君亲政治分离的时代大背景下,简文从形而上学的高度重新审视亲亲和尊尊精神,将亲亲精神视为道德之基、人伦之本;赋予尊尊精神以生成性和开放性,将君臣关系从血缘关系中解脱出来,以更普遍性的道德关系作为两者之间的联结。
异姓继承是中国继承法史领域内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宗族陈规,还是国家法令,民初中国的法定继承都排斥异姓养子。该时期的龙泉司法档案却呈现,异姓继承人可借助增加族产换取宗族对其继承的接受。
萧公权的学术生涯历经几重转变:先治政治哲学,再转向政治思想史,又转向兼治中国社会史;在这三个领域,其学术成果分别以《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为代表。这几次转向都非随意为之,而是有其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
作为新法家的代表人物,陈启天将近代中国所处的世界称之为“一个大的新战国时代”,他认为应当发扬在战国时代最具竞争力的法家思想,才能适应新战国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华天下秩序中的“中国”是周边对礼义文明的自愿认同,“内外”是一种以文明为根本的差序格局,体现了以德教对待外部民族,以文化吸引外部世界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王道天下”的世界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共识构建中,体现为秉承正确义利观的“利益共同体”,履行责任敢于担当的“责任共同体”和践行仁义之道的“命运共同体”。“内外之辩”···
郭嵩焘是晚清知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一名颇有现代观念的传统士大夫。无论为官从政,还是为师从教,他都具有强烈的士大夫身份意识和一体化的政教关怀。作为对晚清政教危机的积极回应,他一方面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政教思想,试图从传统智慧中寻求经国怀远之略,另一方面又勤于考求西学和西政,试图从西方经验中寻求富强文明之道。
本辑儒学研究栏目广涉穀梁传正论、荀子法思想、上古观礼论、春秋王鲁说、北宋稽古学、晚明治道论、晚清公羊学,以及明代书院、魏源理学、苏南义庄等基本命题,不乏新意和推进。百家论道栏目从道家与佛家、政治学与民族学等他者视角,观照清初图书易学、康有为政治思想、儒家博爱观、英语世界书院等交叉议题,互鉴互明所在多有。处士横···
三代时期学在王官,通过贵族世家的家学进行传承,不下于民间。但此种封建贵族的知识,并不是由“官府”所垄断,而是一种封建性的知识、技艺传承方式。“王官”的“王”,并不是“官府”一家。“王”字起源于斧钺,“士”字也起源于斧,是部落共同体的战士成员,“王”是部族中战士共同体的首领。古诸侯多有称王者,当时遍地有众多的“王”,“王官学”便···
晚清以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以重新阐发经学义理建构现代性政治论说为维新变法张本,未能逃脱被视为现代性负面因素的命运。康有为之后,熊十力又基于通融经学义理与哲学理论的视角,试图在其新唯识论体系中重新阐发公羊三世学说来建构儒家的现代政治论述。一方面,熊十力以《易》之“乾元”解说《春秋》之“元”,对儒家“内圣”与···
“汉宋调和”与“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两股重要的思潮。以往的中国经学史研究往往忽视“中体西用”论的经学史背景及其与“汉宋调和”思潮的内在关联,而有关“中体西用”论成因的解释也往往只强调外部的西方文化冲击或政治斗争。但“中体西用”论的提出绝不仅仅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也不只是起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斗争,而是更深层地起于嘉道以···
“道统”说在朱子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理解关系到对朱子哲学的整体定位。朱子“道统”说的成熟形态出现在《中庸章句序》,理解《中庸章句》本身有助于我们把握朱子的道统意识。《中庸章句序》指出子思作《中庸》的原因在忧“道学”之不传,提出《中庸》的内容与“道统”的内容一一对应,“道统”与“道学”是统一而非分裂。
朱子十分重视礼学,主张礼要因人情与时代变化采用疏略的规范,又通过礼义标准保障礼仪制作能够遵循礼仪的大本大原以实现平治天下的目标,也通过礼义标准使施礼过程能纠正徇人情或背离传统的情形,使礼仪具有有效性,呈现实用性特征。这体现于朱子改革释奠礼礼器的两方面原则:一是适用性,二是有效性。在适用性方面,朱子遵行行礼原则···
要正确理解《论语·子罕》章中“斯文”一词的涵义,必须回答三个问题:斯文与文王有什么关系?孔子与斯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与于斯文,就不畏匡人?传统注疏无法对这三个问题给出清晰解答,将“斯文”诠释为“斯德”,即文王之德或文德,而不是儒家典籍、礼乐制度或文化等,则能够对这三个问题予以融贯回应。《论语》“斯文”一章实际是说,孔···
《论语》“祭如在”章是考察孔子儒家对于祭祀基本态度的关键文献。综观历代注疏,论者多围绕“在”进行阐发,旨在强调恰当地处理情感和理智的关系。这样的做法既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也能消除偏执迷信的成分,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祭祀之礼首重“敬”,人们需要用内心的诚敬来对待祭祀。同时,祭祀实践离不开斋戒、相称等仪制规则。诚敬与规···
“受命”不仅是一个王朝合法性的重要标志,据《六艺论》,天对圣王的授命亦可视作“六艺”形成中最重要的事件。然而郑玄对“受命”的理解在其注释体系中非常复杂。就“文王受命”而言,郑玄注《纬书》已经呈现出两种对“文王受命”的不同说法,其注《书》笺《诗》对“文王受命”的理解则有两个来源:“受命”观念取自《纬书》,文王受命后所做大事则···
身份的断裂与古今分界,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和对于存在性的怀疑,它们催生了荀子的历史回忆与历史书写。藉此,在荀子那里,过去与现在的平衡得以重新达成。(表现)形式与内容共同赋予了过去新的图景,由是,混沌转向秩序,过去得以为当下所理解。在历史表现中,荀子藉由对历史决定论的破除恢复了个体的尊严,赋予了历史有机论的形式。通···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