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凡】周敦颐《太极图说》哲学阐释的三条路径——以朱熹、黄宗羲、伊藤仁斋为代表

朱熹对《太极图说》的阐释可称为反汉唐古训的理学阐释路径,黄宗羲的阐释可称为反朱学的心学阐释路径,伊藤仁斋的阐释可称为复古反宋学的朴学阐释路径。

【[美]刘纪璐】儒家机器人伦理

本文探究在所谓“人工道德主体”身上植入儒家伦理准则的功能性。本文援引儒家经典《论语》,思考哪些伦理规则可被纳入机器人道德。本文也将对比康德型、功利主义型、儒家型这三类人工道德主体,考察它们各自的优劣之处。本文认为,尽管机器人并不具备人所固有的道德情感,如孟子所捍卫的“四端”,但我们能够借由儒家所强调的那种道德准则···

【向世陵】“沦于空寂”与“滞于形器”——朱熹对吕学与陆学的批评

朱熹对以吕祖谦为代表的浙学持负面的评价,以为浙学不“高”则“卑”,均不能于中间“亲切合理会处”有恰当的体贴。但相较于陆学之“高”,朱熹对吕学之“卑”给予了更多的批评。

【陈少明】儒家伦理与人性的未来

人工婴儿为什么容易产生问题?人工婴儿不是人生的,如果没有父母的人类一定是人类的亚品种,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他本身对人的看法和我们对人的看法有可能有非常大的不一样,即延长寿命导致改变生命的欲望和相关的行为。

【李景林】“民可使由之”说所见儒家人道精神

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绝非一种单纯为人君谋的统治之术。其将人先天固有之道“还”给人自身,导民由乎自己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政治理念,体现出了一种高远的政治理想和切实的人道精神。

【吕诗尧】论方孝孺的正统思想

《释统》和《后正统论》集中反映了方孝孺的正统思想。《后正统论》作于宋濂点拨之后,被认为是方孝孺的《正统论》的更成熟之作,应该给予重点分析。但是,他的《释统》也同样不能忽视。尽管史家的学说在帝王的绝对意志面前作用不大,但方孝孺的正统论的意义以及在史学史上的一席地位,其原因在于他的思想超越了具体的时代和既成的历史···

【刘炜华】走向西方学术界的董仲舒——西文董仲舒研究述评

自清季春秋公羊学复兴以来,中华大地上研究董仲舒的学者代不乏人。西方也出现了一些研究董仲舒的学者、著作,以及《春秋繁露》的译本。西方哲学百科全书中对董仲舒的介绍也逐渐丰富。通过比较可知,东西方学术界的董学研究具有不同的特点:西方更加重视学术本身的价值;东方更加重视思想的阐发,更易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

【韩振华】突破,抑或迷思?——儒学“内在超越说”的跨文化考察与批判重构

在“内在超越说”已经被问题化的前提下,借鉴“批判哲学”的思路,充分挖掘并发挥“内在超越说”的文化批判潜能,是这一学说打破单一的宗教性/精神性理解模式,实现哲学重构的可能路径。儒学“内在超越说”是一个文化“混血”的哲学命题,这标示着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的当代诠释已成为一项“跨文化”的事业。

【单虹泽】从孟子到阳明:“良知”的超越与转化

阳明的“良知”概念及其中包含的道德主体的先验性、内在性、普遍性以及道德情感等方面绍述孟子。他的“良知”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孟子“良知”概念的超越与转化,这主要表现为他将“良知”提升为宇宙精神本体、赋予“良知”道德反思的特质、通过“气”与“良知”的感通作用实现万物一体、展开“良知”无善无恶的超理性维度等四个方面。阳明的“致···

【陈晓平】冯友兰的形而上学与逻辑经验主义——兼评洪谦对冯友兰形而上学的批评

逻辑经验主义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予以摈弃。冯友兰接受之,但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形而上学体系。

【石立善】朱子门人丛考

朱子一生讲学不辍,其门人弟子伙矣。有关朱子门人之研究,自明代至今,层出不穷,海内外多达十余种。诸书虽篇幅不齐,各有侧重,而于朱子门人行实之研究,均有贡献。然朱门人数既多,又遍布南北,且无名逸士亦不为少,以致诸书鲁鱼错讹充斥,误传滥收丛生。玆不揣浅陋,略举三十例,以为辨正。

【杨朝明、褚燕】《周礼》成书问题再思考

关于《周礼》成书有多种说法,从周公作《周礼》到《周礼》成于西汉,前后竟长达千余年。综合梳理分析前人研究,结合《国语》《孔子家语》中的有关材料,“周公作《周礼》”的可能性极大,特别孔子言其为古制,尤其不可轻忽。《周礼》的价值体现在文献、制度等方面,更体现在它具有的思想意义上,《周礼》的确是研究西周文明的重要桥梁。

【杨万里】宋代理学家的文艺本体论——以诗文书画为中心的综合考察

两宋理学家的文艺思想相对于传统文人而言具有自身的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内部的分野与嬗变。其文艺本体观集中地表现在对文道关系的认识上,虽大致显示为由重道轻文到融汇为一的演变趋势,其内在过程却复杂得多。而这种演变背后的思想支撑,则是南宋以来理学家多将文艺活动纳入格物穷理与心性修养的道学体系,表现出对理学先辈“作文害···

【苏晓冰】从知识到德性:阳明对“知识化”圣人观的反思

阳明的相关思考依照于朱子学而起,后朱子学时代中“格物”说中所蕴含的知识化的倾向愈加凸显,而阳明在“格竹”实验中发现,倘若“人皆可以成圣”是真命题,那么,在知识上无法建立起普遍性或确定性,就此引发对于成圣问题的重新思考。

【任蜜林】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

在早期儒家人性论思想中,除了人性善恶问题外,还有人性、物性异同关系的问题。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人性、物性相同模式,以《中庸》为代表;一种是人性、物性相异模式,以孟子为代表。在宋明以前,孟子的人性论模式居于主流地位。由于受到佛教、道教的刺激,从宋明以后《中庸》的人性论模式开始受到重视。两种模式本来属于···

【李存山】经史传统与中国的哲学和学术分科

经史传统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和史学传统,有时候这也可以成为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概称。我认为“重新认识传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文化的“变”与“常”的关系。“变”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常”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

【韩星】历代朝廷处理政教关系以及外来宗教中国化的模式·特征·经验

在三教关系的演变过程中,以儒家人文理性为底色,使道佛二教也打上了人文烙印,形成了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主体色调。历代帝王处理三教关系,大都懂得先确立儒家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也运用多样化的调节手段,促进三教会通融合而不是排斥冲突,实现了从三教融合到三教合一,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多元一体的基···

【周海春 荣光汉】论孟子之“义”

孟子的“义”由性所发,以“羞恶之心”为“端”,隐含于其中并关联性之本然,超越了对象性关系的内外之分而具有普遍性。作为“人路”的“义”,也是性善之动能的展开,既表现为对善的思、求,也表现为对恶的自然抵制。义路既落实到按照心性要求的人伦关系,同时也承认身体性的角色人伦关系,孟子以此勾画了“义”的人伦秩序。义通过生出的浩然之气···

钦明儒商学院一期班开讲,廖恒副教授作《治生与文教——从唐蔚芝先生说起》主题讲座

2019年3月30日,钦明儒商学院一期班在绵阳网赢云创咖开讲。30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廖恒老师作了《治生与文教——从唐蔚芝先生说起》的主题讲座,为儒商课程的第二场学者讲座。是日春风和畅,师生讲学切磋,其谊益长。

【韩星】董仲舒以经学为基础构建儒学思想体系

董仲舒精通五经,尤致力于《春秋》公羊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汉代仁义礼智信“五常”核心价值观,重建王道政治,批判现实、规范和匡正时君世主。同时他也受《诗经》《尚书》《左传》《周易》的影响。在儒家内部整合孟荀,在儒家以外以儒为主,整合道、法、阴阳、墨家等,构建了博大精深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使得他成为一代大儒,实现了儒家···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