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顺】儒家养生心法——以孟子心学为中心

从个体生命养护的角度看,孟子的学说可以视为一种养生哲学,其宗旨是“事天俟命”,即养生以事天和修身以俟死。由此,养生获得了终极信仰的意义。就此而论,孟子的“心学”就是一套养生心法。

【陈迎年】在圣贤与凡俗之间: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讨论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绕不过熊十力。在熊十力看来,自己的体用论、天人论等便是对阳明良知说的当代价值的揭示。其核心是把良知与“大易”合而观之,让“良知在什么意义上是本体,在什么意义上又不是本体”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在人类存在状态还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熊十力“乾坤互含”及“乾统御坤”的本体论立场、量论以通玄的方法、···

【刘强】漫谈魏晋的饮酒与任诞之风

说到魏晋风度,当然离不开药与酒[1]。有意味的是,药与酒,虽都是诉诸口腹之欲的身外之物,最终却极大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一方面,这当然与魏晋特殊的政治社会生态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视为思想领域中诸如“形神”“内外”“情礼”“名教自然”等的紧张关系,在士人心态和行为方式上的折射和投影。

【桑雨】众生是否同源?—— 熊十力关于此问题的思想转变及其原因探赜

熊十力在其体用哲学体系的创建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思想转变,其中的一个重要转变体现在他对众生是否同源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在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中期以前,他认为有情众生各有自己的本源和宇宙。然而,到了二十年代中期以后,他却一改之前的看法,坚称众生同源、万物一体。

【曾明】中华文明自强日新的奥秘是什么?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朱伯霞】孤本“状元卷”:古代学霸如何回答帝王之问?

每年高考成绩出榜,各地频频曝出高分喜讯,惹得吃瓜群众一阵羡慕,又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你见过400多年前的科举考卷吗?被称为海内外孤本的明代状元试卷又长啥样?古代学霸如何回答帝王之问?近日,“道中华”就此话题专访了山东青州博物馆图书资料中心主任朱伯霞。

【乔飞】试论儒家的“天信仰”——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宗教权利”

儒家的“天信仰”也被统治者所接受,历代王朝的“祭天”大典,是儒家“天信仰”的制度化表达。儒家的“天信仰”也深深影响了百姓的生活,民间的“拜天”“敬天”,可谓儒家“天信仰”的生活化体现。儒家的“天信仰”,实为尊崇上天、循守天道之“权利”的行使和表达。

【田丰】王者师与贤能政治:孟子“不见诸侯”义发微

孟子志在兴王道仁政,他要自别于挟术自重游士的“妾妇之道”,另立道统,以道导政,担任君师,引领君心通达圣王。与先王不同者,新王是由贤相辅佐而成,其最重要的德性不在于自身达成圣境,而是能够将国家托付给贤相与王者师的指导。

【向世陵】先秦哲学的“道德”仁说

在传统社会,“道德”或“仁义道德”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孝悌到为政、从情感到礼法、从需要到权利、从个人修身到社会治理和民生疾苦等无不与之相关,并涉及儒道墨等各家“仁”说。得“仁道”者生,但“不仁”之道也有自身的价值。从仁义到“生生”,都在不断充实着“道德”的内涵并为其实现提供最重要的生机活力。

【王立斌】传承书院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8月8日,母爱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在广州化州青爱实验学校举行。该座谈会由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开明慈善基金会、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和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联合主办。同时举行了岭南母爱书院揭牌仪式座谈会。

【刘海滨】梁启超与卫礼贤为何堪称东西文化整合“双生子”?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面是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深层危机;一面是科技飞跃性突破带来的难题。对此,需要人类智慧全力以赴,东西文化深入交流、整合,乃至发生新的跃迁,这是时代的呼唤。

专访|人民大学教授肖群忠:我为什么要返乡办豳风书院

儒家伦理传统在当代社会仍然会发挥持久的影响作用。而书院是儒家文化的主要传承基地,古代书院通过教育引导、环境浸润、榜样感染以及制度约束,使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生动化和形象化,将道德教育寓于日常人伦生活之中,对生徒的成人与人格养成发生了重要影响。

【杨立华】用礼成俗与义理养心:论张、程殊途的思理根源

本文以张、程对天文现象的关注程度和解释方式的不同为核心,揭示出张载的形上学建构中引入“鼓天下之动”的“神”在思理上的必要性。张载之所以措意于天体运行和天文现象的理论阐释,根本上还是由其对风俗教化中复原古代礼乐的切要性的信念决定的。

【桑东辉】儒家伦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基于对两晋南北朝的考察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虽然受到来自魏晋玄学、佛教、道教的冲击和挑战,但仍是官方意识形态和全社会普遍尊奉的道德准则。随着中原丧乱、晋室南渡,儒学从中原汉文化圈向塞北、辽东、凉州、江南、岭南等民族地区传播辐射。两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伦理的认同不仅加深了对政权正统观的反思,也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更为···

【丁耘】孔子之教与孔门之学——《论语·学而》新释

1-4章是学之总纲,即一个人如要学儒学,学什么、怎么学。第5章讲为学与为政的关系,偏于仁政的总纲。第6-8章讲为学的要目。第9-11章也是讲为学与为政关系,偏于仁政的要目。第12-13章讲礼,第14-15章又回到好学,侧重于学礼,第16章则是对首章末句的一个呼应,首尾完整,条理清楚。

【谢遐龄】董仲舒:儒家与国家宗教始结盟

古代中国的“王教”是政教一体的古代中国的制度、组织、教化体系,即国家宗教。儒家不是宗教;儒者是为国家宗教服务的人士。六经原先不是儒家经典,而是反映王教的文献。汉兴,因应一体性的国家治理与宗教建设的需要,武帝在“缙绅先生”建议封禅的推动下,重视宗教建设,遂表彰六经。由于孔子整理经典并以全部经典教学,诸子中唯有儒家掌···

【陈明】从朱张思想互动看湖湘学特征与地位

从儒家思想体系讲,湖湘传承的易传-春秋体系,乃是儒门正宗,湖湘只是在特定时间处境中守护传承之地,今天应该回馈这个民族复兴、文明自觉的时代,前提则是澄清它与理学的关系,超越那种理学分支说、湖湘地方文化说。

陈来七秩访谈录|我从不回避作为儒学在当代中国的代表发声

我为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的辩护与捍卫,我对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阐发和坚持,从不回避作为儒学在当代中国的代表发声。我分析自己这样的心态,有点像冯友兰《新原人》写的序的那种心态。这种心态当然是一种儒家文化的表现。

蒋庆《儒商三论》之三|儒商之辨证、内涵及展望——再论中国企业家人格风范的重塑

今日儒运仍在蹇难,然私心窃望“儒商”传统能再兴乎中夏,不绝于士林。若儒士社真能再造“儒商”,重振“商道”,则子贡张謇必能复睹于当世,而拳拳之心必不负于往圣先贤也!

蒋庆《儒商三论》之二|造就一代儒商——论中国企业家人格风范的重塑

今日儒运仍在蹇难,然私心窃望“儒商”传统能再兴乎中夏,不绝于士林。若儒士社真能再造“儒商”,重振“商道”,则子贡张謇必能复睹于当世,而拳拳之心必不负于往圣先贤也!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