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贝淡宁:理解儒家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发展

选取儒家传统的一些精华,同时对于其糟粕——例如父权制——进行重新阐释,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可取的做法。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儒家传统有了更多认同,最终政府本身也接受了一些儒家价值观,例如,和谐有助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谢遐龄】经学研究才是探究中华文明真谛的途径

长久以来,西方的人文主义和哲学强势影响了我国当代思想,同样影响着儒学研究。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待接续与康复,而经学研究正是基础性的工作。如果经学研究忽视了先王之道的宗教维度,所描绘的古代中国社会将是一个不完整的图景。经学研究既要入哲学,又要出哲学,并且还要看透基于哲学思维而不知不觉沾染的西方价值观念。现在应该···

【叶树勋】“德”与“得天命”的关系——西周“德”观念的一个问题

在“以德受命”思想中,有所得是目的,“德”只是一个工具,体现的是周人的功利诉求;而在孔子、老子的改造下,“德”成为价值,有所得乃是修“德”、成“德”的基本途径。自此,中国思想上的“德”乃能超越工具性思维,成为一纯粹的道德概念。

【张晚林】论作为圆教文本的《中庸》

历史上的佛教徒之重视作为儒家经典文献的《中庸》,就是因为《中庸》之义理可以会通佛教之圆修境界,也就是说,至少北宋早期的佛教徒是把《中庸》作为一种圆教文本来认知的。这种认知直接影响了二程、朱子等理学家,最后由朱子完成了以“四书”为主要文本的圆教教化体系。同时,“小人之中庸也”这一章,更能凸显《中庸》作为圆教文本之内···

【专访】马勇:坚持发展本位,重建合乎时代的新儒学体系

20多年前,马勇应庞朴先生的邀约,参与其主持的四卷本《中国儒学》的编写工作,其中,第一卷《儒学简史》由马勇独立撰写,在30多万字的篇幅中,将三千年儒学史做了系统、概略、完整的描述,目的是让读者通过该书能够清楚儒学发展历史的整体框架。最近,该书的修订扩充版《中国儒学三千年》由孔学堂书局出版。

【刘长焕】论王阳明与朱熹的心印契合与观照 ——以《朱子晚年定论》为考量

考察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的采集意图,有利于将相隔三百年时空的“宋明理学”做一次同体观照。这种观照恰好是王阳明和朱熹就儒门内在“觉悟”圣道理趣根本上的相应、契合与内证功夫的体现。开掘并磨砺这一“觉悟大道”的实修路径与功夫,以期实现当代研究朱熹、王阳明学问方法和方向上转型。

【专访】康晓光:保持清醒,坚守底线,做真正有价值的事

在这样一个较为复杂的情境下,这个领域怎样保持自己的清醒,有自己的价值立场,坚守底线,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别人希望你做的事,不成为给别人跑龙套的配角,这些是我们行业应该在未来5到10年,在越来越严峻的环境下该思考的问题。

【强中华】性有恶端 心能择善——荀子心性论发微

荀子的心性论可概括为“性有恶端,心能择善”。详言之:从本源上讲,“性”生而具有;从发用上讲,“性”自然发用。从结构上讲,“性”包括感觉、欲望、智慧三部分。从善恶上讲,感觉、智慧不以善恶论;欲望具有趋恶的端倪,易于自发膨胀,导致恶的后果;但欲望并非全恶,相反,合理的欲望具有积极意义。

【强中华】孟子对人性恶端的暗示

孟子在阐释他的性善论时,其表述实际上暗含了以下认识:人的感官欲望生而具有,亦属人性;暗示了感官欲望中含有易于趋恶的因素,此种因素往往遮蔽了善端的有效扩充;意欲成善,行为主体必须发挥心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抑制生而具有的恶端;生而具有的恶端自发,不易自我控制,因此,成就现实之善,还必须依靠来自他者的优质教育。

【刘强】苏轼的“平生功业”与“忧困书写”——兼论苏轼“和陶”之缘起及其晚年心境

本文通过对苏轼《自题金山画像》、“经学三书”、“和陶诗”之缘起及其晚年心境的深入探析,认为苏轼在贬谪之地开始并最终完成的经学及文学创作,本质上是一种致敬圣贤、砥砺人格、征服厄运、超越体制的“忧困书写”,其最终的指向,乃是“文格”与“人格”上的自我救赎和最终完成。

魏衍华老师在《论语·先进》通讲的分享

《先进》这一篇与礼乐及礼乐背后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通常说《论语》是有内在逻辑的,作为《论语》下半部的开篇,这一篇非常重要。首先要理解这一篇是如何引领下半部《论语》后9篇的。不止本篇,而且整个下半部的10篇都是有内在的逻辑的。第二,这一篇与礼乐有关,这一篇的主旨就是礼乐。

【刘飞飞】从观念史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政治——对梁治平《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

为政”兼具伦理与政治的特点致使以上五个观念之间彼此相涉。观念演变轨辙的背后是人的生存处境的变化。五者之中,“天下”具有统摄地位,其观念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天下主义”、“天下秩序”的狭隘化样貌。“天下”的规范性使为政者把“以民为本”、“天下为公”作为施政方略,但由此导致的公私不分、家国一体、礼法纠缠构成了古人的生存处境···

【范丽珠 陈纳】论政治伦理与信仰教化的耦合关系——中华本土宗教的社会学理论建构···

本文梳理了社会学将中华本土宗教作为独立实体研究的学术脉络,提出从中华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之内在机制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认识和解释中国本土宗教并进行社会学理论的建构。本文指出“神道设教”原则下政治伦理与信仰教化之间形成的耦合关系,决定了在中华民族格局下的社会世界(social world)中的宗教信仰体系的走向。

【郭齐勇】尊生明有 主动率性——王夫之哲学的特质

熊十力曾指出,王夫之哲学的特质有四个方面:尊生,明有,主动,率性。王夫之阐发《周易》经传的思想,把宇宙看作是生机盎然、永远运动的宇宙,强调自然、社会、人生之变动不居,肯定与时俱进的儒家精神。其“天地之化日新”之精神内涵的动静观、矛盾观及“乾坤并建”“两端生于一致”的宇宙观及思维模式极有价值。

【杜崙】中国传统的“合法统治类型”:伦理政治

兹先简述伦理政治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原则,然后以先秦儒家,特别是孔孟荀的思想为例论述儒家“伦理政治思想”五个组成分(内圣外王、君子之治(德政、礼治)、核心价值“仁”,治理目的“人人向善”和至上神“天”)以及作为伦理政治“合法性原则”和“合法性理由”的“仁政”。

【王承略】礼学视域的演变与《家语》伪书说的兴起

宋人对《家语》的看法依旧与礼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随着礼学自身学术视域的演进,宋时的礼学风貌已大异于唐,对《家语》的关注焦点,也从经典内部之歧说造成的礼制争议,转到对原属于《礼记》的《中庸》的分篇上去。在此有必要先对唐宋礼学的发展变化及宋代经学的整体特征作一简述。

【陈明】乾父坤母: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基于比较宗教学的考察

文章对古希腊宗教神话、犹太教和儒教的形成原因、内涵特点及历史影响给出描述分析,认为《易传》“乾父坤母”命题即是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从文明论的方法论视野和社会科学的学科视角对这一切进行论证分析,无疑有助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性和方向性,而在人类文明谱系中达成对中华文明之独特性及其意义的理论把握,也有助增强文···

【陈赟】自然与天道:船山哲学中的“终极无为宇宙观”

船山哲学中的“自然”意味着一种与“人为”不同的自发性运作方式,它无法为人的知能所穿透,也不能被理解为作为根据的终极因或造物主,而是一种自发性、自本自根的以自正性命为指向的秩序,后者指向一种在终极层面无为自然的宇宙观。

【毛朝晖】经学在现代学术中的艰难定位——唐文治与无锡国专的课程改革

现代教育是否还需要保留经学课程?经学课程适用于大学、中学抑或小学?经学在现代学校课程中如何定位?这些问题都在民国“读经问题”的讨论中引发广汎争议。唐文治在民国“读经问题”的讨论中是力主读经的一位代表人物。自然,经学的现代学术定位也是唐文治必须面对和回应的问题。

【毛朝晖】唐文治的经学“大义”及其对汉宋、中西的会通

现代经学面临两个突出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处理经学内部长期存在的汉宋之争;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回应西方科学方法的挑战。作为晚清民国之际江南地区著名的教育家和经学家,唐文治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回应。他的治经方法旨在超越汉宋之争而回归孔子,在“孔门家法”的旗帜下,他以孔子及孔门经说“大义”为归,既超越了汉宋,也会···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