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平】孟子性善的内在理路

孟子性善从人禽之别和君庶之别的问题出发,由明心和存心的工夫建立了性善立本论和性善存养论。其中,明心的工夫是由已发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反观自身,发现自身内在的"四端之心",从而明人皆有异于禽兽者几希,人皆有仁义礼智之端,建立了性善立本论,说明人皆有成就道德的可靠根基;存心的工夫则是由仁、礼存养"四端之心",形成仁义礼智之四···

【程志华】无有不极也,无有一极也 ——关于究竟何为王船山哲学本体之辨析

在反思与总结宋明儒学时,王船山对本体问题非常关注,且提出“太虚”“天”“太和”“道”多个本体概念。然而,本体只能有一个,那么,到底何为其真正本体呢?实际上,王船山乃以“太极”为真正本体,并从“太虚”“天”“太和”“道”多个角度进行疏解,进而对“太极无端”性质进行辨析。总的讲,他关于“太虚”“天”“太和”“道”之言说多为对张载思想的继承,···

【刘丹忱】董仲舒“大一统”理论对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

“大一统”一词始见于《春秋公羊传》。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赋予其政权统一和意识形态统一的含义,以解决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合法性及国家文化认同的问题。两汉四百年的空前统一更使大一统思想固化为民族心理,中华各民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董仲舒确立的“大一统”学说为中华民族长期自在存在提供了理论支撑,使各···

【宋大琦】董仲舒天命政治观与孔孟之道的矛盾与兼容

以董学为代表的汉代天命政治学是一个先构建了天学体系,再将人世政治纳入进去的理论,这与孔孟直接从人性要求出发的政治思想是矛盾的。董学舍弃孔孟的思维方式,继承孔孟的价值主张,用天人同构之理将人性纳于天道,用神化孔子、以孔子学说为代天立言的方法将孔孟之道纳入天人框架中,事实上是用天学体系整合了孔孟学说,形成天命政治···

【韩星 倪超】熊十力:以经学为基础的新儒家哲学建构——以《读经示要》为中心

熊十力《读经示要》融贯中西,平章汉宋,传承传统经学,以经学为学术基础,返本开新,重建儒家道统、学统、治统,建构新儒家哲学体系,直接影响其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第二代新儒家,推动当代新儒学达到高峰。在道统方面,他以《六经》为本源,《四书》《孝经》为衍流,以阐发经典常道为主,重建道统。在学统方面,他认为义理、···

【郭晓东】在史学与经学之间 ——朱子《春秋》观的再检讨

朱子在不同的场合,对《春秋》的说法颇有出入。其或视《春秋》为史学,认为读《春秋》“只如看史样看”,亦否认《春秋》有义理、书法、条例。但朱子同时又无法否认《春秋》作为五经之一的事实,认为孔子作《春秋》是“致治之法垂于万世”,在这一经学的意义上,朱子又不得不承认《春秋》有义理、书法与条例。在经学维度上看《春秋》,朱子···

【专访】黄玉顺教授:情感与超越

这些年来,儒家的超越性问题已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生活儒学”创立者黄玉顺先生近期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文,引起了学界普遍的关注。为此,我们委托林孝斌博士进行了这次专访,以分享黄玉顺先生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新思考。

【刘伟 陈寒鸣】现代平民儒学的“接着讲”与“接着做”

构建现代平民儒学,弄清楚“接着讲”和“接着做”的内在关系,这是儒家在新时代的使命。“大一统”是儒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平民儒学的“接着讲”,就是重新诠释“大一统”,优化制度设计,消除权力运作与百姓日用之间的隔阂,构建社会共同体。现代平民儒学的“接着做”,就是确立现代平民的主体性,继承和弘扬“为政以德”的优良传统,激扬家···

【迟成勇】董仲舒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综合先秦诸子百家之学,继承和发展先秦儒学,创立汉初新儒学,实现了儒学的第一次综合创新,并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居于国家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思想,同时也开启了宋明新儒学之先河,对儒学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张锦枝】北宋五子意论之体用二重性

北宋五子关于意的相关探讨表明,意在理学中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概念。他们普遍认为,意具有意见、私意、意念、意欲等义,是天人、物我之间的隔碍。然而,正因为意居于天人、物我之间,是贯通天人、物我的结穴,其自私、遮蔽、阻碍的意涵又必然随之消解,潜在地构成意论在体用方面的两重特质。意作为天人、物我之间的隔碍为表象,而沟通天···

【张庆熊】熊十力的“量论”规划及其续补思路

熊十力致力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量论(知识论)。这是一种在融贯古今基础之上的创造性工作,需要通过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切考察和反思加以综合。熊十力在其有生之年没有能够完成他的量论规划。为了续补他的知识论,需要了解他的已有成果和问题意识,需要吸收现代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工作。

【高海波】自律还是他律 ——反思牟宗三对朱子格物致知理论的定位

在心学史上,陆象山、王阳明、黄宗羲等人都曾对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其有“义外”之嫌。牟宗三延续了这一看法,他从康德哲学的视角,指出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是将道德法则置于主体之外,从而是一种他律道德。陆王心学家特别是牟宗三对朱子格物致知理论存在误解。实际上,在朱子那里,格物致知就是克服气禀、物欲的影响,从而···

【喻中】依经治国:董仲舒开创的法理命题

从汉至清的中国则是“经治时代”的中国,亦即“经治中国”。“经治中国”实行“依经治国”。“依经治国”是由董仲舒开创的一个法理命题,同时也是从汉至清两千年间中国固有法理学的主题。

【刘全志】论先秦时期最高范畴的多样性与统一过程 ——以道的登场为中心

先秦时期的哲学最高范畴具有多样性,“道”并非一开始就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它在与“一”“太”“太一”“恒先”“大恒”等多样称谓的竞争中逐渐胜出。至战国末年,作为最高范畴的“道”最终统摄了其他称谓,为知识界普遍接受。《老子》对最高范畴的称谓、其他诸子文献的论说,以及相关出土文献能够说明这一思想发展的过程。先秦各家学派对最高范···

【张广生】由仁即礼:孔子之道与中国“轴心时代突破”的特质

为了评估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文教在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我们诉诸“轴心时代突破”这一历史哲学概念所敞开的比较视野。相对于以启示宗教为标志的希伯来精神,儒家思想运动毋宁是一种自然之教,与同样强调自然理性的苏格拉底的德性之教相比,孔子把仁德置于智德之上,凸显了原儒学说感通人伦的超越精神。由仁即礼的突破和孔子对古代圣···

【陈赟】“天下归仁”:梁漱溟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儒家叙事

梁漱溟从儒家思想视角“翻转”西方的世界历史叙事,给出了世界历史从西方进展到中国的方向,以给出中国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他不是从黑格尔式的自由理念出发,而是将世界历史展开视为“天下归仁”的实现。这一套世界历史叙事建基于中、西、印三种不同人生态度、三种基本问题与三大文明类型之相应结合的基础上。

【王琦】性理与事功的贯通——陈傅良《经筵孟子讲义》刍议

陈傅良借助《孟子》经义的诠释,寄寓了其以孔子之道一学术明教化正人心成圣王的政治理想,并形成了以义理解经,说理透彻,劝诫帝王等诠释特点,具有言事功而不废性理,重外王而不失内圣,经世致用、兼容并包的学术特质。

【郑泽绵】从朱熹的“诚意”难题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重构从理学到心学的哲学史叙事

以“诚意”为中心来考察,以意念真诚的达成途径、自欺的发生机制等论题为核心,可以揭示朱子晚年修改《大学》“诚意章”注的哲学史意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对朱子“诚意”问题的回应,其“致良知”是对该问题的最终解决。

【李景林】儒学德性修养论的思想架构

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教授在敬德书院2021年春季论坛上以《儒学德性修养论的思想架构》为发言主题,他从儒家本体与工夫的角度,认为教师须经“以身体道”的工夫,方能真实拥有道体,儒家着重于生命存在的实现。儒家常从“德不可掩”“诚于中”必“形于外”的角度,强调“慎独”的工夫,认为人内在的德性及其道德的抉择,必会影响和转化其情感、气质···

【黄勇】王阳明论对恶人的“同感”

同感(empathy)是当代道德心理学和道德哲学中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作为人类道德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同感当然古已有之。但对同感现象的哲学讨论,则相对不那么古老。根据从哲学角度研究同感现象最重要的学者斯洛特的观点,西方哲学中的同感概念最早出现于英国哲学家休谟(1711-1766)的著作中,那是在十八世纪。斯洛特承认这个概念在中···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