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24年7月在曲阜尼山举行。值此契机,《走进孔子(中英文)》编辑部采访了此次论坛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方教授曾因提出“分析的儒学”而在哲学界独树一帜。采访中,方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分析的儒学”之缘起与主要特点,并对经典的诠释、当下的“经学热”,以及儒学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发表了独到···
大约从1985年开始,我陆续在《求索》《孔子研究》《福建论坛》《中国文化月刊》(台)等刊物发表了十多篇研究湖湘学派的论文,后来又相继出版了《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1991年)、《湖湘学派源流》(1992年)等著作。我有几位朋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向世陵、四川师范大学的蔡方鹿等也在作相关研究,但是我们各有自己的特点。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18日至20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依托古代经典文献阐发中国人权发展理念。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近日发布公告,就今年下半年将在该书院举行的“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面向海内外征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哪些人权理念?海内外专家学者对征文活动有何反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丁进就此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进行解答。
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6日至8日将在北京举行。
古典学作为研究古代文明经典的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价值。西方古典学的形成史以及晚近中国古典学的兴起,都体现了古典学在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衣以载道,以衣表礼”。秦汉婚服的庄重、唐代婚服的明艳、宋代婚服的清雅、明代婚服的华丽……婚服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藏中华民族的深邃思想。近日,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梁燕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探讨中国婚服的变迁,以及其中见证的东西文化交融。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系列策划,访谈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回溯人类思想之源、总结人类历史智慧、发掘人类文明传统,探讨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的深层联系。古典学具体包含哪些范畴?中西古典学存在哪些异同?古典学研究如何作用于古今、中外对话?在首届世···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员最多、著述最丰、流播最广、绵延最久、影响最巨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有物有序的义法、精粹雅洁的语言、与时俱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着中国古典文章的辉煌,体现出中华美学的独特风范。近日,本网记者围绕桐城派研究现状、桐城派项目出版情况和桐城派项目出版意义等议题采访安徽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分···
在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热中,中国文化书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书院举办的一些列活动反映了那一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活跃氛围,体现了老一代学人无私奖掖后学的精神,渗透出中华文化持久而浑厚的生命力,以及如何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富性、复杂性。我本人也积极参与了上面提到的活动,获益匪浅,我始终感谢萧···
10月19日至21日,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主办,主题为“儒学:文明多样性与现代化”,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开展了热烈的学术研讨和思想碰撞。为促进学术交流,国际儒联微信公众平台陆续推出部分学者和嘉宾的成果。
我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1977年10月,国家正式宣布通过高考来招收大学生,过了一个月,《人民日报》登了另一个消息,就是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入学的时候,因为没有正式的文件说明研究生程度的性质,我们都认为这个研究生相当于苏联的副博士研究生。
10月19日至22日,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在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儒学:文明多样性与现代化”。来自全球近11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共聚一堂,来祝贺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30周年。在大会期间,《风云对话》专访了四位来华参加本届儒联大会的国际政要,他们表示儒家思想对于解决危机、化解冲···
今天,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重要作用。穿越千年时间长河,先秦思想在多方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为全球文化多样性提供重要参考,也为现代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个人修养与道德教育等提供有益启示。
毕教授的研究致力于从哲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出发,探讨儒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旨在理解儒学在当代社会的复兴与影响力,今天的讲座即与此相关。
这次来开会,我本想讲一点孔子基金会的成就。但成果展览和纪录片都已经展示了,也不必重复了。来的路上看到昨天发的小视频,学典兄有一段讲话,说孔子基金会的成立是中华文化复兴的起点,我觉得讲得很好,层次也高。所以我就不具体讲成就成果了,讲讲我对孔子基金会成立和活动的几点认识。
202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75年之际,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与台北三一寰宇文化协会第九次联合举办两岸礼乐祭孔典礼,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
近些年国内很多高校积极实行大学书院制,以期用“学院+书院”管理方式来化解当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欢迎各位同道来到古城正定,一起研习释奠礼仪。
祭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是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在各地的孔庙和文庙等场所举行的祀典。近年来,越来越多喜欢中国文化、渴望了解儒家思想的人到当地的文庙、书院等地参与祭孔活动。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